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陈玉成为什么要派陈得才北上河南和陕西?

司马长史


安庆失守后,退守庐州的陈玉成为了扩军,让陈得才等人北上“远征”招兵,这支远征军未归,陈玉成败亡。

我认为:陈玉成的安排是正确的。但人心离散,使得一切正确的安排都变得毫无意义!

何以重振?太平军内部的讨论


安庆失守,陈玉成部精锐损失惨重,何以重新振作,太平军内部进行过认真的讨论。

赖文光建议:北连张、苗捻军,以巩固天京西面战场,我军再出奇兵进取荆襄,不出半年,我们又会重新兵多将广,可以重新恢复皖省,这是上策!

可是,陈玉成没有采纳这个计划,而是让陈得才、张乐行等人往北招兵。

赖文光感叹道:“这是英王自取祸亡”!

事实上,赖文光的建议并非更好。

所谓的北连张、苗:张乐行参与安庆保卫战,捻军兄弟伤亡惨重,何以依靠?


至于苗,首鼠两端,时叛时降,依靠他无疑是饮鸩止渴(英王最后也被他出卖而死);

而进军湖北,是被反复证明过的无意义之举。陈玉成此前曾数次进入湖北作战,并无效果!

总的来说,当时并没有更好的建议出现,去北方扩军,几乎在所必行。

请军攻势放缓,太平军获得调整时间

火烧眉毛,太平军还能从容讨论,得益于请军进攻的调整。


攻破安庆后,曾国藩以湘军趁胜追击,一直打到离天京仅200里处。

由于湘军进展迅速,战线拉长,要把守安庆、无为等各处,兵力不足,因此,曾国藩令曾国荃回湖南再募兵,放缓了进攻步伐。

同时,辛酉政变后,曾国藩被委以苏、皖、赣、浙四省重任,并以左宗棠协助浙江军务,曾国藩既要负责下游形势,又需调整力量,安排下游战事,以应对发展迅速的李秀成。

而对于庐州方向,曾国藩委托给了多隆阿。


以当时实力对比而言,多隆阿部尚不具备绝对优势,因此,陈玉成获得了短暂的调整时间!

天王神助攻,陈玉成人心涣散

为何要远赴北方募兵呢?就近招兵不好吗?

安庆失守,对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但是,由于太平军在安徽的基础较好,陈玉成如果妥善处理,确实还有复振之机。


可是,洪天王因安庆失守震怒,下令剥夺陈玉成职权。同时,为了方便募兵,滥封陈玉成部将为王!这些当了王的部将,也就纷纷不听英王调遣,各自为政了!

陈玉成不但失去了协调各部之便,同时,各部纷纷自行募兵,陈玉成也失去了在安徽组织重振的空间!

北方起义形势好,可迅速扩充军力

1861年前后,淮南地区的捻军积极协助安庆保卫战,损失惨重,但是,淮北、河南各地捻军的斗争已入高潮。

而张乐行,在捻军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因此,让张乐行到淮北发展,召集捻军兄弟,对陈玉成来说是重新壮大兵力的唯一途径!


此时,捻军与太平军已联合作战,遵奉天王,但听封不听宣。

联络不畅,计划失败

从计划来看,陈玉成似乎并没有明显失误。

庐州于1861年5月15日沦陷,而陈得才等人1860年11月就已北上,已出发半年多。

庐州尚有3、4万兵,城大河宽,攻破不易。多隆阿自2月22日开始进攻庐州,到5月15日破城,历时接近3个月。

不管是半年时间用于招兵,还是3个月时间来救城,陈玉成留给陈得才的时间都是充裕的。

但是,由于通讯受阻,陈玉成一直联络不上陈得才,陈得才军也“进军神速”,一路远走!


最终,陈玉成无所依靠,只得轻信苗沛霖,走寿州,被苗沛霖出卖!

一点个人看法:陈得才的私心

个人认为,陈玉成的计划未成功,并非在于通讯不畅,陈得才个人企图自立的可能很大!

当时,淮北、河南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就近召集大军的可能很大!同时,多隆阿早已攻破舒城、桐城,逼近庐州!

6个月的时间,即使陈得才没有接到陈玉成的信,他本人难道对庐州的危局就没有认识吗?


而陈得才出兵后,一路向西跑,一直到庐州失陷,都没有掉头回去的意思。

很可能,陈得才离开庐州后,就已准备在开辟新根据地(4月,庐州还未失守,陈得才组织了会攻南阳的战役),自己干了!

