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50年内韩国有全方位超过日本的可能吗?

鹏举张说天下


首先日本人数比韩国多。日本经济本身比韩国高,科技也比韩国高。日本人也比韩国人谦虚肯埋头干事。除非发生战争或者跟大国闹经济战。不然韩国没优势。


沐沐V悠悠我心


全方位当然是不可能的,比如面积,韩国只有10万平方公里左右,而日本接近38万平方公里,除非发生战争,要不然别说50年,就算100年、1000年韩国也不可能超过日本。

韩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上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腾飞,到了80年代与中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并称为“亚洲四小龙”。而如今韩国已经成功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其2018年GDP达到1.62万亿美元,未来有望跻身全球前10大经济体行列;而人均GDP则为3.14万美元,已经达到日本的80%。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发达国家,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80年代日本经济甚至出现了赶超美国的态势,虽然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但日本经济依然很强,其2018年GDP达到4.97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是韩国的3倍左右。



50年时间太长了,未来的事谁也不能准确预测的到,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也就40来年,但这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未来50年韩国某些领域赶超日本也不必惊讶,就比如人均GDP,韩国如今已达到日本的4/5,而且发展比日本快,因此未来50年韩国人均GDP赶超日本并非不可能。当然,直觉告诉我们,韩国与日本的体量不在一个级别上,韩国的综合实力很难赶上日本,更何谈是全方位赶超了。


锦绣中源


现状分析:韩国VS日本

1.经济

(1)经济总量 GDP

日本的GDP位居世界第三,韩国的GDP只相当于日本GDP的3分之一左右。

(2)产业和企业

日本把持着半导体产业上上游产业链,"吊打"韩国。汽车等支柱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韩国比较依赖半导体产业。

企业市值方面,根据日经亚洲评论编制的截至2019年12月20日的全球公司市值榜单,三星市值3200亿美元,排名亚洲第三,仅次于阿里和腾讯。

丰田市值2310亿美元,排名亚洲第六。

虽然韩国市值最高的企业三星超过了日本市值最高的企业丰田,但是整体而言日本企业还是强于韩国企业的。

因为韩国严重依赖三星,LG这样的大财阀企业。

2.科研教育

(1)诺贝奖获得者

日本连续19年获得自然科学诺贝奖,韩国目前没有一个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2)大学排名

教育上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比韩国的大学排名更靠前。

未来韩国赶超日本的可能性分析

经过上述比较,韩国现在全方位落后于日本。那么未来韩国赶超日本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1.人口

韩国的人口只有日本的一半左右,而且老龄化也比较严重。在当今这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人口多是一种优势,因为可以产生更多的数据,从而加速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和发展。

日本是为数不多的人口超过一亿的发达国家。

在互联网公司上,日本有着孙正义坐镇的软银,再加上去年雅虎日本和LINE合并,诞生了用户超过一亿的互联网平台公司。虽然体量没法和中国相提并论,但是和韩国相比的话就具备了不小的优势了。

2.新科技革命:独角兽企业数量比较

如果韩国在新科技革命中大幅领先于日本的话,还是有可能赶超日本的。而通过比较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的数量是判断韩国和日本在新技术革命当中谁更领先的有效方式。

根据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韩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为6家,排名全球第7。日本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为2家,排名全球第12。所以韩国暂时领先日本,但优势也不算很大。想要靠独角兽企业来实现"弯道超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参考全球第一:中国206家:全球第二:美国203家,全球第三:印度21家)

3.国民性

日本人有着崇拜和学习强者的传统。日本人古代学中国,明治维新学西方,二战后学美国,可以说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和思想文化。如果将来中国顺利超过美国,日本大概率还会像古代一样重新学习中国的。善于学习的民族才有进步的可能。

相比之下,韩国人的格局就有点小了,弃用汉字等推进去汉化,不承认古代中国对它的巨大影响,一部分韩国人有着莫名其妙的自我优越感。

综上所述,50年内韩国有全方位超过日本的可能性很小。


欢迎关注@萧峰看日本,十年日本工作生活经验,MBA+日本理财规划师,分享职场和理财干货,解读日本财经生活资讯。

推荐文章:

