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学习还行的初三孩子现因疫情在家,网课不上,玩手机上瘾,家长怎么帮他?

三味聊教育


不是育儿专家...我会强制没收...不过人都靠自己逼不来...


黑子谈个球


感谢朋友”三味聊教育”的邀请。

认真看完了题主问题中的描述,我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有似曾相识的画面。

对此,我只想说,这个学生家长真心不容易、良苦用心谁能懂?如此执迷不悟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长大?他长大后会不会后悔今天的作为?

我父亲是小学老师,记得他曾经跟我讲过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有一个老人带着他的孙子去放牛,有一天正好走到一座悬崖边,老人对孙子说,这里很危险,不能再往前了,掉下去会粉身碎骨,死定了!

孙子大约有5岁多吧,也许他对生死的概念并不了解,也许他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就在爷爷转身的一瞬间,孙子朝悬崖奔去,一边跑一边对爷爷说,“爷爷,我试试看跳下去是什么感觉,回来再告诉你,验证你说的话是不是正确!”结果可想而知,就不多说了。

当然,从年龄结构上来说,这个故事或许本身就是虚构的,因为5岁的孩子不可能这么不听话。因此,我非常理解我父亲教育我的良苦用心,从此就很认真学习,最终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回报了父亲对我的教育和培养。


按理说,一个已经就读初中三年级的孩子,对于许多的事情应该已经形成了一定概念上正确的看法。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不上网课、专心致志地玩游戏可能带来的危害,那他为什么仍然会执迷不悟呢?

对此我想问,当初孩子是怎么接触智能手机的?又是怎么接触手机游戏的?只有一个答案,家长的疏于管教!甚至家长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智能手机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危害,才会导致今天的结果。

因此,也可以这么说,正因为家长没有吃过手机游戏的大亏,才导致孩子必须吃一次这样的大亏才会警醒!不但是孩子的警醒,也是家长的警醒。

话说到这份上,这位家长明白了?只要你有时间就坐在孩子身边看书,或者陪他一起上网课,其它什么都不做,我估计可能会有点作用!

我总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说了比没有说强,“做”比“说”要强,“真做”比“假做”要更强!一句话,“身教”比“言传”强太多。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感动时代


对于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每个父母都会揪心。常此以往,不仅耽误孩子学习,也有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多数孩子,通过父母和老师及时、耐心、合理的干预措施,是完全可以帮孩子大大缓解或戒除的。

“三味”老师认为,所有干预措施,应坚持一个“三步”原则:

爱心为前提,沟通为手段,自愿为目的。



下面,“三味”仅以题主所述的具体案例,谈谈这个“三步曲”,希望能有所帮助——

♥以爱心为前提。

对待孩子沉迷手机和网络游戏,不少家长,因生气原因,最容易采取打骂等肢体和语言暴力行为。实际上,这对多数孩子并没有实质性帮助,反而容易让孩子自暴自弃,越陷越深,甚至让孩做出过激行为,严重影响家庭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爱,既在行动中,更多还隐含在语言中。不妨试一试:

抽空去一趟超市,买些孩子最喜爱的食品或物品,找个合适的机会(最好是晚上),送给孩子:

——爸爸(妈妈)帮你买的这些东西,你喜欢吗?……呆在房间这么久了,在干些什么呢?……不累吗?……爸(妈)很想跟你谈谈心,可以吗?

爸妈很想知道,你对爸妈的看法……说说看,你认为爸妈关心你、爱你不?……再说说,你爱爸妈不?……

表面看,与孩子的这种交流方式很“可笑”,但实际上,这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对父母之爱进行一次“正式”的思考,从而达到拉近心距,愿意与父母沟通交流。

【总之,设法让孩子愿意以真心与父母交谈,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第一步。】



♥心理沟通是主要手段。

与人沟通,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和学问。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沟通对象产生心理触动,乐于接受你的观点。

为什么有时家长说了大半天,可孩子一句也没听进去;而那些商品推销者通过短短一场演说,却可以让成人购买根本不实用的产品呢?

——区别就在于“动心”二字!

太多的事实证明:对于沉迷网络的孩子,靠没收或摔打手机、打骂等粗暴手段,是难以让孩子真正戒除网瘾并投身学习上。

“三味”认为,家长可以从这方面尝试一下:

孩子,对于你这段时间迷上玩手机游戏,爸妈暂时也不想过分批评和干涉你。因为你已经长大了,知道自己最该干什么。但是爸妈对你有个小小要求,能答应吗?……你今天可以尽情地玩一天手机和游戏,但你今天睡觉前必须写一份总结给爸妈(其实也是给自己)。内容包括:

1、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玩手机多长时间,学习多长时间?

2、玩手机玩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3、每天过这种生活方式,对自己有什么利弊?

4、如何看待自己的学习?对学习有何打算?

如果你的理由能说服爸妈,爸妈答应不干涉你。如果你说服不了爸妈,甚至自己,那么,明天开始,你自己得主动控制玩手机时间,甚至不玩手机,而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好不好?

【总之,要让孩子自己去省醒,凭一时兴趣沉迷游戏,耽误了学习,悔恨终身。】



♥自愿放弃玩游戏,方可主动去学习。

其实,孩子并不是不明白沉迷玩手机游戏的危害。只是手机游戏的诱惑力实在太大。

父母在征得孩子许可的前提下,也得对孩进行一些行为上的干预措施。如:

让孩子暂时将手机上的游戏APP卸载;

让孩子试着习惯将手机离身,如睡觉时试着将手机放客厅等;

孩子玩手机时,要求他帮干一些家务事,或者让他陪父母去上街购物。

如果遇到孩子不配合时,也可采用“柔中带钢”的语气:

“爸妈极少求孩子的!如果这点小事你都不答应,会让爸妈伤心,甚至生气哦。”

【总之,转化过程需要一个较长时期,但作为父母,要拿出耐心,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孩子自愿放下手机游戏,安心去学习。】



简单聊到这里,但愿对你点帮助。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三味聊教育


先跟孩子讲为什么要上课,上课是为了谁。再个就是给孩子合理规定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让她有规矩,该学习的时间学习该玩的时间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