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培训机构线下课转线上同等收费引质疑:赠课似“鸡肋”不如降费

  未来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李盈盈)“我年前为孩子报的编程比赛课,因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课程不能继续上,机构让我们转为线上课,我不同意,对方不给退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校外培训班引发了许多矛盾纠纷。家长崔女士遇到的这种情况也并不是个例。

  未来网记者从不少家长那里了解到,他们在春节前已经为孩子报名了寒假班、冬令营、春季班等课程,受疫情影响没有办法线下上课,有的培训机构承诺延期授课,有的机构要求转为在线课。但是,双方无法就转课降费、退款等事宜达成一致,产生矛盾。

  家长质疑

  面授课强行转线上 不降费不合理

  北京家长章欣告诉记者,年前她为孩子报名的某大型校外培训机构的春季班的线下课被机构在后台自动转成在线课后,老师却告诉她收费标准不变。“通常情况下,线上课比线下课便宜很多,在线课依然按照线下课的收费标准,竟然不退差价。”她认为这极其不合理。

培训机构线下课转线上同等收费引质疑:赠课似“鸡肋”不如降费

  北京某培训机构把线下课程转为线上课程的通知。 受访者供图

  章欣表示,“据我了解,一般在线大班课的收费远远低于线下课程,就算在线小班课的收费,往往也远低于面授小班课的费用。”

  对此,培训机构给出的说法是“对在线课程的上课功能和效果进行了升级”,而且,“赠送增值服务”。

培训机构线下课转线上同等收费引质疑:赠课似“鸡肋”不如降费

  北京某培训机构把线下课程转为线上课程的通知。 受访者供图

  然而,对于机构线下线上同等收费和赠送“增值服务”的做法,章欣表示不认可。“我们(孩子)报了四门课,利用周末上。系统又送了四门在线课,分布在周一到周五的晚上上课。这样,从周一到周日,孩子几乎连一天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做学校的作业还要挤时间。”

  机构回应

  线上小班课与线下一样 保障质量

  就家长关心的线下课程转线上后的课程服务和差价问题,未来网记者拨通了培训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寒假面授班的课转到线上后,由于是线上大班上课,课程结束后会统一退还差价。”

  记者从家长林琳那里获悉,今天她已经收到来自该机构的寒假班差价退费,差不多退还了她此前线下班所缴费用的一半。

  据悉,通常情况下,在线课程的价格大约只是线下面授班费用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那春季班为何不退还差价呢?

  “但是,春季课程线下转到线上后,实行的是小班授课,与面授班的上课人数一样,所以,费用与线下课程一样。”该工作人员补充道,“在线小班课与在线大班每100个学生配一个辅导老师不一样,可以保证上课质量。”机构方面还表示,这只是疫情期间的考虑,等到可以开始线下授课时,还会恢复线下(小班)课。

  未来网记者又咨询了某机构的一位任课老师,他的说法与机构的通知精神一致,那就是小班在线上课效果好,老师可以对孩子进行在线一对一指导,而且,机构还送了增值赠课,所以,线上线下的上课费用一样。

  有业内人士表示,机构这样做是为了生存,他们觉得师资没变,班额大小没变。房租照付,工资正常发,还增加了设备成本投入。

  章欣则认为,一周时间,从早到晚都上在线课,(孩子的)眼睛也受不了。“这种赠课不是必须的,就像‘鸡肋’。对于家长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言,不如直接降低在线课程的收费来得实际。”

  

律师说法

  机构不能强制要求消费者接受“变通方案”

  遇到消费者和机构双方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家长该如何解决?此前交的学费能否退呢?

  “社会上各类‘培训班’‘训练营’‘托管班’本质上都是服务合同。”在北京市西城区法院“诉源治理直通车”普法课上,田晓昕法官回应了居民关心的涉教育培训机构问题。她表示,“从法律上讲,退费就是服务合同能否解除的问题。”当前,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培训班都是预付费制,疫情的突发是无法预料和避免的,因疫情管控原因,培训班不能如期开课,合同无法履行,消费者可以要求培训机构解除合同、退还相应学费,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她建议“消费者和培训机构也可以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选择变更培训合同内容,如延期培训、置换课程等,积极寻求更好的变通方案。”

  但是,田晓昕认为,培训机构不能强制要求消费者接受“变通方案”,也不能以合同中约定“一旦报名,概不退费”或者消费者无法提供合同和收据等为由拒绝退费。因为合同多由培训机构提供,消费者对合同条款进行磋商的机会较少,类似“一旦报名,概不退费”的约定,属于培训机构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条款,应属无效。

  培训机构单方面改变授课方式是否违约?不退差价是否合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从合同法角度,疫情是不可抗力因素,培训机构因此将线下课转为线上课,虽构成违约,可免除违约责任。

  但是,刘俊海说:“培训机构面授模式下,付费水准和服务是相对应的。按照公平原则,与之相应的学费差价应退还家长。”

  如果培训机构存在借故拒绝退费的情形,田晓昕建议消费者可持相应缴费记录、收据、微信聊天记录、上课记录等进行维权。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