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秦国最讨厌的组织,灭了它统一全国,曾国藩靠它灭太平天国

陈忠实在《白鹿原》向我们讲述了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姓白的和姓鹿的两大家族三代人缠绵不绝的恩怨情仇。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农村那种朴素的长老政治,由全村最具威望的人,来治理全村的人民,而且很多时候一个村的人都是一个姓,也被称为是一家人,这样的治理方式在古代被称为皇权不下乡。

全村由单一姓氏组成的种情况,到现在还保持的颇为完整,比如目西所在的村子,就是同一个姓的,而且流传着一则趣闻,骂人不骂八辈祖宗。为啥呢?因为据说,八辈之前是一家人,骂到八辈祖宗不就是连自己也骂了吗?

秦国最讨厌的组织,灭了它统一全国,曾国藩靠它灭太平天国

所以全村人都是以辈份相称的,我们可以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需要叫刚会跑路的小子为爷爷。我小时候就闹过一个笑话,我母拉着我,指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问,你该叫他什么啊?我一看这人比我爷爷年纪都大了,当然应该叫爷爷了。没想到母亲笑了说,傻孩子,怎么能叫爷呢?应该叫哥。

据说这种情况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保留的更加完整,形成紧密结合的家族宗社,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把这看作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根据历史学者的研究,至少在秦汉时期,国家政权是严厉打压这种宗族组织的,而秦国正是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对这些强宗大族进行打压,从而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集合力量干大事儿,灭了六国统一了全天下。

秦国最讨厌的组织,灭了它统一全国,曾国藩靠它灭太平天国

秦孝公登基的时候一定听过很多故事,这些故事里面包括

一、老田家霸占了老姜头的院子住了堂屋,把老姜头赶到了偏房里住。

二、老魏、老赵、老韩,三个人手拉着手,带着卷尺,在老晋头家的院子里划了几道线,打了几个楔子。堂屋还留着给老晋头,他们仨在堂屋边上盖起了两层小洋楼,让老晋头一天到头看不见阳光。

三、老鲁头家过的还比较可以,吃的喝的都还好,美中不足的是,吃的喝的都是别人剩下的,一个叫做阳虎的,虽然住着下等房,但是里面的用度都是最好的,他把那些用过的丢给三桓,然后由三桓丢给老鲁头。

孝公一想到那三家的荒唐事儿,就觉得不是滋味,担心那一天就会搞到自己头上。别的不说,自己父亲当了一家之主,就是因为家里出了乱子。

一想到这个,秦孝公一定头疼,万一自己底下的人学一学齐晋鲁那三家,自己可是笑不出来,眼泪要在肚子里打转,四开花了!

秦国最讨厌的组织,灭了它统一全国,曾国藩靠它灭太平天国

为什么当时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因为那个时候社会结构是层层效忠的,这个层层效忠的意思就是,诸侯效忠天子,大夫效忠诸侯,士人效忠大夫,天子是管不了诸侯的,同样的诸侯也管不了士人。

我们看《左传》记载这么一件事情

齐庄公看上了大夫崔杼的妻子东郭姜,于是有事儿没事儿就往崔杼家溜达,有的时候还会拿出来崔杼的帽子赏给别人(我怀疑他还专门挑了绿色的)。

这事儿但凡是个男人也受不了了,不是还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庄公不地道,就别怪人家崔杼不忠。

秦国最讨厌的组织,灭了它统一全国,曾国藩靠它灭太平天国

但是毕竟挂了个弑君的名声不好听,也迈不出心里那道坎儿。

于是他开始装病,就在他装病期间,齐庄公又到他家溜达,正在和东郭姜玩耍的时候,崔杼一大帮家臣提着大刀片子就来了,非要砍死齐庄公。

齐庄公一看,马上懵了,接着大喊,“老子是国君,你们是造反”。

没想到来人大笑,“造你个头的反,老子们的主子是崔杼,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有事儿你找崔杼说,管俺们鸟事儿,俺们就是要杀了你个淫球,另外提醒你一下崔杼生病了不能见人。”

原话是这样的,大家感受感受

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争趣有淫者,不知二命。

秦国最讨厌的组织,灭了它统一全国,曾国藩靠它灭太平天国

总算是老天爷长了眼,一个叫卫鞅的人,来到了秦国。他说秦国有问题,问题是人民“勇于私斗,怯于公战”,联系一下崔杼的事儿就明白,秦孝公使唤不动下面的人了,一用别人就说自己病了,这多吓人!

