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怎么诞生的?

凌寒6604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叫做“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英文缩写ENIAC,发音是“埃尼阿克”。它是图灵完全(具有无限存储能力的通用物理机器或编程语言)的电子计算机,能够重新编程,解决各种计算问题。


↑↑↑在ENIAC上编程


ENIAC的主人是美国陆军弹道研究实验室(BRL),最初用来计算火炮的火力表。

1946年被公布的时候,EINAC就被当时的新闻界赞誉为“巨脑”,因为它的计算速度比机电机器提高了1000倍,是个历史性的飞跃。

更关键的是, 它的数学能力和通用可编程能力,为后续电子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的人们恐怕难以想象ENIAC有多么庞大和复杂。

它包含17468个真空管(晶体管是后来的事儿了)、7200个晶体二极管、1500个继电器、10000个电容器,还有大约500万个人工焊接头。

重量达27吨,体积大约是2.4×0.9×30米,占地167平方米,相当于一座大房子,耗电达150千瓦——有传言说,它每次启动的时候,费城的灯都变暗了。


↑↑↑工作人员在操控ENIAC的主控制面板


ENIAC的工作原理和方式非常复杂,一般人很难理解,其实也没必要是深究。

简单地说,它是一台模块化计算机,由执行不同功能的独立面板组成,其中20个模块是累加器,能做加减运算、存储十位十进制数。使用十位环形计数器存储数字,每个数字使用36个真空管,其中10个是双三极管,它们组成了环形计数器的触发器。

它有20个带符号的十位累加器,将两个累加器用线连接起来可以实现双精度计算。每四个累加器被一个特殊的“乘法器”单元所控制,每秒可进行385次乘法操作。

还有五个累加器被一个特殊的“除法器/平方-平方根器”单元,每秒可进行四十次除法运算或三次求平方根运算。

ENIAC中其他九个单元是“初始化单元”(启动和停止机器)、“循环单元”(用于同步其他单元)、“主程序器”(控制“循环”序列)、“读取器”(控制IBM打孔卡片读取器)、“打印器”(控制IBM打孔卡片的打孔)、“常数传送器”,还有三个“函数表”。


↑↑↑设置ENIAC一个函数表上的开关


ENIAC的可靠性很差,几乎每天都有几个管件烧毁,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在停机或维修,后来采用了一种简单暴力的方法:永远不关机,因为烧毁基本都发生在预热和冷却阶段,也就是开关机的时候。(现代电子计算机也有这个规律,长时间运行其实并不会烧毁元件,反复重启开关反而更容易,长时间不开机更容易坏。)

ENIAC最长无故障运行时间是116个小时,接近5天。

1997年的时候,一个边长8毫米、频率20MHz的硅质CPU已经可以在性能上媲美ENIAC。

感谢时代的进步!


↑↑↑ENIAC里的电容器


快科技问答


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举行的一场揭幕典礼中,世界上第一台电脑(当时叫电子计算机)诞生了。它的名字叫做“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英文简称ENIAC。

ENIAC的研制目的是为美国陆军军械部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测算炮弹弹道轨迹的,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工系莫利奇和艾克特领导的小组研制而成。

电子管计算机

ENIAC占地170m*m,总重量达30吨,使用了18000只电子管,6000个开关,70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耗电量140千瓦,可进行5000次加法/秒运算。

自此,以ENIAC为代表的一大批计算机迅速的推广开来,形成了以电子管为基础制作的被称为第一代计算机家族。此时的电脑发展主要有三大特点:从军用发展至民用,由实验室研制转化为工业生产,同时由科学方面的计算扩展到日常的数据和事务处理。ENIAC被认为现代计算机的鼻祖。


而在此时,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 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提出了程序存储的概念。程序存储是把一些常用到的基本指令操作都制作成电路,每一个操作使用一个数代表,这个数字就可以控制电脑执行某种操作。而把这些数编制成程序之后,再把程序和数据放在电脑的内存储器里,当计算机运行时就可以依次高速地从存储器里取出各种指令,并且依次执行。程序存储把计算机变成了真正的自动计算,它的出现被称为计算机历史上的里程碑,而建立在这种结构上的计算机被后人们称为‘’冯 诺依曼机‘’。冯 诺依曼当时也为ENIAC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冯 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 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后来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IBM和Sperry两大专门制造计算机的公司。1952年起IBM公司先后推出了计算机701,702, 700/7000系列等,从而成为计算机制造商的龙头老大。

