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锏是鞭的简作。就实用性而言,鞭、锏的杀伤力并不如刀、矛等锐器,但考虑到三国之后出现的重装甲兵种,也就可以理解鞭锏出现的必要性了。唐代著名的明光铠是以优质的钢铁制成,阳光照在上面熠熠发光,所以被称为明光铠,刀剑难以穿透,而鞭锏类钝击类兵器则可以对穿着重甲的战士造成内脏的伤害。

图173-图176为明代瓜棱档纯铜锏(16世纪,63公分,王建民先生收藏)。这柄铜锏器形规整,吞口采用瓜瓣造型,在明代瓷器和紫砂壶中,瓜棱是常见的造型之一。明代武备经常出现大头小尾的现象,有推测是因为明代佩戴兵器功效主要作为仪卫或身份象征之义,柄首大一些可以更加吸引注意力。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73 明代瓜棱档纯铜锏(1)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74 明代瓜棱档纯铜锏(2)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75 明代瓜棱档纯铜锏(3)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76 明代瓜棱档纯铜锏(4)

图177-图180为明代龙吞口纯铜双锏(16世纪,76公分,梁保忠先生收藏)。此锏精铜所制,龙吞阔吻高鼻,双角,阴刻毛发、龙鳞。面部有鱼子地纹,额头火焰纹饰,锏身起线规整,塔形锏尖。这只锏的铜质和龙吞形制与2017年嘉德拍卖公司春季拍卖的一件明代纯铜瑞兽非常相似(图181),应为同期之作。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77 明代龙吞口纯铜双锏(1)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78 明代龙吞口纯铜双锏(2)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79 明代龙吞口纯铜双锏(3)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80 明代龙吞口纯铜双锏(4)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81 2017年嘉德春拍明代瑞兽

图182-图185为清代如意首龙吞口纯铜锏(17世纪,65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此锏如意柄首錾刻龙纹火焰珠,锏档一面阴刻仙鹤纹,另一面阴刻鲤鱼纹,锏身打凹起线,锏尖四面錾刻云纹。这种如意首龙吞锏造型与本节图79的南宋石像生一致,仙鹤纹与北京大钟寺博物馆嘉靖时期的大钟上的仙鹤纹饰风格一致(图186,16世纪)。经金相分析,锏首成分含微量金元素,推断为明末清初所用礼器。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82 清代如意首龙吞口纯铜锏(1)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83 清代如意首龙吞口纯铜锏(2)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84 清代如意首龙吞口纯铜锏(3)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85 清代如意首龙吞口纯铜锏(4)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86 北京大钟寺明代铜钟鹤纹

图187-图190为清代全装纯铜锏(18世纪,72公分,李大树先生收藏)。这柄铜锏具有一些明代的元素,如海棠档,瓜瓣吞,但铜质可以看出还是在清中期之后。这柄锏的完整性非常好,朱漆也几乎没有脱落,锏身方正平直,品相如此完整的清代铜锏也很难得。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87 清代全装纯铜锏(1)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88 清代全装纯铜锏(2)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89 清代全装纯铜锏(3)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90 清代全装纯铜锏(4)

清代之后,很少制作铁鞭,存世的清代铁鞭以塔鞭居多。图191-图194为清代铁鋄金竹节塔鞭(17世纪,64公分,高国朋先生收藏)。这柄塔鞭制造规范,鞭柄缠藤为老缠。竹节中鋄金作为装饰。清代鞭锏中,带金银装饰的器物凤毛麟角。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91 清代铁鋄金竹节塔鞭(1)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92 清代铁鋄金竹节塔鞭(2)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93 清代铁鋄金竹节塔鞭(3)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94 清代铁鋄金竹节塔鞭(4)

图195-图198为清代竹节铁鞭(17世纪,82公分,赵思恩先生收藏)。这柄铁鞭明代的特征更加浓厚一些,鞭头与本节图55的明代铜柄铁鞭基本一致,开具竹节的方式也很有特色,应为明清交届之际的实战类兵器。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95 清代竹节铁鞭(1)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96 清代竹节铁鞭(2)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97 清代竹节铁鞭(3)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98 清代竹节铁鞭(4)

图199-图202为明代正咬龙吞口铁锏(16世纪,65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有别于棱线入吞的龙吞锏,这柄龙吞锏采用了龙吞正咬的方式连接锏身,整体线条流畅,柄木采用角柄制作,完整度非常高。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199 明代正咬龙吞口铁锏(1)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200 明代正咬龙吞口铁锏(2)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201 明代正咬龙吞口铁锏(3)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202 明代正咬龙吞口铁锏(4)

明晚期开始,龙吞锏的龙形趋于具象化。到了清代,手工艺水平大幅提高,清代的审美也趋于繁冗华丽,龙吞锏的制作和龙吞锤类似,出现了活眼活耳的制作方法。

图203-图206为清代龙吞口铁锏(17世纪,67公分,赵强先生收藏)。这柄龙吞锏是清代龙吞锏的典范之作,属于完美品相。清代繁复精美的美学特征在这柄锏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203 清代龙吞口铁锏(1)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204 清代龙吞口铁锏(2)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205 清代龙吞口铁锏(3)

仁者无敌的冷兵器——中国鞭锏(终章)

图206 清代龙吞口铁锏(4)

鞭锏的使用,贯穿着中国自唐代至清代的千年历史。鞭锏是中国独有的兵器,既方正不阿,又带有慈悲胸怀。历史上记载的使用者,皆为忠勇之士。鞭锏代表公正与威望,没有锋刃,不事杀戮,却有着指挥责罚的效用,是非常有中国儒家文化特色的古兵器收藏门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