改革必须改革,重点就是把这些腐败的中层干部们一个个的都干掉。这些中层干部的根基是啥呢?就是同姓同宗聚族而居,从而形成当地的豪强。

既然就这样就把他们给拆开了吧,于是规定家里有超过两个或以上男孩儿的,等到孩子成年必须分聚。

大家不要以为这个分居是儿子在老子家门口再盖一栋房子,很可能有长途的迁徙。比如考古学家发现的秦代墓志瓦文,就发现一个现象,同一个村子的人,竟然有十几种姓,当然更多的是没有姓的,连姓都没有更没啥宗族势力了。

秦国最讨厌的组织,灭了它统一全国,曾国藩靠它灭太平天国

所以商鞅变法为什么厉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铲除了宗族势力,所有的人变成了一个个小家庭的编户齐民,从而容易通过政治手段集合起来打仗。

其他国家就不行,比如赵国,廉颇还可以带着自己的人攻打乐乘并且还把乐乘赶跑了。

这就是国与国的差距。于是秦国凭借集中力量办大事儿,把六国给办了。

这种小家庭的状况从秦朝一直维持到西汉末年,到东汉家族势力又开始慢慢崛起了,形成累世公卿的世家大族。这其实就是先秦宗族势力的变向复活。后来经过隋唐时代的打压,累世公卿虽然消失了,但是聚族而居成为了人们的习惯。比如范仲淹家族吧,据说兴旺了八百年,比皇帝还厉害!

秦国最讨厌的组织,灭了它统一全国,曾国藩靠它灭太平天国

到了清朝末年,天平天国爆发,当时清朝的军队,一个个弱鸡的不行,被太平天国像撵狗一样,追着打。

清朝的主子们没办法啦,想一想琢磨一下还是以汉制汉吧,启用了一批汉人做将领,其中最有名,而且成为领袖人物的就是曾国藩。

他带的兵有个特点都是老乡,中高层将领基本都是他老家的湖南人,在这湖南人里面又有一大半是湘乡人。然后让这些官兵回老家招兵买马,结果招过来一看,哦吼吼,全是一家人,至少也是同村和同乡。

而且结构也很有特点,因为是这些中层军官自己下去招兵买马扩展势力,招过来的人就直接服从上级,上上级就不太行了,于是又回到了层层效忠,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的时代,

秦国最讨厌的组织,灭了它统一全国,曾国藩靠它灭太平天国

后来为啥能成为军阀呢,应该跟这有关系。

这样的部队可真是正儿八经的子弟兵,于是带着这群子弟兵,曾国藩越战越勇,最后还真给太平天给消灭了。

秦国灭了宗族有了强大的战斗力,曾国藩却依靠宗族有了强大的战斗力。

事情还真是随着时代变呢!

到了大家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环节

第一套:《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读历史能够明智,就在于能够在纷繁复杂的记载中寻找一些碎片组成故事

找到能够史实搜集全面的历史书,能更便利的了解历史,起到读史使人明智的效果。

这套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文学性和历史性兼具是少有的历史通俗读物,历来受到好评,是大家公认的可靠的历史书。

就连最不相信传统历史记载,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疑古学派的顾颉刚先生。也对本书称赞道“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和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原价408的6套本,现在仅需要165就可以到手。

六本书这么厚一摞,每本不到30元,两包烟钱而已,相当划算。

秦国最讨厌的组织,灭了它统一全国,曾国藩靠它灭太平天国

第二套:《曾国藩全书》

曾国藩能过取得成功关键一点就是他在邻里家庭之中需找到了剧集人心的办法,然后将这些人心转化为可靠的实力。

这本书包括了曾国藩家书,家训,笔记、散文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一套比较全的关于曾国藩的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