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三棱军刺”真的是被联合国禁止使用的吗?

铜仁那些事


不是,真正原因是实用意义不大,功能单一。

三棱军刺,顾名思义,是一款以“刺”为主要目的的军用枪刺,特点是刺入人体后,不易被收缩的肌肉吸住,缺点是功能单一。

现在的刺刀为匕首状,除了可以当刺刀外,还可以砍、劈、切等,即能用来杀敌,也能用来野外生存,而三棱军刺就不具备这个特点。如果还装备军刺,那么必然还要再随身携带一把匕首用来生存,而现代战场拼刺刀的概率已经十分低了,且三棱军刺不易被肌肉吸住的特点现代刺刀已经可以实现,所以三棱军刺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


胖胖的小豌豆



56式三棱军刺,中国造。此刀用合金钢锻压打造而成,钢材的硬度在60HRC以上。刀身呈棱型,三面血槽。整刀经过热处理,硬度极高,可穿透普通的防刺服。刀身热处理时加有毒素,一旦刺破人体皮肤则伤口很难愈合。刀身带有枪环和底座,可上于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1、56-2全自动步枪上。刀身经过去光处理,刀呈灰白色,不反光,可以轻易的刺穿2个成年人的胸膛。国际认证为最毒刺刀,已禁用,只用作礼仪表演。


56式军刺本来是战后清理战场、用来处死未死敌军和清理战俘的,《日内瓦公约》禁止屠杀战俘,所以“战俘刀”也就不用作清理战俘了。它的设计是以刺和放血为主,劈、挑、削的功能较弱。刺入人体以后,通过血槽迅速将空气引入,空气在体内形成大量泡沫,阻塞住血管,只需刺入人体任何部位8cm左右就可使敌手即刻毙命。而且在消除负压的体腔内将刺拔出,毫不费力。这是异常实用的杀人利器,磷化处理表面惨白的光代替了烤蓝。冶炼时出于金属性质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元素(完整的成品军刺是无毒的)。在战场上表面的磷涂层磨损后暴露出含有砷的钢体,即使只擦伤敌人的皮肤也很难愈合,至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江湖上会流传出种种“军刺浸泡过毒素”的传说。


56式军刺的刀口事实上没有专门的喂毒。它直接安装在枪上,可以折叠收起来,一般不拆下来使用。它没有扁平的刀身,只有三棱的刃口,只能刺不能砍,因此被称为“刺”而不是“刀”。


关于三棱刺,伤口是可以缝合的,三棱刺的优点在于不吸肉和易于导入空气。我军列装的56式三棱刺刀平时是不开刃的,只有临战上前线时才开,当年老山前线的解放军指战员、藏南的钢铁英雄们,用的就是这把利刃。


鉴史明镜


首先这种枪刺.在火药枪时代就开始使用了,说三角刺刀威力巨大;也许比一般的刺刀是厉害点!但再厉害有子弹厉害??子弹都不禁止.禁止一刺刀?可能吗!

没有的事!三棱军刺只是锥形刺刀的一种!中国56半。56冲和63式步枪用的就是这个。至今仍活跃在亚非拉的一些战场上;棱刺有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但功能单一!与步枪分离后基本没有独立的使用价值。因此在新式枪械上已经见不到踪影了。

军用刺刀根据刀身和截面形状可以分为锥形刺刀和刀/剑形刺刀两大类,锥形刺刀的截面多数设计成三角形和十字形,其中三角形截面的称为“三棱刺刀”。十字形的称为“四棱刺刀”!一般都带有比较明显的棱角突起.所以叫做“棱刺”,相邻两个棱角之间有的是凹面。有的是平面,凹面设计主要是为了节省材料和增加强度,也可作为血槽.

棱刺的边角一般都是钝的;头部也不是十分尖锐;一般都做成类似扁口螺丝刀的形状或者直接磨成圆形;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误伤使用者!同样的道理,军刺也不会淬毒;其表面不反光的暗白色是镀铬所致;镀铬是为了提升硬度.耐磨性和防锈效果;也是枪炮加工中常见的工艺;

现代军用刺刀的趋势是多功能化.曾经的棱刺大国苏联成为先行者;1959年.AKM配用的新型“多功能刺刀”正式亮相。这种刺刀在短剑式刺刀的基础上增加了剪铁丝网和锯割物体的功能.变成了士兵手中的多功能工具;此设计思路迅速被世界各国接受!随后诞生了一大批新型多功能军用刺刀,例如美国的M9刺刀和中国的95式刺刀,

