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東風-26怎麼樣?

用戶3708573094


2015年勝利日閱兵,再沒有比東風26更讓人驚喜了的,其他的東東要麼你見過,要麼你聽說過,不是眼熟就是耳熟。而東風26,僅就聽到而言,也是零星的,更關鍵的是,它的反艦功能,即便是嗅覺極其靈敏的外媒,也從未提及。說到保密,這大概已是極致。

閱兵解說詞都是由相關部隊自己提供。由於時間有限,各方都想在有限的文字裡提供最大限度的信息。所以,只有對解說詞仔細分析,才能真正理解相關方的一番苦心。央廣的解說除了兩個主播之外,還多了一個以專家身份參與的梁永春。梁專家的話當然也不是隨便說的——那種場合沒有一句話是多餘的或隨意發揮的。

下面我就綜合各版本解說,告訴你東風26到底好在哪裡。

第一,關於通用性。解說詞裡既告訴我們東風26核常兼備,又說它可以打擊大型水面戰艦。你從中能讀出什麼潛臺詞呢?——東風26至少有三個型號:核的,常規的,反X母的,而這三種彈頭可以共用一個發射架,在執行不同任務時換上相應的彈頭即可,這就是所謂的通用性。考慮到東風26的研發歷史,顯然這三種型號不是過去從原型到甲乙丙丁的一路改進的模式,而且一開始就確定上馬了,打個形象的比方,是從同胞兄弟的模式調整到孿生兄弟的模式。東15東21東31東5都是前一種。相比之下,後一種模式發射架共用,可以實現一支部隊多種能力,大大節約了人力和各種保障維修成本。美軍的戰斧和AGM86都是這個思路。

第二,關於無依託發射。彈道導彈的機動發射並非想我們想象的那樣隨便找個地方停下來就能打,它需要有預設陣地。一方面發射對場坪的硬度有要求,另一方面各種座標也需要提前測量好,否則影響精度。所謂機動發射,只是在若干個預設陣地中選擇一個。而無依託發射,就是絕對意義上的機動發射,走哪兒打哪兒,完完全全無法預測,它所需要的能力如上所說:不在乎場地堅硬與否,座標測量分分鐘搞定。容易嗎?不容易!

第三,關於射程。為什麼常規導彈射程通常在幾百到一千多公里?因為慣性制導距離越遠,精度誤差越大。常規導彈威力本來有限,誤差大了就更不管用,而核彈頭毀滅力驚人,打的準不準不是很重要。現在我們可以從結果倒推:東26既然能夠實現中遠程的常規打擊能力,就說明它的精度是有保證的,而如果想要保證它的精度,單純慣性制導是不夠的。用了什麼新的方法呢——我也不知道。總之,東26的射程使我國有了對第二島鏈目標進行威懾和打擊的能力,考慮到近些年X國軍力部署從第一島鏈向第二島鏈轉移的趨勢,我想說,第一,東26的問世不是偶然的,第二,接下來X國恐怕又要想新的辦法的,不然安德森空軍基地的戰略轟炸機,阿加尼亞海軍航空站的飛機,阿普拉港的核潛艇可都危險嘍!

第四,關於反艦。這是東風26最大的秘密!與東風21D相比,我想東風26在反艦方面可能有如下優勢:第一,打的遠。X國想通過使其X母遠離我海岸線的方法確保其安全,當然這個遠離也不能超出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如果經過空中加油或使用無人攻擊機,還可以更遠,但也不可能超過1500公里。那麼現在有了中遠程的東風26,那個龐大的X母還能往哪裡躲?第二,技術更先進。這一點是我推測,畢竟前後隔了好幾年,現在技術發展這麼快,加上前面的經驗教訓,後來者更好幾乎是必然的。


進擊的女武神


在2015年閱兵式上,官方稱東風-26是“核常兼備的系列彈道導彈,可以打擊大中型水面艦艇”。

由此專家指出,東風-26是集“戰略核打擊”“遠程常規打擊”和“反艦彈道導彈”3項功能於一體的多功能中遠程彈道導彈。那麼,它有什麼樣的威力呢?

