03.03 重磅!廣州公寓不再限購

3月3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在其官網上正式發佈《廣州市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若干措施》(下稱“48條”),共提出48條舉措,涵蓋物資供給、企業復工復產、重點項目建設等領域。其中,在房地產領域提出,商服類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已確權登記的不再限定轉讓對象。


重磅!廣州公寓不再限購


值得注意的是,在“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項中明確,要優化商服類項目建設和銷售管理,商服類項目未完成規劃報建手續的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單元;商服類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已確權登記的不再限定轉讓對象。


此外,廣州還將優化完善商品房預售款監管,允許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憑商業銀行現金保函,申請劃撥商品房預售款專用賬戶資金。加大住房租賃市場扶持力度,加快撥付對住房租賃企業的獎補資金。


而根據2017年3月30日發佈的《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明確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服類物業,銷售對象應當是法人單位;法人單位購買的商服類物業不得作為居住使用,再次轉讓時,應當轉讓給法人單位。


2018年12月19日,廣州市住建局在其官網發佈《關於完善商服類房地產項目銷售管理的意見》,並在解讀文件中指出,在2017年月3月30日後成交土地的商服類物業的銷售對象應當是法人單位,而2017年3月30日前(含當日)成交土地上的商服類物業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個人購買商服類物業取得不動產證滿2年後方可再次轉讓。


據“48條”原文,“上述措施有效期自印發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有明確規定期限的除外。”


重磅!廣州公寓不再限購


“48條”還有哪些重磅信息?

七大關鍵詞一起來看

↓↓


據廣州市發改委測算,“48條”最多可為企業減負836億元,其中650億元是對企業直接減負,186億元通過緩繳為企業減負。此外,通過建立市應急轉貸機制和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可再為企業增加流動資金1300億元。


關鍵詞一:保障供給

補貼新增生產設備投資額50%


加大對疫情防控重要物資生產企業獎勵支持力度,對在1月10日至3月31日期間擴大產能、轉產或實施技術改造生產急需疫情防控物資及其原材料的企業,按照新增生產設備投資額的50%給予補貼。生活物資保供穩價方面,做好“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等生活物資供應,推動農貿市場、連鎖超市等有序恢復運營,適時加大儲備凍豬肉市場投放。


關鍵詞二:企業減負

對中小微企業免徵5個月社保繳費


對疫情對企業造成的生產經營成本壓力,通過“七減、五緩、三免、兩補、兩返”等多個方面為企業紓困減負。


七減:協調廣州地區銀行機構壓降成本費率,確保小微企業和個人經營性貸款綜合融資成本低於2019年同期;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階段性由3%降至1%;允許受疫情影響企業申請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最低至1%;階段性下調失業保險繳費係數;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基準費率下調50%;對大型企業減半徵收3個月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對符合條件用戶按原到戶電價水平的95%結算電費。


五緩: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本金給予臨時性延期償還安排;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最長延期3個月繳納稅款;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暫緩繳存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住房公積金(已繳存的除外);允許出現嚴重困難的企業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需的用電、用氣、用水等,在疫情防控期間實行“欠費不停供”。


三免:對符合條件企業免徵3個月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承租國有企業以及行政事業單位物業的符合條件的企業,以及承租市、區兩級公租房、直管公房、人才住房的個人,免收2個月租金,同時通過稅費減免等方式引導非國有物業減免租金;對中小微企業免徵不超過5個月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


兩補: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照新增生產設備投資額的50%給予補貼;建立市應急轉貸機制和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推動金融機構敢貸願貸能貸。


兩返:對符合條件企業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對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的參保企業,可返還6個月企業及其職工應繳納社保的50%。


關鍵詞三:重點項目

給予業主單位10天貸款貼息


“48條”提出,要抓緊開展重點項目“攻城拔寨”行動,完善市領導對口聯繫重大項目機制。建立主管部門分工負責的重點項目復工開工工作專班,協助項目單位解決防控措施落實、用工不足、材料緊缺和價格上行等問題。對“攻城拔寨”重點項目1月31日至2月9日延期復工增加的資金成本,按照項目(財政投資項目除外)一季度實際完成投資額和基準貸款利率,給予業主單位10天貸款貼息。


在年度“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基礎上,完善重大項目策劃生成機制,研究設立專項經費,圍繞醫療衛生、物資保障、環境建設、交通物流等短板領域,再策劃和儲備一批重大平臺、項目,力爭納入國家和省重大規劃和項目計劃。


關鍵詞四:消費擴容

新能源汽車補貼每車一萬元,發放“廣州文旅惠民券”


擴消費方面,2020年3月至12月底,按照鼓勵技術先進、安全可靠原則,在使用環節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推進汽車更新換代,對置換或報廢二手車的消費者,在廣州市註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準新車,每輛給予3000元補助。


針對文化旅遊業開展復甦行動。對經營規範、信譽良好的旅行社,暫時退還80%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出臺疫情結束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措施,統籌安排專項經費扶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文化旅遊重點企業、園區發展,對疫情結束後重大文化旅遊活動、專場惠民演出和新興文化旅遊消費給予資金支持,組織“廣州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季”,發放“廣州文旅惠民券”。


關鍵詞五:對外貿易

參加會展和重要經貿活動企業最高資助10萬元


出臺廣州市重點境外展會目錄,對參加目錄內展會及省、市境外重點經貿活動的企業,按其實際發生的展位費、特裝費、人員費用(機票、住宿)給予最高50%的資金補助,每家企業參加同一展會最高資助10萬元。


對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小微企業專項”和“中型企業專項”的企業,對實繳保費給予20%的補助。對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並開展出口業務的企業,按實繳保費給予不超過20%的補助。


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方面,推廣進出口企業“提前申報”“兩步申報”,根據港口條件試點進口貨物“船邊直提”、探索出口貨物“抵港直裝”等模式,實現口岸“通關+物流”一體化服務聯動。


關鍵詞六:重點產業

安排4000萬元支持疫情防控科研攻關


圍繞強鏈、補鏈、穩鏈,大力實施《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


同時,加快建設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加大工業技改支持,推動工業企業加快生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總部經濟。兼顧經濟發展和應急保障需要,加強物流和供應鏈體系建設。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方面,優化商服類項目建設和銷售管理,商服類項目未完成規劃報建手續的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單元;商服類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已確權登記的不再限定轉讓對象


此外,“48條”提出,將安排4000萬元支持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對優質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最高2000萬元信貸支持,安排專項資金引導孵化器業主單位減免租金,大力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關鍵詞七:營商環境

試點辦理建築許可“零成本”


優環境方面,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標準,聚焦解決疫情對企業審批、企業信用等方面造成的影響,加快建立完善信用承諾制度和開辦企業快速服務機制,在全市範圍內為新開辦企業免費刻制4枚印章,推動實現符合條件項目辦理建築許可“零成本”,同時在獲得用電用水用氣、不動產登記、招投標等方面進一步簡化流程,全面推行“不見面審批”。對“四新”經濟形態實施包容監管,推動新經濟健康發展。


“48條”還提出,要建設醫療衛生高地、健全物資儲備機制、完善應急生產體系、加強智慧城市建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等五大舉措,加快構建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治理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