56式三棱军刺。中国造;此刀用合金钢锻压打造而成!钢材的硬度在60HRC以上;刀身呈棱型!三面血槽,整刀经过热处理;硬度极高,可穿透普通的防刺服!刀身热处理时加有毒素!一旦刺破人体皮肤则伤口很难愈合!刀身带有枪环和底座.可上于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1!56-2全自动步枪上。刀身经过去光处理!刀呈灰白色。不反光;可以轻易的刺穿2个成年人的胸膛。

56式军刺的刀口事实上没有专门的喂毒.它直接安装在枪上.可以折叠收起来.一般不拆下来使用。它没有扁平的刀身;只有三棱的刃口!只能刺不能砍;因此被称为“刺”而不是“刀”。

在战斗使用方便快捷。“三棱军刺”血槽除了放血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进行下一动作,刺进入人体后血液会随血槽迅速排出,肌肉收缩时因无法贴紧刺刀面而不会“吸”住刺刀!可以快速从人体拔出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如果没有血槽.因为血压和肌肉剧烈收缩!刺会被裹在人体内,这样的话拔出刺就会很困难。影响士兵的进一步的动作.争取时间在战场上就意味赢得生命,

单就杀伤力来说.三棱刺的优势在于长度;一般在50厘米!而剑形刺如美军M9多功能刺刀.长度仅为30厘米;对于近距离肉搏战来说。侧重刺杀的三棱刺在稍远距离上会占据一定优势,

由于没有侧面开刃。三棱刺只能用于刺杀;无法进行劈砍等战术动作!在一米以内的贴身战中.未必占上风.因为三棱刺在捅出之后!只能收回来再行刺出;而剑形刺在捅出之后还可以顺势下划或上挑。

因此在实际拼杀中,如果无法利用长度优势一击命中.剑形刺就会占据上风;

随着自动火力的发展;面对面拼刺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专为刺杀而设计的三棱刺面临淘汰;多功能使用是现代刺刀发展的基本理念,既能拼刺又能劈砍。平时用作格斗匕首,关键时刻用来剪铁丝网.充当螺丝刀等功能.

1、禁止使用极度残酷的武器,一般是指在给战斗人员造成极度痛苦后使之死亡的武器。例如达姆弹。以及能使人致残或陷入长期痛苦的常规武器等;

2、禁止使用,存储;获取和转让杀伤人员的地雷!但并没有明确禁止设计成在车辆出现!接近或者接触时爆炸的地雷。也未禁止可遥控爆炸的地雷.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发现;当前国际法明确禁用的武器只有极度残酷的武器,毒气!生化武器以及专门杀伤人员的地雷,而三棱军刺显然并不在此列.

我国的56式三棱刺刀;是我国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制造的一款用于作战后清理战场的刺刀,可以在战场上处理装死的敌人.在所有的刺刀中。56式军刺造成的伤口是最难愈合的!这把军刺使用合金钢锻压打造而成!硬度在60HRC以上,可穿透普通的防刺服,刀身呈棱型!三面有制作血槽!经过热处理。刀身热处理时加有砷(完整的军刺成品是无毒的)。以达到防锈及延长刀体寿命的目的,

磷化处理表面惨白的光代替了烤蓝!在战场上表面的磷涂层磨损后暴露出含有砷的钢体;即使只擦伤敌人的皮肤也很难愈合,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江湖上会流传出种种“军刺浸泡过毒素”的传说。

三棱军刺曾经是我军非常喜欢使用的一款武器,那为什么我军现在不装备了呢?因为只要被这款军刺刺中之后.伤口就会因为进入空气形成血沫。据说只要被刺入8cm就一定会死亡,我军是一个人道主义部队,所以就主动淘汰了这款武器。

这款军刺虽然中国解放军不使用了,但是至今依然活跃在非洲战场上。因为他生产非常简单。而且成本也很低廉;很适合那些没钱的小国家使用!

