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孩子写作业爱咬笔头、咬指甲?大多是“焦虑”在作怪,家长先别骂

文|西红柿妈妈

孩子们小时候难免有一些成瘾的小动作,比如咬笔头、咬指甲等,父母常常不断提醒孩子改掉这些毛病,可孩子们却屡禁不止。这样反反复复,往往让父母很是恼火,轻则大声呵斥,重则棍棒加身。

可谓是治病要治根,父母们要知道孩子们这些小动作的深层次的原因才能彻底帮他们戒掉坏习惯。

男孩习惯咬笔头,心理医生的话让宝妈恍然大悟

妈妈发现上二年级的骏骏文具盒里每支笔的笔头都是破损的,还有牙印。她气不打一处来,开始训斥孩子:“你怎么还没改掉咬笔头的习惯!要是把这些塑料削吃到肚子里会死的!”孩子看着妈妈,一声不吭,睡前还问妈妈,“我真的会死吗?”暴脾气的妈妈此时已冷静下来,她很心疼孩子,安慰了孩子一番。


孩子写作业爱咬笔头、咬指甲?大多是“焦虑”在作怪,家长先别骂

第二天,妈妈跟同事聊起了孩子咬笔头的习惯,原来很多孩子都有这种癖好。同事王姐告诉她,这可能是孩子心理问题的表现,不可小视。周末,妈妈带着骏骏看了心理门诊,医生经过评估后,询问了妈妈几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孩子是不是也喜欢咬指甲?妈妈连连点头。医生告诉她,这都是孩子心理的焦虑的外在表现。一定要及时耐心引导纠正!

心理医生告诉我们,孩子的这些特殊癖好的形成是长期焦虑的心理积累下来的结果。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孩子这种焦虑的心理状态呢?

大家快来对症看看,你家是否也有如下几种情况:

1、家庭成员不和谐,经常吵吵闹闹

有些家庭父母关系不和谐,整天吵吵闹闹。或是大家族三代同堂一起居住,婆媳关系紧张等,孩子们的人际敏感度相当高,他们一定能感知到家庭成员的隔阂、矛盾,任何的冷战、吵架都会让孩子感到紧张不安,这是孩子焦虑的根源之一。


孩子写作业爱咬笔头、咬指甲?大多是“焦虑”在作怪,家长先别骂

2、父母的急躁严苛

有些父母自身能力非常强,脾气比较急躁,他们对孩子寄予了厚望。一旦孩子慢半拍,他们就会怒不可遏,对孩子打骂加身。小时候父母是孩子最信任最依赖的人,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常常让孩子感到惶惶不安。孩子怎能不焦虑呢?

3、孩子处于新环境适应阶段或者重要转型时期

其实,咬笔头、咬指甲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孩子刚上小学阶段,这段时期孩子处于幼升小的关键时刻,孩子们告别了幼儿时期的自由自在,不但肩负着学习的压力,生活习惯也要受到更多约束。成人面对转型时期难免产生焦虑,更何况年龄才个位数的孩子们呢?

4、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写作业爱咬笔头、咬指甲?大多是“焦虑”在作怪,家长先别骂

孩子焦虑的最大根源就是缺乏安全感。无论是家人的吵闹、父母的严苛这些都让孩子们感到自己的处境岌岌可危,处于新环境的孩子们他们要面临社交、学业、习惯改变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都让孩子们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产生巨大的焦虑。

如果您家孩子已经养成了咬笔头、咬指甲的坏习惯,家长切不可用粗鲁打骂的方式制止,不妨试试这么做:

1、改变沟通方式,以循循善诱代替吼骂

将心比心,成人在工作沟通中如果遇到领导的吼骂,一定会产生负面情绪,感到工作压力剧增。那么父母在对待孩子时,也应该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沟通方式来引导他们。


孩子写作业爱咬笔头、咬指甲?大多是“焦虑”在作怪,家长先别骂

2、不要吝啬给孩子拥抱

《爱我你就抱抱我》还记得这首儿歌吗?其实,当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失落时,受挫时,父母的拥抱将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动力。父母一定不要吝啬给孩子拥抱,你的拥抱是对孩子莫大的鼓励。

3、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机会

人的耐挫能力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而不断增强的,孩子们年龄尚小,父母切不可急于求成,要给孩子充足的情绪发泄机会,不要给孩子传播“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样的观念,心有容乃大,孩子学会了释放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4、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爱好广泛的人永远不孤单,因为他的心都被占据得满满的。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心灵充实的孩子,眼界更开阔,这样有利于远离焦虑。


孩子写作业爱咬笔头、咬指甲?大多是“焦虑”在作怪,家长先别骂

应试教育中长大的我们,考学、找工作都要经历重重考验,偏偏做父母却不需要经过任何考试和培训,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仅仅从表象上压制孩子,却没有找出孩子不良行为的根本问题,这样做当然是事倍功半的。

孩子的成长,其实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与时俱进地学习育儿理念才是教育孩子的捷径。

读者朋友们,你家娃有这种坏习惯吗?你们成功帮孩子戒掉了吗?

孩子写作业爱咬笔头、咬指甲?大多是“焦虑”在作怪,家长先别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