天王滥封诸王后,陈玉成部下多人心离散,不听调遣。陈玉成原本指望自己的堂叔能靠谱一些,早些募兵回来救援。可是,陈得才远出,整整6个月不曾回头来救,可见:洪天王滥封王,已使太平军人心离散,完全不能统一。

这样的情况下,即使陈玉成、李秀成再有才能,又有什么用呢?

好制度,让坏人变好;坏制度,让好人变化!不可不鉴!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援救安庆失败后,陈玉成率部退守庐州,派部将陈得才、赖文光北上河南、陕西,目的是让他们在一路征战的过程中重新整出一支大军,再回军夺回安庆。救援安庆失败后,一贯骁勇善战的英王陈玉成锐气尽失,率部退守庐州(今安徽合肥)。陈玉成不甘心就此失去安庆大本营,但眼下却无力从湘军手中夺回。于是,陈玉成上书天京,求封部将陈得才、赖文光等人为王,派他们率部北上河南、陕西等地招兵买马,重新组织起一支大军后重新夺回安庆。

另一方面,洪秀全听闻安庆失陷后,勃然大怒,下令将英王陈玉成,干王洪仁玕革职,洪秀全大哥洪仁发,二哥洪仁达等洪氏宗亲自天京事变之后再度掌权。陈玉成被革职后,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兄弟成为太平天国兵权最重的将领,为了弱化李氏兄弟的威权,洪秀全开始大肆封王,陈玉成的部将陈得才受封扶王,赖文光受封遵王。陈玉成由于受到处分,心烦意乱之下,枯守庐州孤城,清将多隆阿率大军围攻庐州,陈玉成四下给捻军首领张乐行和扶王陈得才等人发求援信,希望他们率军回援,但信件均为清军截获,陈得才等人根本不知道庐州被清军围困,危在旦夕。
陈玉成坐困愁城,无计可施,恰在此时,奏王苗沛霖派人化装成乞丐,将一封密信塞入打狗棒中带给陈玉成,苗沛霖在密信中说要迎接英王到寿州(今安徽寿县),愿意把手下四旗人马都交给陈玉成统领,然后直扑汴京,横扫中原。陈玉成部下都认为苗沛霖是个首鼠两端,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可轻信,可陈玉成却固执己见,舍弃庐州突围而出,前往寿州。结果中了苗沛霖的奸计,被擒获送到清将胜保大营。不久,陈玉成在河南盐津被凌迟处死,妻子被胜保强占,后来胜保被清廷治罪,罪名之一就是“收纳逆首陈玉成之妇为妾”。陈玉成退守庐州后,不应该遣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等人率部北征,分散兵力;也不该枯守枯城,坐以待毙;更不该轻信叛徒苗沛霖的话,以致于被叛徒出卖,兵败身死。


历史茶坊


导语:1861年陈玉成的大本营安庆失陷了。在安庆保卫战中,陈玉成所部太平军的精锐损失惨重。陈玉成退守庐州孤城,兵寡粮缺。为了扭转局面,摆脱困境,陈玉成决定派遣扶王陈得才等人北上河南、陕西,其目的主要是扩军取粮。

陈玉成少年得志,太平天国初期,他就得到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等主要领导人的青睐。尤其是在天京事变发生、石达开避祸出走以后,年轻的陈玉成横空出世,力挽狂澜,把太平天国从危机之中拉了回来。一时间,陈玉成光芒万丈,为敌我双方所敬畏。

但是,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天京事变的影响,人心变化。各地将领逐渐沦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各自为政,不再统一行动,统一对敌作战。陈玉成也不例外。他把安徽视为自己的地盘,不容他人染指。

1861年,安庆保卫战失败,安庆失陷之后,陈玉成感情上转不过弯来。他对安徽恋恋不舍,不能痛下决心,离开危机四伏的庐州孤城。而且他还幻想着赶紧想办法扩充军队,增强实力,然后去收复安徽全省。在这种心态支配下,陈玉成权衡再三,最后决定派陈得才、赖文光等人率军前往河南、陕西区,去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其实,当时太平军在皖南的地盘基本上都被湘军攻占,江北地区几乎没有了太平军的立足之地。

陈玉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老巢安庆丢失,所部精锐几乎伤亡殆尽,局促于庐州狭小地带,眼看着湘军各部即将从四面八方压上来,危急万分。