《留学生日本就职经验谈:浅析就职对策和企业选择思路》(获得青云计划奖)

《「日本巴菲特」本多静六:普通人也能借鉴的致富之道》


萧峰看日本


在未来不发生大的政治和军事危机上,五十年内韩国没有全方位超越日本的可能,也许在某些方面和领域有机会超过日本。

如果韩国、朝鲜可以在国家民族上和平统一且国家主权独立,在结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优缺点上行成一个适合朝鲜半岛的新制度,经过长时间和平发展建设可能有机会在综合国力上和日本相持平,但也无法全面超过日本,只有在国家资源、人口相差巨大或者政治制度、科技发展有代差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才有可能全方位超过另一个国家,全方位超过也可以叫碾压,即使现在日本比韩国国力强大,也不是全方位超过韩国的,例如芯片、手机等。

从位置、面积、人口、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角度来看日本都比韩国更有优势。

日本 韩国

面积 37.8万平方公里 10万平方公里

人口 1.27亿 0.51亿

GDP 4.97万亿美 1.62万亿美元

在地理位置上日、韩都是东北亚国家,国家距离近且温度环境相差不大,韩国正好在中、日的中间,韩国离中、俄更近,更容易受中、俄及朝鲜影响,但有朝鲜相隔无法从陆上和中、俄交流,海上交通优势对比日本并不明显,日本在亚洲大陆的东北部的,且是岛国西边、南边都是太平洋,虽然离中、俄不远,但有海洋相隔,没有陆地上的危险,能较大的隔绝外部国家对他的影响,弱小时可以偏居一隅安心发展,但强大时也更难影响到大陆和其它地方,日本比韩国在位置上,国家各方面更有选择的余地。

总之在位置上韩国较偏,而日本就是比韩国更偏的地方,好在国家更强大时更愿意离地区中央越近,反之国家弱小时更想在远离中央的地方安心发展,也正因如此日、朝鲜民族可以更好的保留自己的国家领土文化语音,地理位置的好坏在不同时期作用不一样。

在历史上韩、日都是儒家文化圈里的成员,有很多相同之处去又有更多不同的地方,韩国古代与中国领土相连,受中国的影响很大而发展的本国文明较小,但是本来古代发展的本国文化又因为近代西方科技文化影响和日本殖民统治、美国的控制以及自我的否定而消失很多了。日本因海上相隔受中国影响较小,又因为日本的学习能力很强,在没有很深入学习的情况下他们就已经行成自己的文化并快速推广,就是学习时比较急、比较快、但也会很快的抛弃,所以日本能在19世纪6、7十年代就积极快速的学习西方的科技、制度、脱亚入欧,古代历史文化上日韩差不多,但在近代发展的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上日本比韩国更早、更深一些,又因为日本体量上更大,所以也更全一些。

在军事和外交政治上韩国更容易被到外部的影响,例如朝鲜的军事发展对韩国军事的压力使他要维持庞大的陆军而影响国家发展和依靠美国受控制,本来就不多的国力更受牵制,在海上又因为中国和日本海军的加速建设发展,只能被迫维持与中、日的海军军事竞赛,被中、日加在经济和军事挤压在中间,退无可退,因为朝鲜问题所拥有的回旋余地不多,日本和韩国都受美国影响和控制,都有很多美军基地,韩国没有战时军队指挥权,日本没有完全不受限制发展自己的国防军事权利,这方面日、韩差不多吧,但外交上对美国来说在亚太地区韩国是前沿阵地、而日本是后方基地、大本营,并且因为日本的体量上更大,所以明明是韩国受到的危险很大、需求更大,反而美国对日本的各方面扶持更大,对韩国更小,在美国眼中日本比韩国位置更重要。