  • 射程遠:外界對東風-26導彈最大射程估計得相當保守,為5000公里的,但足以打到太平洋第二島鏈去,被戲稱為“關島快遞”。
  • 速度快:它最大飛行速度可達18馬赫,末段突防速度或超過12馬赫,再加上末端機動變軌與非常規彈道技術,它完全可突破目前任何現役末端導彈防禦系統的攔截,包括美國的“薩德”。

  • 毀傷力大:外媒報道稱,東風-26導彈直徑約為1.4米,發射重量可達20噸,單彈頭重接近2噸,使用常規高爆裝藥,有著非常強大的毀傷力;
  • 機動靈活:東鳳-26已具備無依託發射能力,可隨機選擇發射陣地,反應速度與作戰效率大提高。

  • 精度高:英國防務刊物稱,東風-26除執行核反擊任務外,還可對海上中大型艦船實施中遠程精確打擊,該導彈的精確度足以攻擊驅逐艦大小的中型艦船,可給美帶來新威脅。希望我的回答帶給您一些啟發。


武器風暴眼


東風26是我國最新一代中遠程彈道導彈,可以搭載1.5噸左右的核彈頭和普通彈頭,有效最大射程在五千公里以上。

在東風26之前的一代,東風4與其說是第一代中遠程導彈,不如是一代試驗品。東風4的研發突破了我國在中遠程導彈的零,更為下一代的研發做出了最重要的技術保障。東風4的有效射程在四千公里左右,完全可以保證美國在亞的軍事基地的威脅,完全不畏懼美國的戰略政策。

東風26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二代中遠程導彈,主要是承擔對於大型航母編隊和陸地目標的精確打擊。在此之前,東風21D的戰略地位就是負責海上打擊任務,新一代的東風26相比東風21D威力更大射程更遠,所以東風26也被稱為“新一代航母殺手”。

東風26正式服役的時間點也很有威懾意義,這期間正處於兩岸關係敏感時期,美國在臺灣後方也受到不小的影響。東風26保證了我國南部海域主權的堅定性,告誡了其他國家我國的開始軍事反擊的決心。

東風26正式加入軍隊編制,無論是在對我國海軍艦隊的保護上,還是對敵對勢力的打擊上都代表了我國在中遠程導彈上的最高水平,東風26憑藉自身的高精度,遠射程,高效的追蹤能力稱為我國的“國之重器”。


霹靂火防務


今年四月份,央視報道了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正式入列,18輛導彈車整齊排列,釋放出強大的戰略威懾氣息。至此,在距離2015年勝利日閱兵首次露面兩年半之後,東風26終於成軍,開始全面形成作戰能力。

甚至網上傳聞,以一個旅24輛東風-26導彈發射車的火力強度,一旦開火,8枚東風-26導彈就可對1艘航母戰鬥群進行飽和打擊,那麼一個導彈旅的東風-26導彈齊射一次便可打擊3個航母戰鬥群。

這一消息很快在西方炸鍋了。此外,有美軍高級官員也表示,中國裝備的這款一鳴驚人的武器,將促使美軍航母在接近中國近海前要繞著走了。

那麼,相比其他導彈,東風26有哪些獨特之處呢?它到底好在哪裡?今天虎哥就結合此次媒體曝光和兩次閱兵的解說詞逐條分析一下。

首先就是關於東風-26的通用性方面,東風26戰鬥部核常兼備,既可遂行快速核反擊任務,也可遂行常規中遠程精確打擊任務,同時又具備對海上大中型艦船精確打擊能力。

因此東風26至少有三個型號:核的,常規的,反艦的,而這三種彈頭可以共用一個發射架,在執行不同任務時換上相應的彈頭即可,這就是所謂的通用性。這種先進的智能彈頭,進入大氣層後能以12到18馬赫速度飛行並能自動搜索動態目標,擁有精確打擊海上移動航母的能力。

結合東風26並不長的研發歷史,顯然這三種型號不是過去從原型到甲乙丙丁一路改進的模式,而是一開始就確定上馬了,用一種模式發射架共用,可以實現一支部隊多種能力,能夠根據作戰需要在不同任務之間進行切換,這就大大節約了人力資源和各種保障維修成本。美軍的戰斧和AGM86都是按這個思路設計的。

其次就是東風26的無依託發射能力。彈道導彈的機動發射並非向我們想象的那樣隨便找個地方停下來就能打,它需要有預設陣地,導彈發射場坪的硬度,還有各種座標都需要提前測量好,否則就會影響精度。

機動發射,就是要在若干個預設陣地中選擇一個。可是這樣一來,不僅機動性受到一定限制,也增大了被敵發現的機會,並影響到導彈的快速反應能力。而無依託發射就是走哪兒打哪兒,作戰運用靈活,不在乎場地堅硬與否,座標測量分分鐘搞定。這自然大大提高了導彈的反應速度和生存能力,能夠對多種目標實施有效精確打擊。

