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我覺得《笑傲江湖》曲在書中沒啥用,辟邪劍譜卻貫穿始終?

培培Yuki


《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的一部膾炙人口的武俠鉅著,書名笑傲江湖正是取自書中一首琴簫合奏曲《笑傲江湖曲》,《笑傲江湖曲》是恆山派大俠劉正風與魔教長老曲洋所做,是二人超越了正邪門戶的友誼象徵,而這本書更通過這首正邪合奏的曲子表達了江湖之中“正非正,邪非邪”的寓意。 《辟邪劍譜》,這部劍譜在江湖上的名氣很響,很多武林高手都夢寐以求的希望能夠得到這部劍譜,從而號令天下,稱霸武林,其中有名的人物是嶽不群、林平之、左冷禪等人。 因為笑傲江湖是一個武俠世界以武力強者為尊。辟邪劍譜恰好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大的力量,自然就會有很多人去爭奪。 而又有多少江湖人有劉、曲二位大俠那般灑脫笑傲江湖。




耀影視


我們先來看一看笑傲江湖曲和僻邪劍法的區別:一個是樂譜,一個是武功秘籍。在看相同點:二者全是各領域的頂尖作品,也就是在各自的行業裡無可企及的存在。

那麼為什麼電影叫《笑傲江湖》,卻以一本武功秘籍走了全部旅程?

我們先說曲,笑傲江湖曲是曲陽所做,臨終之前交給了令狐沖和任盈盈,那是一個是跟前只有寥寥幾人,沒有太多人聽見,同時武林人大多推崇武學,很少有人去研究樂譜,此其一。其二,我覺得《笑傲江湖》與笑傲江湖曲譜本就講的不是同一個問題。《笑傲江湖》講的是一種情懷,江湖人不為拘束笑傲江湖,而笑傲江湖曲是江湖人的一種灑脫表現形式。笑傲江湖曲是《笑傲江湖》的表述,講述了純真的江湖人的情節。然大多人只練武,已不是江湖人的味道。

再說說僻邪劍法。僻邪劍法是從葵花寶典簡化而來,所以說它是不完整的,故此也需要不完整的人來練,但同時他卻可以讓人速成,短短時間內達到高手。人們只聽到劍法凌厲,但很少人知道缺陷。所以人們為了成為高手只有一直追尋。故此才成為貫穿算局。

所以總得來說真正江湖人追求笑傲江湖,不純粹的人追求僻邪劍法。


讀情


在笑傲江湖這種腥風血雨的江湖上,仁義道德只是大家掛在口頭上裝點門面用的,沒有真正實力,說被滅門就被滅門,像劉正風滿門被屠殺,華山派被十五個高手被圍攻幾乎被滅就是最好的證明。

無人敢正面硬打少林武當的原因,一來是因為少林武當人多,二來是高手眾多。因此,在《笑傲江湖》的世界中如果真想笑傲的活下去或者說起碼不被別人弄死,獲得一門威震武林的絕世武功是不二之選。

而《笑傲江湖》中基本以劍法為每個門派的基本標配,武林中雖然五嶽劍派、武當、青城派以及峨眉等門派都有獨到的劍法,但是真正威震江湖的卻只有《辟邪劍法》(或者說是《葵花寶典》,二者同出一源)和獨孤九劍。從《笑傲江湖》開篇便是青城派為了搶奪林家辟邪劍譜展開的血腥屠戮事件。其後更有嶽不群這樣華山派的掌門為了搶奪辟邪劍譜不惜以自己女兒為釣餌,以及危難中救助林平之等爭奪辟邪劍譜的陰險行為。而嵩山派千方百計的跟華山派為難,一來是為並派著想,而另一層更重要的原因還是為了奪得劍譜。

就連方證和沖虛都說過,我輩學武之人不見到寶典則已,見到定會廢寢忘食的研習。說明武當少林也是心動的,只是為了臉面著想,不會出手如餘滄海、左冷禪等人那麼不要臉的去搶奪罷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武林中人人想搶奪《辟邪劍譜》卻幾乎無人打過獨孤九劍的心思呢?要知道,當年的林遠圖已經死了很多年,見過辟邪劍譜真正威力早已去世;而在東方不敗練成葵花寶典後,見到其出手的人差不多也都死了。但是見過獨孤九劍的人有方生,向問天等人。起碼獨孤九劍的威力大家有目共睹,即便說道令狐沖也是學成劍法後大出風頭。

敢搶《辟邪劍譜》而不敢搶《獨孤九劍》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第一,原本擁有《辟邪劍譜》的林家武功實在太弱,這個在原文中已經有所交代,所以青城派才敢無所顧忌的出手。倘若劍譜在少林寺,以青城派這點實力,是無論如何不敢搶奪的。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辟邪劍譜或者說葵花寶典那都是有文字記載的。搶到了寶典原文自己偷偷躲起來照著練習就行,而獨孤九劍要死不死的沒有文字記載。風清揚傳獨孤九劍給令狐沖的時候,完全靠口授。

這裡如果想要學成獨孤九劍,那就必須得制服風清揚或者令狐沖,逼著他們教這一神妙劍法。然而,倘若武功都已經足以制服此二人,還需學什麼勞子的獨孤九劍,武功早已天下第一了吧?