日、韩的人口老龄化和新生儿问题都比较严重,国家的矿产资源都比较缺乏,都需要进口许多资源,都是出口形国家,但是日本因为人口和人均,国内市场比韩国大,受国际上和中国的经济影响较小,且抗压能力比韩国大。

日本和韩国虽然相比中国体量上较小,但在世界经济和人口上都是排名前列的,而且都是发达国家了,在人均上相差不是太大,在这个世界上日、韩东亚民族也算是比较聪明、勤劳和努力的了,他们也都是把自己的国家发展的较高了,在后面也不会有高速增长了,全世界上算是和中华民族在文化习俗最接近的,中日韩国家民族之间的问题和矛盾相比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也不是不可以谈的,毕竟我们还想重新把日韩纳入中华文明里。



昭阳小白


不可能 人口 :韩 ,三千七白万人对日 ,1亿2000万人。日本政治安定 韩国 顶级政治家都在监狱或去监狱的路上。经济。日本 顶级企业多如牛毛。韩国。三星家族一到 韩国立马变三流国家。



五甲闯王


全方面超越日本可能性是有的,只是很小很小,日本很可能长期对韩国保持优势。

韩国科技与日本差距仍然很大。虽然韩国现在牛逼的企业不少,但是日本只要一制裁,韩国企业就紧张了。日本诺贝尔奖获奖人数超英法德居世界第二,19年拿了19个诺贝尔奖,而且全是含金量高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而韩国却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韩国人口不到日本的一半。韩国人口0.52亿,日本1.27亿。而且韩国人口2028年达到峰值也只有0.52亿,人口差距太大。日本虽然负增长,但是人口减少的速度很慢,50年后日本人口仍然会是韩国的两倍。根据数据,目前韩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比率为14.9%,而到2067年该比率将高达46.5%。

韩国人均GDP比日本低不少。虽然日本GDP已经20年基本没有增长,人均GDP超过了4万美元。韩国人均GDP约为3.14万美元,虽然差距不是很大,但是韩国经济已经到了缓慢增长阶段了,而日本恢复增长了。

但是韩国在有些方面超越了日本,比如韩国文化娱乐业。

韩国防弹少年团风靡全世界,防弹少年团登上全球版的《时代周刊》封面,参加了2020年纽约时代广场跨年演出。美国Billboard公布的2019年年末排行榜显示,防弹少年团获得了“Top Artist Duo/Group”第2位,以及“Top Artist”第15位。而日本偶像明星极少能走出亚洲。2012年,韩国的江南style创造了吉尼斯世纪记录的点击量,当时全世界都被这首歌洗脑。我国国内娱乐节目仍然大量模仿韩国节目,国内明星偶像仍然模仿韩明星。韩国造星不断,不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搔数百年”。


寻找历史的truth


绝对没有可能,想都别想!中国之所以能够超越美国,是以14亿人口作为资本的,中国现在的优势是人均GDP低,再稍微提高一点儿人均GDP,总量就超过美国了,假如中国现在只有1.5亿人,就别做梦超美国。韩国人口还不到日本的一半,国土面积比日本的1/4大一点儿,凭什么超日本?根据个人在日本参加培训,和日本普通工人打交道一年的感受,总体感觉日本人没有中国人聪明,或是说没有中国人的灵活性,但非常执着,这是中国人比不了的。日本人普遍的对工作的严肃认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是中国人比不了的,至少九十年代时是这样的。注意我说的是普遍性,别拿个别案例瞎喷。


用户3372871735244


韩国能否在50年全方位超过日本,我可以明确的回答你,那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韩国综合国力在可预期的未来与日本的差距依然很大,无论在金融、科技、教育、产业结构等,都不可与日本同日而语,再有日本经济规模非常大。

韩国的经济规模虽然也不小,但是,相较于日本,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日本三分之一,经济增速仅为百分之二左右。从这不难看出,韩国想要超越日本,难度着实不小。即使奋力追赶,我认为仅用50年时间也很难赶上。



