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漢語的幾大方言區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加之歷史、地理、交通等原因,各地之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方言。

方言是一種民族語言的分支或變體,是某一局部地區的人們日常普遍使用的語言。任何一種共同語都是在某種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這種作為民族共同語的基礎的方言就是基礎方言。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是在以北京話為代表的北方方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目前,我國各地方言大致可劃分為七大方言區。

1.北方方言區:以北京話為代表的官話方言,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的73%。包括整個東北、華北、西北、西藏除外的西南地區,山東、河南、湖北及安徽的大部分地區。北方方言區又可細化為以下4個方言片區。

(1)中原官話:分佈於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東北等地。

(2)西北官話:分佈於山西、陝西、甘肅等省,以及青海、寧夏、內蒙古和新疆的部分地區。

(3)西南官話:分佈於西南雲貴川渝四省市,以及湖北大部分地區、廣西桂柳地區和湖南湘西。

(4)江淮官話:主要分佈於江淮一帶,蘇贛皖等地。

漢語的幾大方言區

2.吳方言:以上海話和蘇州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的7.2%。主要分佈於江蘇、上海、浙江、安徽等地。

3.贛方言:又稱江西話,以南昌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的3.2%。主要分佈於江西大部分地區及其周邊省份。

4.粵方言:又稱廣東話、白話、廣府話,以廣州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的4.1%。主要分佈於廣東中部、西南部和廣西南部及港澳等地。

5.湘方言:又稱湖南話、湖廣話。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的3.2%,主要分佈於湖南省及周邊省份。

6.客家方言:又稱客家話,以廣東梅縣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的3.6%。在南方客家人聚居地廣泛使用。客家語保留了許多中原古語的發音。

7.閩方言:以福州話和廈門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佔漢族人口的5.7%。分佈於福建、臺灣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東南沿海的部分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