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期

从ENIAC诞生,到50年代末,这十年的时间里,计算机的性能并无多大提升。知道50年代末晶体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才有第一次飞跃发展。此时的计算机被称为第二代计算机。

从1964年开始计算机又进入到了集成电路时代,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此时的计算机被称为第三代计算机。

1670年又开启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此时计算机的体积变得更小,价格更便宜,使用也很方便。我国继198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一亿次的银河Ⅰ这型巨型机以后,又于199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十亿次的银河Ⅱ型通用并行巨型计算机

而目前,计算机又向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等方向发展。未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将会有更加巨大的发展。



科技窗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在1946年2月14日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脑取名ENIAC。

二战期间,美军方要求宾州大学Mauchly博士和他的学生Eckert设计真空管来取代继电器的“电子”电脑-ENIAC(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算法。



这台计算机采用真空管达到18800多个,长50英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计算速度每秒可以做到5000次运算,据悉ENIAC用电量超大,每次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压都下降严重,严重到电灯都变得无法点亮。

这台计算机除了耗电量大外还有个毛病,真空管损耗率的问题,每10-15分钟就得更换一支真空管,使用上非常不方便。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使它为人类开辟出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使得人类的生活、工作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情形,希望能为您解惑,谢谢!


LED照明世界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简称,英文全称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它于1946年2月15日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宾西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它被称为ENIAC.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电子元件.用了多少个呢?足足有18800个电子管,而每个电子管大约有一个普通家用25瓦灯泡那么大!这样ENIAC就有了8英尺高(约2.44米)、3英尺宽(约0.肌米)、100英尺长(约用.48米)的身躯,体积有研立方米,重达30吨,耗电140千瓦.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据测算,人最快的运算速度每秒仅 5次加法运算),每秒即次乘法运算.它还能进行平方和立方运算,计算正弦和余弦等三角函数的值及其它一些更复杂的运算.

大多数书上说,美国籍匈牙利裔科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 1903-1957)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人,他历来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但是,冯·诺依曼本人却不认为自己是“电子计算机之父”.美国物理学家、曾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担任过冯·诺依曼助手的弗兰克尔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许多人都推举冯·诺依曼为‘计算机之父’,然而我确信他本人从来不会促成这个错误.或许,他可以被恰当地称为助产士.但是他曾向我,并且我肯定他也曾向别人坚决强调:如果不考虑巴贝奇、阿达和其他人早先提出的有关概念,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属于图灵.按照我的看法,冯·诺依曼的基本作用是使世界认识了由图林引入的基本概念.”正是冯·诺依曼本人,亲手把“计算机之父”的桂冠转戴在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Alan M. Turing ,1912-1954)头上.但是,真正的“计算机之父”既不是冯·诺依曼,也不是阿兰·图灵.

在1973年以前,大多数美国计算机界人士认为,电子计算机发明人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气工程学院的莫奇利(J. Mauchiy)和埃科特(P.Eckert),因为他们是第一台具有很大实用价值的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的研制者.

现在国际计算机界公认的事实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真正的发明人是美国的约翰·文森特·阿塔那索夫(John V. Atanasoff ,1903-1995).他在国际计算机界被称为“电子计算机之父”.遗憾的是,中国计算机界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个事实.

关于电子计算机的真正发明人是谁,美国的有关人阿塔那索夫、莫奇利和埃科特曾经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法院开庭审讯135次.最后由美国的一个地方法院作出判决.1973年10月19日,法院当众宣布判决书:“莫奇利和埃科特没有发明第一台计算机,只是利用了阿塔那索夫发明中的构思.”理由是阿塔那索夫早在1941年,就把他对电子计算机的思想告诉过ENIAC的发明人莫奇利.

阿塔那索夫(J. Atanasoft)是爱阿华大学物理学教授.阿塔那索夫是在他的研究生克利福特·贝瑞(Clifford E. Berry ,1818-1963)的帮助下发明电子计算机的.




未来我不懂86455407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