除了经济规模以外,韩国在人口方面也是无法与日本相提并论,日本的人口是韩国一倍左右,日本有1627万,韩国仅有689万,从这个数据上看,韩国未来发展后劲儿不是很足,韩国的人口速度比日本要快,韩国未来与日本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


所以,综上所述,韩国未来50年在可预期的时间里,我认为想要全方位的超越日本是很难的,毕竟日本起步比韩国要早,综合国力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虽然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但是,韩国未来发展许多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解决。


怪叔叔是个逗比


50年内韩国有全方位超过日本的可能吗?我的答案是“不可能”


毫不夸张地讲,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如果没有日本公司,就很难稳定地生产“韩国制造”。

如果我们把时间轴拉长来看,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韩国,其实早就深陷“结构性危机”不能自拔。这两年,半导体产业所占比重更是从17%大幅增加到20.5%。

在韩国,有句流传颇广的话∶韩国人一生逃不开的三件事——死亡,税收和三星。而如今,这个阻止韩国从发达国家位置上滑落的最后保险栓,已然风雨飘摇。

日本会是韩国半导体产业“抽梯子的人”吗?一如当初美国对他们所做的那样。

7月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将对出口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加强审查与管控,其中包括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并将韩国排除在贸易“白色清单”之外。所谓“白色清单”,是日本政府制定的安全保障贸易友好对象国清单,出口商可以通过相对简化的手续向清单内国家出口高科技产品。

半导体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上下游的技术壁垒都比较高。上世纪八十年代下半叶,日本在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实现了对美国半导体的弯道超车,盛极一时。

花开有时,颓靡无声。日美贸易战的爆发对这颗冉冉升起的半导体新星的打击是致命的,到1996年《日美半导体产业协议》结束的时候,美利坚已经夺回了大半的市场份额。

毫不夸张地讲,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如果没有日本公司,就很难稳定地生产“韩国制造”。根据韩国贸易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韩国半导体及显示器行业在上述三类材料对日本的依赖度分别是91.9%、43.9%及93.7%,而在2018年公布的全球TOP 15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厂商中,日企占7席,美欧各占4席和3席。

消息一出,摩根士丹利立刻将韩国今年的GDP增速预期从2.2%调至1.8%。这是韩国半导体的日落时分。

2009年,三星正式启用AMOLED屏幕面板,属于智能大屏的时代,正式来临。三星旗下的Galaxy S系列和Note系列的旗舰产品,成为当时唯一能和苹果分庭抗礼的安卓机皇。四年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0亿部,同比增长38.4%,而三星,全年出货量达到3.139亿部,独占整个市场三成以上的份额,高居王位。苹果紧随其后,只不过二者的市场份额,差了15个点。

时至今日,全球手机市场上领跑的依旧是三星,只不过“榜眼”,却从苹果变成了华为。

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终端需求使得韩国半导体复苏并逆袭前进。2013年,移动智能的大浪潮刚席卷全球不久,10月份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就在京畿道城南市举行的韩国半导体会馆开馆仪式上,发布了一项重振半导体产业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移动CPU成为韩国振兴半导体产业的关键。

彼时,半导体虽然依靠终端已经平安度过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是在韩国出口额中所占的比率却呈现出每年递减的趋势,2000年这个数字是15%,十年后这个数字变成11%,2012年又减少了2%。

也正是2010这个时间节点,苹果、LG电子、三星电子、华为等智能手机企业开始崛起DRAM、MAND快闪储存器等移动端对半导体的需求快速上升。这种极速的增长曾一度让三星电子这个最大的储存器企业减少了PC用DRAM,一切都是为了移动时代,而三星的举动也让以PC用DRAM为头排军的SK海力,因PC用DRAM的价格暴涨而业绩飙升。

移动时代的浪潮不仅为韩国电子企业卷来了求生的树枝,还为它们卷来了快艇。一个让人感叹的数据是,2017年Q3三星电子占据国际市场39%的份额,份额比当季份额亚军——日本东芝,高出近一倍。

被日本轻易掐住了脖子,“韩国制造”到底水分有多大?