有识之士都清楚陈玉成所部面临的困境。赖文光向陈玉成建议:联络捻军,乘虚进取荆州、襄阳一带;不出半年,必定能够发展的兵强马壮。然后进攻武汉,继而恢复安徽。

这个建议就当时的形势来说,无疑是切实可行的。荆襄地区是满清防守薄弱的环节,太平军是完全可以转移到那里去发展的。

但是,安庆保卫战之后,陈玉成方寸大乱,已经不再具有清醒的头脑了。他没有听从赖文光的建议。

陈玉成当时确实应该放弃庐州,退回天京,加强天京的防守力量。可是陈玉成年轻好胜,不愿在惨败之后回天京,害怕受人嘲笑。因此,他没有考虑走这一条路。

还有人建议陈玉成放弃安徽,远征陕西,另建一处根据地。但是陈玉成对安徽情有独钟,抑或是不愿离开天国的主战场,所以,这个建议也被他否决了。

扶王陈得才剧照

考虑来考虑去,陈玉成还是舍不得离开庐州。最终,他的决定就是:派陈得才、赖文光等人率精锐三万多人前往河南和陕西,去扩军取粮,发展势力;待力量壮大以后,返回安徽,一举恢复安徽全省。

在陈玉成这样的战略考虑之下,1862年正月,陈得才、赖文光等将领率军出发了。

这支远征军后来发展得很不错,在陕西站稳了脚跟,军队发展到二十多万人。可惜的是,他们走得太远,与陈玉成交通阻隔,联系不畅。以致陈玉成坚守庐州,陈得才等人没有得到消息,所以没能回来增援。后来,天京保卫战,也是因为距离太远,陈得才、赖文光收到消息,率军离开陕西,回援天京。走到半路,天京就已经陷落了。

天京没救成,又放弃了陕西的地盘,陈得才的二十万大军就此军心涣散,土崩瓦解了。唯有赖文光率领部分将士联合捻军,奋起反击,又战斗了几年,给满清政府以沉重地打击。

结语:陈玉成派陈得才远征河南和陕西,目的是扩军取粮,发展实力。可惜,双方没有有效的联系方式,以致陈得才的远征军越走越远,没有给陈玉成帮上任何忙。而远征军一走,陈玉成防守庐州的军事力量反而更加薄弱了。


品茗读史


前言:陈得才等人是受天王洪秀全所派遣,远征河南、陕西的。其目的是扩军取粮。

1861年9月,太平军重镇安庆失陷。太平军在皖南的地盘基本上都被湘军攻占,江北地区几乎没有了太平军的立足之地。

陈玉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老巢安庆丢失,所部精锐几乎伤亡殆尽,局促于庐州狭小地带,眼看着湘军各部即将从四面八方压上来,危急万分。

而天王洪秀全不但不能帮忙,给陈玉成补充兵员,增加补给;反而对陈玉成降职削爵,痛加斥责。

陈玉成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危机之中。陈玉成所部太平军的发展方向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得赶快作出决定了。

这时,赖文光提出了一个正确的建议:联络捻军,乘虚进取荆州、襄阳一带;不出半年,必定能够发展的兵强马壮。然后进攻武汉,继而恢复安徽。

这个建议就当时的形势来说,无疑是切实可行的。荆襄地区是满清防守薄弱的环节,太平军是完全可以转移到那里去发展的。

但是,安庆保卫战之后,陈玉成方寸大乱,已经不再具有清醒的头脑了。他没有听从赖文光的建议。

正当陈玉成困守庐州、焦头烂额的时候,他那爱耍权术的天王又来拆台了。

为了削弱陈玉成的权力,洪秀全对陈玉成的部下将领来了个大封王:陈得才封为扶王;赖文光封为遵王;蓝成春封为祜王;梁成富封为启王……

1862年,洪秀全下诏,命令陈得才、赖文光、蓝成春、梁成富等部太平军远征西北,扩军取粮。

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塑像

于是,陈得才率领这部分太平军离开皖省,进河南、入陕西,开始了远征西北的历程。

应该说,陈得才所部太平军的远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863年,他们攻占陕西重镇汉中,一度还围攻过西安。

在进军过程中,他们汇合了一部分石达开的残部,又联合了蓝大顺起义军,加上一路扩军,陈得才他们发展迅速,由出发时两三万人发展到一二十万人,一时间在河南、陕西一带声威大震。

太平军迅速发展壮大

1863年底,陈得才接到了洪秀全的告急文书,就此放弃了太平军在西北的大好局面,全军回援天京。

当是时,陈得才的部众已经达到二十多万,蔓延数十公里,浩浩荡荡地奔赴南方而去。


惰性人儿


因为当时安庆失陷后,陈玉成退守庐州,“请命自守”,并派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等远征豫陕,“广招兵马,早复皖省”。陈玉成打算分兵扫北,“由汴梁直取燕京,共归一统”。但之后被抓,宁死不投降。遂卒,享年二十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