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开学时间推迟,学生们拥有了豪华版的“寒假”。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全国展开了线上教学模式。


上网课,听起来十分的“新奇”,甚至是许多人求学期间的“梦想”。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又面对着许多的困难。


家里的网络信号不好,上课卡出马赛克

网课软件频繁性崩溃,不是打不卡就是网络差

下了许多网课软件,崩溃地面对数小时网络在线教学

......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然而,在这一片线上学习的抱怨声后,还有一群孩子,在困难的环境中创造学习机会,憧憬更好的未来!


因家住偏远,家中信号弱,他们选择每日奔波到悬崖上、雪山顶找信号上网课;

因确诊新冠肺炎,他们住进方舱医院,仍不忘学习,在病床上备战高考、考研;

因家中没有网,他们演绎“现代版凿壁偷光”,到邻居家屋顶蹭网、去村部“借网”

......


这一个个故事里,我们看见的是磨难,是感动,而对于他们而言,是未来,是希望,是对美好的向往与奋斗!


众声嘈杂中,他们背影坚定、神情专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当代青年形象。




01

在雪山顶、悬崖上求学

她们的“坚毅”让人动容


我们很难想象,如今还会有孩子因为家里信号弱,而选择跋涉数公里,到海拔更高、信号更好的地方,去学习。


但是这一群孩子真的存在,就在我们的身边!


1、西藏昌都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斯朗巴珍是江苏食品药品学院的大一新生,家住西藏昌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学校延迟开学。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她所在的学校改用网络授课进行线上教学。


斯朗巴珍家的四周雪山环绕、地势较低,网络信号不稳定,为了进行网课学习她不得不每天爬到雪山。


2、四川广元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家住旺苍县燕子乡金银村4社的小杨,今年16岁,就读于旺苍中学高一。


当很多孩子坐在家里学校网络课程时,广元旺苍的一位高一学生,却坐在冰冷的悬崖上学习网课。


由于她所在的村里没有通网络,为了上网课,她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几里路,跑到村外能够接收网课信号的地方,坐在悬崖边上学习,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家里来送饭她都不肯下来。


3、湖北长阳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小学生毕梦琪,家住湖北长阳的大山里。


因为大山里信号弱,为了追逐信号,梦琪的妈妈在室外的开阔空间,用透明薄膜和竹条搭了个棚,女儿在里面上课,不仅可以挡风挡雨,光线和信号也都好。




02

确诊新冠肺炎


与病魔作斗争,他们无所畏惧、全力以赴。因为他们坚信,困难是暂时的,他们能赢,而且赢得漂亮!


在方舱医院中,我们大多看到的都是休息的患者,他们或收看着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或在护士的带领下跳起广场舞,或躺在床上刷着手机......而有这么一群孩子,却在专注着学习。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女孩名叫黄玉婷,是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的高三学生。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黄玉婷和爷爷奶奶都不幸感染了病毒,爷爷奶奶进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住院治疗,而她因为是轻症,则被独自收治到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在进入方舱医院的时候,玉婷除了带上日常用品,还背来了一大书包的复习资料,“六月就要高考了,我不能放松,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高三女孩黄玉婷还在坚持学习。长江日报记者 陈卓 摄影


来自广东揭阳的援汉护士陈晓芸说:“她真的很厉害,来这里十天了,每天都在坚持学习,我们都很关心她,希望她马上康复。”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他是家住在花桥的某省级示范高三学生杨一帆(化名)。


杨一帆一家三口都感染了新冠肺炎。最先感染的爸爸住在长航医院,目前病情有些严重,杨一帆和妈妈在2月9日一起住进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他在C区,妈妈在A区。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在进舱之前,杨一帆将考试所需的六门参考资料都带进了舱,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凑,上午、下午、晚上各两门进行复习巩固。


杨一帆称战胜病魔是他面对高考前的一次“大考”,表示自己不能掉队,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最后的冲刺。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有记者在探访方舱医院时,遇到一位正在准备考研的大三学生。他正在复习考研英语,说自己想考“新闻传播”,愿望是武汉大学。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03

现代版凿壁借光

他们以“热爱”支撑前行道路


凿壁借光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虽然,在当代用不起电灯的家庭极少,借光事件再难发生,但借助其它资源还是会有的,譬如“借网”。


7、河南洛阳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她是郭翠珠,家住上戈镇刘坟村,距离上戈镇政府15公里,是洛阳市洛宁县上戈镇初级中学七一班学生。


翠珠家里有两个孩子,家里的手机开的有流量,但是由于两个孩子都上网课,流量不够用,手机上网信号也不是特别好,就想到了去村部蹭网这个法子。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每天,翠珠的父亲陪着她一起去村部上课,上完课再带着她回家,有时候回到家都晚上8点多了。“山村的晚上特别黑,我肯定得跟着她。”父亲说。


上戈镇刘坟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耀民说:“从开始上直播课的第一天,大概是正月十三,小翠珠就每天来村部上课,这里有WiFi,网速要快一些,她每天都来,他父亲就在旁边等着她上完课再和她一起回去。”


8、河南南阳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他叫小通,是河南南阳的高三学生,因为疫情问题导致上课难,高三学生学习紧任务重,校方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对策,给学生开启了在线网络授课。


小通家里因为没有装宽带就向邻居家求助借WIFI使用,每天早上八点就要准时开课,也为了不打扰邻居,小通就将屋顶变成了自己的临时教室,他说他的目标是考浙大。

雪顶悬崖找信号,方舱医院备考……这届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空荡荡的屋顶,成了小通的临时教室,他穿着黑色的羽绒服蜷缩在屋顶的一角。




他们或家住偏远,家中无信号、无网络;

他们或感染肺炎,面临着病魔与学习的双重挑战

但他们用“坚守”与“拼搏”,告诉我们他们可以!他们能赢!


他们努力的样子真美!

值得我们骄傲!

加油!


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四川新闻网、长江日报、大河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