这是“韩国制造”的胜利,也是它盛极而衰的临界点。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除半导体外,韩国的电视、手机、LCD等主要电子产业的生产和出口均出现萎缩,被“半导体繁荣”所掩盖的“电子产业正在下滑”的事实,正在浮出水面。

“韩国将在今年年内推出首份国家级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创新”“先导”和“研发”,是韩国总统文在寅为韩国制造业复兴指明的道路。

不妙的是,颓势已现,三星帝国岌岌可危。2019年一季度,三星的营收利润同比下跌60.2%,前几天发布的二季度业绩预期,总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依旧暴跌超过50%。

“存储芯片市场遇上周期性的供过于求,存货大幅增加。”这是三星在财报中也掩盖不了的事实,和以往的衰退周期不同的是,这一次,三星没能再次上演“反周期投资”的好戏,他们准备的,是大规模的减产计划。

在韩国有句流传颇广的话,韩国人一生逃不开的三件事——死亡,税收和三星。而如今,这个阻止韩国从发达国家位置上滑落的最后保险栓,已然风雨飘摇。

更糟糕的是,韩国各个产业都陷入或大或小的困境。比如被打回原形的韩国造船业,再比如去年12月的韩国制造业库存率,达到自98年以来的最高值116%。

这种情况预计不会减缓。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五一”公布的数据来看,韩国出口受到半导体单价的下跌连续5月负增长。一个对韩国半导体产业更加不利的消息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低迷,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去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减少4.1%,IDC数据也显示今年Q1全球出货量同比减少6.6%,而这已经是连续6个季度减少了。

摩根士丹利与高盛集团等全球投资银行也表达了对韩国半导体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半导体行业发展已经到了最高点明年一定会呈下落趋势。然而三星电子却认为,虽然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但因为有大数据需求的持续增加及AI等新型存储芯片的需求增加,半导体依然会繁荣。

韩国半导体的出口价格比去年减少了13.5%,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才能缓和,或者说,韩国电子产业什么时候能脱离困境?韩国媒体《Chosen》自己提出了个问题,在服务器DRAM之后,半导体需求会不会即将进入停滞期?韩国能否找到新的需求市场?

在三星或者说韩国电子产业眼里,即将到来的5G大规模商用是一个契机,因为储存芯片容量必须要扩大100倍,他们都期待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配置的一场大升级。

被日本轻易掐住了脖子,“韩国制造”到底水分有多大?


这是他们现下唯一有可能抓住的蜘蛛丝。

如果我们把时间轴拉长来看,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韩国,其实早就深陷“结构性危机”不能自拔。半导体、一般器械、石油化工、石油产品、钢铁、电脑等带动出口增长的六大主力产业在韩国整体出口额中所占比例高达52.9%,其中半导体产业所占比重更是从去年的17%大幅增加到今年的20.5%。

制造业是韩国的支柱产业,半导体更是能顶半边天,二者的持续低迷,带来的是韩国1月份122万的失业人群。这就像是蝴蝶效应,从一个细分品类影响到大的产业,再从大的产业波及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

往事已矣。下一个十年,是如大韩民国所愿升起一个新的电子产业“日不落帝国”,还是韩国重蹈日本“失落的二十年”覆辙,我们倾向于后者。

因此韩国在未来全面超越日本基本没有可能。


畅想君


给韩国一百年,也不可能全方位超越日本。日本和韩国一样都是岛国,日本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和思想,韩国民族主义高涨,就它那一亩三分地根生根长的文化是他的立国之本,排斥外来思想一直冲在前,坐井观天是普通韩国人都有的思维,思想,创新,意识形态教育都比不了日本,有些经济命脉还拿捏在日本人手中,前一段时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半导体,以韩国人的失败妥协而告终,充分说明韩国人的多项指标,都赶不上日本人。你给他一百年,他也不可能超过日本人,因为你在前进,别人也不会闲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