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冲锋一线,疾控勇士为爱逆行

前线日记

“中国加油!湖北加油!赣州加油!”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我市307名驰援湖北医疗队员选择了告别家人,肩负着全市980万人民的期盼和重托、牵挂和祝福,奔赴湖北“战场”,成为最美“逆行者”。家乡人民都时刻牵挂着他们的工作状况、生活情况,即日起,本微信公众号推出“前线日记”系列,报道他们在湖北的工作动态。

欢迎大家将此类稿件(文字、图片、视频)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目前

赣州市有4名“疾控先锋”驰援湖北

在当地开展疫情防控援助工作


赣州市疾控中心传防科副科长 黄仁发

2月24日天气晴

抗疫第二日

或许是激动与兴奋,正式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凌晨5点多我就醒了,后来一了解,我们12名队员今天都醒来的特别早,也许大家都迫不及待想投入到工作中去吧。

目前,武汉社区管控得非常严,去往江夏疾控中心的道路上,除了社区管控人员外,见不到其他人。现在的武汉,没有了大城市的喧嚣,显得非常的寂静。穿着红色应急服的我们行走在宽阔的马路上,是那么的显眼。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威尔史密斯的一部电影-《我是传奇》,和我们一样,多少最美“逆行人”来到了这座英雄城,用实际行动去书写一段传奇。

经过20分钟步行路程,达到了江夏疾控中心。我们赣州4人,根据职责与工作安排,分别达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一起开展流调的张红进和我,上午熟悉了当地的流调方案及流程,简要分析了当地疫情概况。下午,我们接到了具体工作任务,对10余名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流调工作的开展,让我们切身体会了当地疾控人员的艰辛与压力,体会到了当地患者的心酸与痛苦。

前线日记,我在湖北(三) | 冲锋一线,疾控勇士为爱逆行

黄仁发(中)在工作中

加油呀!武汉人民,生活会好起来的。所有中国人都会和你们一起努力。


2月25日天气晴

抗疫第三日

通过昨天队员间的相互磨合及对工作的进一步熟悉。今天一到江夏疾控中心,12名队员就到各自的岗位开展工作。刚放下背包,我们流调组就接到了工作任务:需半个小时内完成了一些疑似病例的流调工作。我们不敢怠慢,立即开展工作,经耐心、细心对关键信息的反复核对与确认,最终我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工作。

靠近中午的时候,一段插曲,让我们体会到了疫情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这也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现在是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但我们相信,只要不放弃,全国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一起努力,胜利的曙光必将穿透疫情的阴霾,武汉这座城市也将升起胜利的红旗。

前线日记,我在湖北(三) | 冲锋一线,疾控勇士为爱逆行

晚上,在与我爱人联系的时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单位对我家庭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谢谢你们,我的领导、同事。谢谢你,我的我的另外一个家-赣州市疾控中心。

最后,我要感谢中心党支对我的认可,我将用实际行动表明我入党的决心,请党继续考验我!


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科员 熊衍峰

2月24日

武汉的天气与昨天的晴空万里不同,云层渐厚,天气闷热。

根据昨晚江西队队务会安排,流调组、检测组、环境消杀组、网络直报组4个组今一早就奔向江夏区疾控中心对口部门,我与伙伴来到检验科,受到江夏检验同仁的热烈欢迎。检验科长潘新明热情接待,向我们表达敬意。详细介绍了科室情况和工作困境,提出工作需求和设想,并我们深入沟通。全组同仁立刻投入到熟悉又陌生的工作中,与江夏CDC一起开展收样、采样、送样及数据录入、分析、上报工作。根据安排,今天我主要负责数据分析工作,接下任务,我立即马不停蹄,全力投入,恨不得长出4只手来,这样才能多干活。

前线日记,我在湖北(三) | 冲锋一线,疾控勇士为爱逆行

时间飞快,由于流程、环境不是很熟悉,一天完成工作量并不多,很是遗憾。明天再努力,为武汉抗疫做更多!加油!

2月26日,晴。

到达武汉第四天了。今的主要工作是收送样。由江夏疾控的夏老师和张老师带着我工作。一路上老师们热心地教我怎么联系医疗机构,怎么核对、签收标本和怎么将标本送到检测机构。整个下午就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方舱医院和隔离点收到标本628份,这个数字还是让我略感沉重。江夏区人口仅90余万,还不是武汉市疫情最重的区,时至今日还有这么多标本要筛查,可见武汉疫情之重。当时就想,我要尽快熟悉各项工作,为江夏区、为武汉抗疫做更多事。武汉胜湖北胜,湖北胜中国胜!

