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爸爸說,等打敗病毒就來接我回家”

   “爸爸,你什麼時候來接我呀?”趁著吃飯的間隙,孔德廣抓緊時間與女兒視頻,聽到這話他不禁有些愧疚,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以來,他已經六十餘天沒有與家人團聚。作為武漢市疾控中心流調組的副組長,他與百餘名流調隊員一起跑醫院、進病房,單人流調人數超200名,盡己所能阻斷病毒的傳播、防止疫情的蔓延。

“爸爸說,等打敗病毒就來接我回家”

  流調工作是為所有防控舉措提供依據的前哨工作,也是與病人距離最近的“危險”工種、戰場上的“偵察兵”。12月底,孔德廣就和同事組成流調小隊第一時間奔赴華南海鮮市場開展流調工作,協調市場管理部門封鎖市場出入口,對涉及商戶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寒風中,孔德廣一邊安撫商戶的恐慌和不滿情緒,一邊詢問詳情,確定第一批密切接觸者並開展追蹤管理。每次接到緊急任務,他都要立即趕往各大定點醫療機構,換上隔離服、戴上護目鏡扎進各個病房。厚重的防護服、壓抑的氣氛,讓每一次交談無比漫長。本就近視的他戴上護目鏡更有諸多不便,為了聽清病人說的每一個字,他不顧自身安危,主動離病患更近一些。有時病人由於個人身體原因或是不配合導致溝通困難,每個病例調查的時間就要從30分鐘延長到一兩個小時,最多的一次,他在病房內連續工作四小時,一直到防護口罩失效。在定點醫院,孔德廣常常一待就是六七個小時,被霧氣模糊了視線只能仔細辨認,汗水溼透了衣衫也只能忍著,口罩將臉部勒得生疼,耳朵被扯的通紅……作為青年骨幹,孔德廣已有13年黨齡,流調的隊伍中始終看到他衝鋒在前的身影。“我是黨員,需要我的時候就必須挺在前面”,孔德廣不善言辭,但這一句話卻擲地有聲。每天晚上流調任務結束後,他還需要將當天的信息形成流調錶及個案流調報告,並將數據錄入上報,這樣一來不僅上班時間不固定,每天零點後下班更是家常便飯。


“爸爸說,等打敗病毒就來接我回家”

孔德廣(左二)在定點醫院指導網絡疫情直報工作

  因為孔德廣的妻子也在市肺科醫院抗疫一線,7歲的女兒無人照顧,只能拜託親戚接回安徽老家。相同的使命、相通的情意讓她和孔德廣並肩站在一起,目前夫妻倆已在抗疫一線奮戰60余天。現場流調工作開展以來,孔德廣個人進行的流調人數超200人,除了外出流調任務還有撰寫報告材料等臨時性工作,他的工作電話平均下來每天有50個左右,手機幾乎沒有安靜過。但談起工作,他提及最多的不是繁重和辛苦,而是“成就感”。孔德廣回憶,他們在醫院爆滿、門診繁忙的疫情初期,有一次通過流調發現了幾名還未被收治的確診病例,這一隱患讓他立即行動起來,多方協調,聯繫區疾控、指揮部及定點醫院,最終將這數名確診患者及時收治入院,密接人員也第一時間得到了確定,及時切斷了病毒傳播的鏈條,“這讓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很值得的。”

  除了本職工作,孔德廣作為老隊員,也擔負起了隊內的“心理醫生”職務,工作開展時正值流感季節,繁重的工作任務之下有的隊員出現了咳嗽發熱的情況,緊張不安的情緒在隊內蔓延,孔德廣發現後及時與隊員談心、關照他們的身心情況,並聯系專業人員開展消殺工作,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開展。

  (女兒發來的視頻,讓孔德廣和妻子的心裡暖暖的)

  作為專業的疾控工作者,孔德廣在日常工作中獨立承擔全市腸道傳染病、部分呼吸道及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的監測與現場處置,每年制定或更新全市傳染病防控方案並組織實施全市培訓、督導檢查,完成各類聚集性與暴發疫情處置工作數十起,為全市人民群眾健康做出了應有貢獻,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曾兩度榮獲市衛計委“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7年獲“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先進個人”稱號併入選市衛計委武漢中青年醫學骨幹人才培養工程,帶隊多次在省市級競賽活動中獲得佳績,黨員的先進性在孔德廣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彰顯。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他是專業過硬的骨幹組長,也是與在醫生妻子並肩作戰的丈夫、無暇照顧年幼女兒的父親。堅守抗疫、“逆行”出征,孔德廣用自己的努力凝聚戰“疫”的磅礴動力,用汗水澆灌生命的希望。

(供稿:徐涵 袁皓 王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