我当兵时候在新兵连用过56冲锋.下连用81和95,说说我自己的感受。仅代表个人见解;不喜勿喷.三棱刺刀确实很有名;很厉害!但是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邪乎;先说造型!圆锥型是考虑到实际应用中56最适合的格斗动作-徒步刺.说白了就是只能当茅用;用过的人都知道56是攥不住的!不适合劈砍的大动作。后来81改进了不少;三边空槽设计减轻重量还能保持韧度!附带放血属性!所以很多人称之为血槽;为什么不设计成两槽或者空心,你看看81刺刀就明白了.放血伤害程度取决于扎在哪;用个小刀片割腕也能血流成河!你用刺刀扎在屁股上也就那么点儿事.传言说三棱伤口无法缝合,也是有点夸张,确实比一般刀伤难缝合!但你再难缝合有手雷炸的开放伤难缝合吗?刺刀带毒这事也有点忽悠人.刺刀保养的时候会涂抹专用的枪械保养剂.成分跟汽车用的润滑剂防锈油差不多,你想想给你身上扎个眼再抹点自行车链条上的黄油。能不感染吗!三棱刺其实就是一个大锥子!特定的时期造就了他的名气。如果真的是两个人互殴,我宁愿选择剁肉的菜刀。


士兵FF


著名的谣言之一,传说中的三叉伤口无法缝合、材料喂毒等等,简直就是把三棱军刺吹上了天。

实际上,棱形结构的军刺很早就有,现在还在不少国家里继续使用,从来也没有“联合国禁用”的说法。之所以三棱军刺在上世纪后半段被大量使用,主要是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对工业基础的要求不高罢了。

谣言里那些说法是否都是真的呢?

先说所谓的“伤口无法缝合”,其实Y形伤口的缝合对医生来说并不是难事,只是在野战环境下,这种类型的伤口确实不太好做紧急处理罢了,战场上比这个更麻烦的伤口也多的是。

再说所谓的“专门用来引起空气栓塞的血槽”,其实血槽的主要作用就是避免军刺刺入后被人体组织紧密贴合导致无法拔出,并不是特地设计用来引起空气栓塞

而至于“材料喂毒”,很多时候是因为战场环境下各种泥土和血污沾染,刺入人体后及时不毙命,也很容易导致感染。

实际上,三棱军刺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秘和可怕,其之所以被刺刀替代,主要还是因为用途单一,除了捅刺外没有其他用途罢了。相比能砍能削还能当剪子用的刺刀,其被淘汰也是在情理之中。


深蓝防务


“三棱军刺”也就是56冲和63步上使用的刺刀,即刀身呈棱型,有三面樋的军刺。“三棱军刺”不是我国首创的,早在排枪时代,老式的燧发枪上就已经出现三棱形状的刺刀,且其也不是联合国禁止使用的,而是因其他原因退出军械舞台。



伤口不好缝合

大数人认为“三棱军刺”血槽深,刺出来的伤口是三角形,可以加快放血速度,并且不易缝合。本人相信多数人的这种想法源自于电影《中南海保镖》的台词。可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三棱军刺”刺出来的是方形窟窿,而绝不会是电影中那么明显三棱形,形成的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在最初处置过程中也许会较难,可在野战医院的军医眼里,缝合起来并不是很难。




涂有剧毒

此种传言应出自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交战中我军士兵为了保养军刺,会涂上可能含有重金属的枪油,且因是在丛林中作战“三棱军刺”表面的磷涂层易磨损后暴露出含有砷的钢体,加上沾满了泥土和细菌,在战地的潮湿闷热环境下,被刺中的越南士兵伤口往往容易不愈合感染溃烂,再加上越南的医疗水平很差,所以受伤的士兵死亡率很高,于是出现军刺有剧毒的传言。



“三棱军刺”优点

在战斗使用方便快捷,“三棱军刺”血槽除了放血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进行下一动作,刺进入人体后血液会随血槽迅速排出,肌肉收缩时因无法贴紧刺刀面而不会“吸”住刺刀,可以快速从人体拔出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如果没有血槽,因为血压和肌肉剧烈收缩,刺会被裹在人体内,这样的话拔出刺就会很困难,影响士兵的进一步的动作,争取时间在战场上就意味赢得生命。



“三棱军刺”缺点

“三棱军刺”使用功能过于功能单一,缺乏现代刺刀普遍具有的砍、锯、剪等功能。而适合现代战争需求的刺刀,不但要考虑具有的刺刀基本使用功能,还应当考虑格斗及野外生存的需求,因此“三棱军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战争需求,才改成了81式刺刀,现我军配备的是95式多用途刺刀。