東風26的射程也是最大的一個亮點。大家都知道常規導彈射程通常在幾百到一千多公里?這是因為慣性制導距離越遠,精度誤差越大。常規導彈威力本來有限,誤差大了就更不管用,而核彈頭毀滅力驚人,打的準不準不是很重要。

東風26既然能夠實現中遠程常規打擊能力,就說明它的精度是有保證的,而如果想要保證它的精度,單純慣性制導肯定不夠,必然是使用了複合制導和主動雷達制導。

最後一點就是關於反艦能力。這可以說是東風26最大的秘密和亮點!尤其是與東風21D相比,東風26在反艦方面能夠打的更遠。該導彈的射程達至少4000千米,可以攻擊從日本最北部到關島再到澳大利亞北部以及迪戈加西亞群島在內的任意目標,而末端精確的命中能力,也足以保證其有很大把握擊沉諸如 " 福特 " 級航母與 " 美國 " 級兩棲攻擊艦這樣的大型目標。第二,技術更先進,畢竟前後隔了好幾年,現在技術發展這麼快,加上前面的經驗教訓,後來者更好幾乎是必然的,否則沒必要發展兩個型號的反艦彈道導彈。

 總之,東風-26能夠大區域無依託機動發射,可實施快速核反擊,能對陸上重要目標和海上大中型艦船實施常規中遠程精確打擊,是解放軍核常通用、全域懾戰的新型“撒手鐧”武器,是名副其實的“關島殺手”。


迷彩虎軍事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先說一下東風26的反艦能力。有關用彈道導彈打航母的說法,需要明確兩點:

第一,早在2012年,一些美國媒體就公開過美軍的報告,稱解放軍已經利用遠洋科學考察船模擬目標,進行了多次反艦彈道導彈的試驗。而位於中國西北荒漠地區的靶場衛星圖,也早已在網絡上公開。現在還在懷疑解放軍是否擁有反艦彈道導彈的,除了經常出來向我們展現智商的某些專家,就只有一些網友了……

第二,反艦彈道導彈研發的技術並不在導彈本身上,美俄在幾十年前的冷戰時期,早就搞過。當年兩國放棄這一項目的主要原因,除了“中導條約”,另一個是整個體系的研製難度太大,也太燒錢。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如何發現、跟蹤航母戰鬥群,一直都是反航母作戰最關鍵的一項,哪怕用的不是彈道導彈,而是蘇聯海軍的飽和攻擊。而咱們解決這一問題,更多是佔了後發優勢的便宜,畢竟現在的遙感衛星、偵察衛星,早已今非昔比。

但甭管怎麼說,也甭管是東風26,還是更早的“東風21丁”,有關反艦彈道導彈的話題早已被說爛了。所以,接下來咱們說說東風26作為一款中遠程彈道導彈,對解放軍有什麼更大的意義。這裡還是分為兩部分來說:

首先,東風26是目前這個世界上性能最好,精度最高的中遠程彈道導彈,而且沒有之一!當然,這條的關鍵是美蘇把自己的中程導彈都給銷燬了……當年美國的“潘興2”中程彈道導彈無論在精度、威力等個方面,並不弱於咱這幾年剛搞出來的東風,畢竟咱們還處於學習、追趕的狀態。但這不是蘇聯要求美軍銷燬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蘇聯需要用洲際彈道導彈才能打到美國本土,而美國在歐洲部署的“潘興2”可以輕易打到莫斯科,各種費用還比洲際導彈省了很多。至於蘇聯當年銷燬的SS20,那就不是中程導彈,而是把洲際導彈拆下來一級來混過條約的,戰時完全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恢復成洲際導彈。至於現在還在服役的印度的中程彈道導彈……他們需要先解決制導系統只能買俄羅斯的冷戰存貨的問題……

其次,東風26為解放軍提供了一個巨大的保護圈。雖然我們沒有東風26射程的官方數據,但一般都認為其射程在東風3的3000公里和東風4的5750公里之間,約為5000公里。因此東風26的威懾範圍除了我們經常掛在嘴邊上的日本全境和美軍關島基地,還有很多的重要地區、重要目標。比如莫斯科、烏拉爾工業區等俄羅斯的戰略目標。當然,很多小夥伴都認為中俄友誼情比金堅,我這樣的傢伙很不地道。那麼咱們繼續數一下其他的關鍵目標,比如包括霍爾姆斯海峽、紅海和大部分阿拉伯海在內的全球最大的石油產區;比如包括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在內的全球最繁忙的海上交通線;比如印度幾乎全部的戰略目標,還有美國在印度洋的戰略支撐點:迪戈加西亞島。