兜兜影視廳


這個問題我覺得是這樣。

《辟邪劍譜》在小說中的誘惑力,就和今天我們大眾們都想擁有的金錢一樣,屬於實用性,又能一下提高你檔次地位的東西。

武俠小說嗎,它的世界裡都是武林人物,武林人物要想成名,武功是第一條件。倘若武功過不去,你別說出去行俠仗義,你就是連自保都難。福威鏢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青城山打著報仇的幌子欺負上門,將福威鏢局滿門殺盡,靠的是什麼,就是武功比你高啊!只要武功比你高,你殺我一人,我就打著報仇的理由滅你滿門,你能咋滴?

再如嵩山派強行干預劉正風金盤洗手也是一樣,我武功比你高,勢利比你強大,我就能做盟主,就能干預你的個人事物,你能咋滴?不服,拼實力幹掉我再說。

嶽不群也一樣,他處心積慮的得到《辟邪劍譜》,不惜一刀割掉雞雞練成上乘武學為了什麼?就為了自保,不受欺負。你看看嵩山比劍奪帥之前的嶽不群,在華山上被嵩山派欺負,逃離了華山還是被嵩山派欺負,危險和壓力一直都是存在的,他能做的是什麼,就是武功高過對方,幹掉對方,讓自己活好不受威脅。

而能幫助嶽不群,劉正風,福威鏢局變強變大的,不是金銀,不是曲譜,而是武功秘籍《辟邪劍譜》。對於連自保都困難的人,你還奢談什麼高雅藝術,什麼音樂曲譜,純粹是開玩笑。

就好比今天我們的很多男性朋友一樣,沒有錢,沒有收入,你別說去追求什麼高雅藝術,玩個上檔次的興趣愛好,你連娶媳婦買房子過日子都困難。

所以還是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活於世,首先要有實力自保無虞,才有精力去追求高雅的東西,負責就是水中月,鏡中花。

一個連媳婦都娶不起的男人,你讓去追求高雅藝術,現實嗎?不現實!

一個連自保都困難的武林人物,你讓他去學習琴譜,現實嗎?不現實!

令狐沖可以去玩曲譜,可以去玩高雅藝術,因為他實力夠強,外來危險對他造不成壓力。

劉正風不行,你實力不夠,你還玩什麼曲譜?人家打上門,把你老婆孩子當著你的面,一個個殺的乾乾淨淨,你能怎麼樣?指望別人出手,可別人誰又會為了你的事去給自己惹麻煩,因為別人實力也不行?頂多就是像嶽不群一樣,出來說兩句不疼不癢的話撐撐場面,像定逸師太一樣看看孩童血濺當場時說一聲可惡,還能咋滴?

金庸之所以這樣安排,不是沒有道理。你品,你細品。


王焱1024


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公道,自在人心,

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實力

人生如潮露,難得酒逢知己

問天下英雄,誰能真正的笑傲江湖?

令狐沖,你太不瞭解江湖了,

江湖,只要有人就有恩怨

有恩怨,就有江湖,

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

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剩人生一場醉

江湖勝敗遊戲,我不再玩下去了

這一句句笑傲江湖的話語,不就是笑傲江湖的主題嗎?而辟邪劍譜,個人覺得是起到承上啟下,劇情需要吧



a小壞先生


相當有同感——《辟邪劍譜》貫穿始終,所有有野心稱霸江湖者,無一不覬覦這一武林秘籍!《笑傲江湖》曲似乎更像個故事的引子,或者說更像是一個江湖人的理想,一個普通江湖人難以修煉所能達到的境界。

其實真正貫穿始終的是稱霸武林一統江湖的野心,無論是餘滄海、嶽不群、左冷禪、任我行、東方不敗等等,都希望拿到劍譜,以期武功超群並能號令江湖,都是赤裸裸的追逐著無上的權利。無論《辟邪劍譜》還是《葵花寶典》,都是以“揮刀自宮”為練功的第一步,可見,這些追逐者在江湖上多麼瘋狂、扭曲、變態。反觀曲洋和劉正風,能興趣相投,撇開“門戶”“教別”,共彈一曲,笑傲江湖,該是多麼難以企及的境界!

所以,《笑傲江湖》曲沒啥用,比不上武林秘籍,比不上兵法奇書,它更像是主人公令狐沖的江湖胸懷和“江湖價值觀”,也許,這也正是金庸大師所欣賞和肯定的那份瀟灑從容吧!


老路影視


辟邪劍法是‘假人’,笑傲江湖是‘真人’。借假修真



三省吾日


笑傲江湖往大里說是這些江湖上各大門派風雲人物在江湖中叱吒風雲的傳說。往小裡說笑傲江湖就是令狐沖和任瑩瑩在江湖上的愛恨情仇。當最後看到令狐沖和任盈盈在一起共譜一首笑傲江湖的時候,感覺這才是真正的江湖。辟邪劍譜跟他比起來就是一個小小的引線而已。


畫骨266


這是兩個對比,一個是稱霸武林,一個是醉臥逍遙。


看影視學功夫


辟邪劍譜是玉林爭鬥秘籍,而笑傲江湖琴譜,是遠離江湖恩怨仇殺生活的意境。當你放下所有的江湖恩怨,打打殺殺,你會明白江湖其實就是人情世故,不如得一知己,沒事撫琴伴奏,豈不逍遙快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