前线日记,我在湖北(三) | 冲锋一线,疾控勇士为爱逆行

熊衍峰在进行标本采集

今天的收送样也让感受到了疾控人的辛苦,烈日下的车厢内,为了安全不开空调,仅在空旷的大道上短时间地开一丝丝的窗透口气,坐在安静的车里似乎能听到汗液冒出的声音。

前线日记,我在湖北(三) | 冲锋一线,疾控勇士为爱逆行

意外惊喜的是,今送样还让我获得一个走进武汉病毒所的机会。有幸亲眼目堵了亚洲首座P4实验室大楼。当病毒所工作人员在知道我是江西援鄂人员后还热情地为我介绍了些P4实验室的情况。心中涌起一个梦想,向往着哪天我走进实验室,开展SARS、MERS、COVID-19等冠状病毒的研究。


章贡区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副科长 张红进

2月24日,抵汉第二天上午,有关对接、待命状态。下午,调查任务终于来了。我们几位队员调查的都是攻坚点,信息量少,其中几例由我电话调查。

前线日记,我在湖北(三) | 冲锋一线,疾控勇士为爱逆行

其中我调查了一位老年病人,接通电话,另一头是调查对象的老伴,带有浓重武汉口音,武汉口音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我说红安方言,老人也能听懂,有需要确认重要信息的地方,我说普通话,就这样武汉话、红安方言、普通话夹杂式答问。通过询问,这位老人与调查对象一起居住,其他家人不在身边很长时间了,她的老伴已确诊,在雷神山医院住院。她本人也被隔离,通话时她在某医院,正等待医务人员采集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标本。8分钟过后,我问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听到这位老人说话气喘吁吁,像正在爬高楼,大口喘气。我赶紧说后面再打电话,让她好好休息。她说再稍等一下,先喘口气,答完做检测。问完后,我表示感谢支持配合,并祝福早日康复,她仍艰难的说出谢谢二字。

此时此刻,我热泪盈眶。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中的英雄!


于都县疾控中心信息与健康教育科科长 陈姝慧

2月23日

23日一早,省卫健委和省疾控中心领导为我们防疫队授旗、壮行,嘱托每位队员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听从指挥,履行职责,做好防护,期待凯旋归来。全体队员也纷纷表示谨记组织嘱托,保证完成任务。随后我们乘坐G433列车向武汉出征。一路上大家相互介绍,相互鼓劲加油。未来在武汉的新战场上,我们将会共同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厚重的防护服下,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接受新的挑战。

中午列车临时停靠在武汉。我们与志愿者将50多件自备的防控物资和行李迅速搬下火车。江夏区疾控中心董主任亲自迎接,言语不多,但充满信任和期待,感激和关怀。

队伍在抵达目的地、简单的休整后,便马不停蹄地来到对口支援江夏区疾控中心进行工作对接和交流。通过与国家疾控中心支援队及区疾控同仁们的沟通, 我们对江夏区的疫情防控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12名队员根据工作职责,进行工作分工,明确工作任务,制定相应计划。当前武汉的疫情防控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来到这里将与武汉人民心连心共度难关,肩并肩共克时艰!

前线日记,我在湖北(三) | 冲锋一线,疾控勇士为爱逆行

陈姝慧(右二)在讲解网报注意事项

3月1日

经过前几天忙碌的适应阶段,工作慢慢步入了正轨。面对危险,我们没有退缩;面对困难,我们共同解决;面对新环境,我们快速适应。每次在摘下护目镜、脱下厚重的防护服后看到家人、朋友、同事们的暖心信息,一遍又一遍的:“还好吗?”,“ 适应吗?”,“ 注意休息呀!”,“做好防护呀!”等等,虽然不能一一回复,但心里充满了感动!江夏疾控的老师们 “饮食还习惯的吗?”,“有什么需要吗? ”,“有什么事你就说啊!”的关心,绵言细语中倍感亲切温暖。感觉现在我们的国家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就是兄弟姐妹,在祖国危机时刻,我们各族人民众志成诚、同心协力,以手足之谊共克难关,守护家园。谢谢你们,用爱守护着我们,我们会继续努力,打赢武汉保卫战。


前线日记,我在湖北(三) | 冲锋一线,疾控勇士为爱逆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