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龍升“三問”

麻陽苗族自治縣18個鄉鎮的966戶3742名貧困人口,從大山深處搬到城西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龍升社區,如今這些搬遷戶生計不愁、安居樂業,且看當地是如何做好後續幫扶的——

龍升“三問”

一問:鄉愁如何解?

貼心設計,注重“搬心”,促搬遷群眾加速融入新環境

麻陽苗族自治縣18個鄉鎮的966戶貧困戶3742人,從大山深處搬到城西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龍升社區。如今,這些搬遷戶生計不愁、安居樂業,當地黨委、政府是如何做好後續幫扶工作的呢?

1月2日,記者走進麻陽城西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龍升社區,看到這樣的場景:不少搬遷農戶肩扛鋤頭出門,喜氣洋洋提著新鮮蔬菜回家。難道這些搬遷戶還在幹農活?

鄭雲大告訴了記者答案。年逾60歲的鄭雲大來自黃桑鄉石坡田村。他指著剛從地裡摘回來的菜說,這都是自己種的,主要是自家吃,多餘的拿去賣。社區分給他家30平方米“菜園子”。他平時在小區當保潔員,下班後去幹農活,種菜上班兩不誤。

社區為什麼要分地給搬遷群眾?麻陽易地扶貧搬遷聯席辦副主任張高雲告訴記者,不少群眾住進新房,實現了就業,但“進城買根蔥嫌貴”,種地務農的習慣依然難捨。

如何讓搬遷戶住得慣,能融入?易地扶貧搬遷“鄉親菜園”工程應運而生。龍升社區為安置點入住對象,按戶均30平方米配備蔬菜種植田地,用地由政府分配提供使用權。

“‘鄉親菜園’一方面為大家節約了生活成本,另一方面也讓搬遷戶故土難離、鄉愁難解的情緒得到釋放。”張高雲說。

搬房容易搬“心”難。龍升社區在搞好完善社區配套設施、強化綜合保障服務、暢通便民服務渠道的同時,著力在“搬心”上下功夫。加速搬遷群眾融入新環境,適應新生活。

“親鄰好友笑開顏,夢裡夢外喜悅春光暖……”在社區新建的活動廣場,天色漸晚,燈光明亮,雖然天涼,但踩著歡快的舞步加入社區廣場舞隊伍的人越來越多。領舞的舒群英高興地告訴記者,去年8月,社區舉行廣場舞大賽,參賽隊伍30餘支,600餘名搬遷群眾參與。“通過開展活動左鄰右舍慢慢熟悉起來。”舒群英說。

“解鄉愁,文化活動不能少。”龍升社區黨支部書記範文忠說,社區還組建了歌唱隊、花燈隊、民樂隊等,經常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幫助大家重新構建朋友圈。

“過得好快活,就在這裡安心養老。”77歲的黃呈召是民樂隊的成員,在社區文體活動中心的排練室裡,拉拉唱唱日子過得樂悠悠。

二問:“飯碗”哪裡來?

點業融合,分類幫扶,讓搬遷戶生計有著落

“住進了新樓房,還由鄉下的窮漢子變成了城裡的工人,真好。”搬遷戶王士勇言語中透著自信。如今,他在樓下科凡衣櫃扶貧車間做工,月收入5000多元。

切板、雕花、打磨、組裝,在社區組織的培訓中,年過5旬的王士勇對衣櫃製作加工工作充滿熱情,2個月不到就掌握了整套工藝技術,成了扶貧車間的“明星”學徒。

“點業融合促就業,實現樓上生活,樓下生產。”麻陽易地扶貧搬遷聯席辦主任聖傑說,針對搬遷戶心存“住著新房子,過著窮日子的擔憂”,麻陽縣委、縣政府緊扣就業脫貧,把工廠開進社區內,精準開展就業培訓指導,目前,龍升社區已引進10家龍頭企業入駐。

“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麻陽縣委書記李衛林說,根據搬遷對象的實際情況和就業創業意向,將搬遷戶分為社區工人型、三產服務型、外出務工型、兜底保障型等,因人施策,分類幫扶。累計幫助1452人實現就業,達到了戶均1人以上穩定就業。解決了搬遷戶的長遠生計問題,讓他們既能安居,還能樂業。

人員下山、產業上山。麻陽還做好產業扶貧後續幫扶,通過產業扶貧直接幫扶、委託幫扶和股份合作等方式,與企業、合作社建立緊實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搬遷戶產業後扶收入可持續。對搬遷戶原有的山林、田地確權頒證,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增加收入。

三問:困難怎麼幫?

黨建引領,三級聯建,“四支隊伍”進社區精準精細開展服務

1月2日清晨,搬遷戶聶喜梅的女兒,揹著書包,來到社區門前的公交站,乘坐“學生專車”前往縣城錦江中學上學。看著孩子遠去的背影,聶喜梅感慨地對記者說:“剛來的時候,騎摩托車送孩子上學,現在家門口上車,校門口下車,安全又放心。這是‘四支隊伍’進社區精準精細開展服務的結果。”

“四支隊伍”是指聯社區的縣級領導和縣直聯社區幫扶單位負責人、包社區鄉鎮幹部、駐社區幫扶工作隊員、社區兩委幹部。“四支隊伍”成立脫貧攻堅聯合黨支部,每月召開碰頭會議,研究解決問題。

2019年8月2日,“四支隊伍”召開例會,搬遷戶最關心的社區出行不便的問題被列為首要問題,聯社區的麻陽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廖園熙當場拍板,秋季開學之前解決到位。

2019年8月29日,11路公交車首次駛入“龍升社區”公交站,不換乘直抵城東和城南。同時,開行一趟專車,專門接送在縣城各校區上學的學生。

龍升社區的貧困戶來自全縣18個鄉鎮,涉及人口多,範圍廣,能否穩得住,取決於後續幫扶是否到位。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在龍升社區指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管理服務時指出,派“四支隊伍”進社區精準精細開展服務,讓搬遷群眾生計不愁、生活溫馨、安居樂業,這個做法得到老百姓歡迎。

麻陽縣委、縣政府探索建立了“黨建引領、三級聯建”體系,成立了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掛帥,相關縣直部門、鄉鎮和社區等40多個負責人單位為成員的龍升社區後續工作提升領導小組,具體實施後續幫扶工作。

把支部建在安置點上,讓搬遷群眾有主心骨。龍升家園成立了黨支部,將安置樓劃分為若干黨建網格,建立社區黨建網格化分片包乾責任制,9個黨小組長為網格長,並推行“樓棟長”制,把矛盾問題化解在樓棟、社區。

“遇到煩心事有人幫。”搬遷戶陳菊仙說,前不久,她家主臥室廁所下水管道堵住了,汙水湧向了客廳,一家人正手忙腳亂時,被樓棟長龔旭巡樓發現。龔旭當即聯繫管道疏通工,及時疏通了管道。

搬遷戶從山裡到山外,日子越過越順心,龍升社區離小康近了。

麻陽多管齊下精準後扶,建成生機盎然的搬遷樂園,在省政府2019年重點工作真抓實幹綜合大督查中受到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