至於東風26能夠起到的作用,讓我們來假設這樣一個場景:咱海軍的反海盜編隊在阿拉伯海,與其他國家發生了武裝衝突。因缺乏海外基地,咱們海空軍能力再強,也無法提供什麼有力支持。海軍的反海盜編隊只能孤軍奮戰。而老式的東風4型遠程彈道導彈雖然射程沒問題,但這貨畢竟是核武器,命中精度也非常感人,即便是嚇唬人,估計都嚇唬不了誰。但東風26就不一樣了,只要搭載常規彈頭,就沒有核武器使用的那麼多限制了,而且東風26畢竟可以反艦!咱反海盜編隊可是能夠獲得來自祖國的支援了。

因此,東風26型核常兼備中程彈道導彈的出現,其所具備的戰略意義,遠遠不是反航母,或者嚇唬日本將領所能代表的。東風26,不愧大殺器之名!


每日點兵


東風-26導彈彈頭


近期在中國軍網的視頻中首次曝光了東風-26導彈彈頭真容,果然“潘興Ⅱ”模式。

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是我國研製的先進固體中遠程彈道導彈。用於替換東風-4導彈,實現中遠程彈道導彈核打擊,以及針對海上活動目標的常規打擊,是我國的戰略武器基石之一。

最新曝光的戰鬥部圖片顯示東風-26採用了與東風-15B和東風-21C相同的制導戰鬥部。


東風-26型彈道導彈長約14米,直徑1.4米,發射重量20噸,可攜帶1枚1200至1800千克的單彈頭或3枚分導彈頭,最大射程5000千米左右,主要用於替代東風-4型彈道導彈。東風-26的出現,使得解放軍能夠打擊第二島鏈的關島、澳洲達爾文、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基地或者上述海域的美國海軍航母編隊為目標進行攻擊。


DF-26作為我國新一代中遠程彈道導彈,首要目標就是滿足對太平洋關島、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基地以及新建的澳大利亞達爾文基地。

“潘興”導彈

“潘興”導彈是美國研製的一種中程地對地固體彈道導彈,有三種型號。“潘興Ⅰ”導彈已退役,“潘興”Ⅱ導彈是第三代地對地戰術導彈,1974年開始研製,1985年裝備部隊。主要用於打擊原華沙條約國的指揮所和交通樞紐等硬目標。該導彈採用慣性制導和雷達地形匹配末制導兩套系統,命中精度約30米,是目前地對地彈道導彈命中精度最高的一種導彈。

導彈戰鬥部為5千至5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最大射程1800千米,最大飛行高度約300千米,命中精度為40米,最大速度達12倍音速,彈長10米,彈徑1米,發射質量7.26噸,發射準備時間為5分鐘。採用核彈頭,威力為5~50千噸梯恩梯當量;動力裝置為2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160~1800千米;命中精度為40米(圓概率誤差);發射準備時間約5分鐘。1987年12月8日,蘇聯和美國簽訂的《消除兩國中程導彈和中短程導彈條約》中,將該型號導彈列入銷燬之列。

“潘興”Ⅱ彈頭在入大氣層後可作一定的機動飛行。命中精度25~30米。分有核和非核兩種彈頭。核彈頭又分空爆/地爆和鑽地爆兩種。鑽地爆彈頭能鑽入地下30~45米進行爆炸。導彈由運輸—起豎一發射車運載。攻擊預定目標或重選目標時,從警戒狀態到發射只需5分鐘左右就可完成。由於精度高,彈頭當量小(1~2萬噸),增加了在戰場上的可使用性。從1983年起,美國已在西歐部署這種導彈。

“潘興”Ⅱ因為太過厲害成為美蘇80年代中導談判的焦點之一,成為懸在蘇聯歐洲部分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只需上百枚導彈就能在幾分鐘內解除蘇聯武裝。在雙方互相讓步後,“潘興-2”導彈於1988-1999年退役。

現在看看中國不斷髮展的東風導彈家族,不知美國是否會後悔讓名震蘇聯的“潘興-2”導彈退役?!


瞳眼天下


我不認為幾款先進導彈的性能相近就一定是山寨或抄襲,相反由於先進的性能才使它們相近,我們的祖國經過幾十年努力拼博研製出同它國性能相近的武器裝備一點都不意外,加以時日我們必將超越它國


羅151948200


東風21。東風26。21是戰術導彈。26屬於戰略。特有技術,全世界獨有,高機動能變軌能鎖住目標,這項技術美俄都沒有突破。總設計師低調地說 ,這項技術領先美俄20年,專門打移動目標,是給美國航母量身定製的。和咱們的的量子通信一樣領先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