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科学指南|红肉致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5年10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红肉列为很可能导致人类癌症的致癌物(2A类),从此便有了流传已久的“红肉致癌”的说法。

一时间舆论哗然,各种声音都出现,猪肉羊肉牛肉都不能吃了?

别急,听我慢慢解释!

红肉指的是什么?

红肉不是指的红色的肉,而是指的是哺乳动物的肌肉(瘦肉),比如猪肉、牛肉、羊肉...

红肉不一定就是红色的,红色的肉不一定是红肉,像一些兔肉、小牛肉、金枪鱼、火鸡腿等就不是红肉!

而一些非哺乳动物类的,比如鸡肉、鱼肉、虾蟹肉等等,都属于“白肉”。

科学指南|红肉致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IARC的分类如何理解?

1类致癌物质: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体致癌

2A类致癌物: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足,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可能性比较大)

2B类致癌物: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对人体致癌性证据不足(可能性较小)

3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可疑:上午充分的人体或者动物数据

4类致癌物:对人类很可能不致癌

也就是说,致癌物的等级与毒性强弱无关,而是按照致癌证据的充分度进行分类的,只能说明是否与致癌有因果关系,不是说等级越高就越“毒”。

加工肉与黄曲霉素同属于1类致癌物,但是不代表一个人吃一块香肠和吃一小口黄曲霉毒素危险程度是一样的。(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

红肉,被列为2A类致癌物,只是说明跟致癌物有关系,但是不是说明红肉就是毒物,事实上,适量的红肉是利大于弊的。

科学指南|红肉致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红肉的潜在危害和致癌原理是什么?

说了这么多,红肉到底因为什么有致癌性?

红肉中含有的脂肪含量很高,并且其中的饱和脂肪酸比例很高,长期摄入过量的话,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的风险。

经大量统计,吃红肉的人得结直肠癌的几率会比较高,很多国家都建议人们控制红肉的摄入量,因为吃多了会提高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全球每年约有5万例癌症死亡,很可能是由饮食中含有大量红肉导致。

而最新研究发现,红肉中含有一种叫Neu5Gc的糖分子,因为人类不能合成他,所以消化吸收的时候,会被视为外来分子遭到免疫系统攻击,会有一些察觉不到的炎症。(严重了则是引起上火)

不同红肉的比较来看,猪肉中的Neu5Gc较少,为5.56ug/g,牛羊肉中的Neu5Gc比较多,应该考虑同时纳入,适量的红肉并不会致癌,有致癌风险主要是因为摄入过多。

科学指南|红肉致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理论上最佳食用标准是多少?

世界癌症基金会对相关证据的评估是每周食用不超过500g的红肉,平均到每一天大约是70多克(约1两半)。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议,也是讲每天的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量控制在1两半左右。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成年人每天禽畜肉的推荐量也是1两到1两半(水产品和蛋类另算)

所以,爱吃红肉也要量力而行。抛开致癌不说,吃肉太多也会引起体味大,影响肤色、便秘等问题,也可能导致多发性胆息肉和嘌呤超标的问题。

科学指南|红肉致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还是那句老话,提倡大家多吃蔬菜水果,各种肉类均沾,平衡饮食。平衡膳食中的肉类并不会有致癌风险,但是如果肉食已经是你石浦的全部了,就要是时候改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