“三棱军刺”虽已成为过去式,但其造型用操作便捷性,仍受到广大军迷们的喜爱。



孤灯伴闲客


并没有被禁用,之所以被舍弃,更多的是因为功能单一,已经不适应现代作战需要了。

图:三棱军刺

联合国禁用武器主要是现代战争法规定的关于战争和武装冲突中禁止使用的过分伤害力和滥杀滥伤作用的武器。比如,集束炸弹,白磷弹,毒气弹,高爆散弹,达姆弹等。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禁止使用极度残酷的武器。一般是指在给战斗人员造成极度痛苦后使之死亡的武器,例如达姆弹,以及能使人致残或陷入长期痛苦的常规武器等。

图:达姆弹

2、禁止使用有毒的化学和生物武器。包括毒气弹和常见的化学武器,这类的禁用已经明确规定在一系列国际公约中。

图:毒气弹

3、禁止使用,存储,获取和转让杀伤人员的地雷。但并没有明确禁止设计成在车辆出现,接近或者接触时爆炸的地雷,也未禁止可遥控爆炸的地雷。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发现,当前国际法明确禁用的武器只有极度残酷的武器,毒气,生化武器以及专门杀伤人员的地雷。而三棱军刺显然并不在此列。



图:白磷弹

值得注意的是,核武器并没有被国际法明确禁止禁止,目前国际法还未对核武器做出明确规定。联合国曾想通过全球禁止核武器条约,但五大国都没参加。目前,联合国只通过了禁止核扩散条约。

【你觉得为什么大国不愿意签订禁止核武器条约?欢迎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兵者诡道也


事实是:三棱军刺并没有被联合国禁用,而是因为功能单一、不符合战争需要而被淘汰了。

联合国还没有无聊到专门为了一把冷兵器而出台禁用条例。所有禁用武器条例中,最细微的也是诱饵雷、达姆弹之类。由于军刺超低的使用频率,还不至于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危害。因此联合国也没有理由禁止使用。

单就杀伤力来说,三棱刺的优势在于长度,一般在50厘米。而剑形刺如美军M9多功能刺刀,长度仅为30厘米。对于近距离肉搏战来说,侧重刺杀的三棱刺在稍远距离上会占据一定优势。

由于没有侧面开刃,三棱刺只能用于刺杀,无法进行劈砍等战术动作,在一米以内的贴身战中,未必占上风。因为三棱刺在捅出之后,只能收回来再行刺出;而剑形刺在捅出之后还可以顺势下划或上挑。

因此在实际拼杀中,如果无法利用长度优势一击命中,剑形刺就会占据上风。

随着自动火力的发展,面对面拼刺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专为刺杀而设计的三棱刺面临淘汰。多功能使用是现代刺刀发展的基本理念,既能拼刺又能劈砍,平时用作格斗匕首,关键时刻用来剪铁丝网、充当螺丝刀等功能。

因此三棱刺被淘汰也就不难理解了。至于伤口无法缝合、三棱刺有剧毒等说法也都是谣言,大家理性看待。

完成了历史使命,光荣退役是这把传奇刺刀的最好归宿!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


武器装备秀


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所使用的附属装备刺刀(56式军刺)什么时候被联合国禁止使用了?“联合国军控司”的这些官员没事儿干了?各种各样的重武器、轻武器泛滥不管和一个老旧步枪的附属装备较什么劲儿?所谓“联合国禁止使用56军刺”这个文件到现在也没出现过!而这个“梗”的杜撰者群到现在也没有人来拿出真凭实据。

56式刺刀的生产年代非常久远,建国都未到10年,当时我军的步兵作战思想当中还有“刺刀见红”这么一说,就是在于敌贴近混战的过程中没法射击(有可能伤到自己人)几步之遥的距离刺刀是非常管用的!并且我军步兵在长期的战争当中也总结出来一套“拼刺刀”的战法,还应用到了现在:射击、投弹、拼刺、200米战斗动作越障、土工作业,仍然步兵的五大基本训练科目!在当时的条件下我军虽然在建国后步兵装备有所提高,但是传统不能丢,也就在第一代国产制式56式枪族中专门的研制了“三棱军刺”!以利于与敌最后格斗当中使用。


现在对于
“三棱军刺”的各种传说与恐怖最直观的认识就是:李连杰主演的香港动作片《中*南*海保镖》,里面的皱兆龙扮演的反派去医院停尸房夺尸的过程中使用了所谓“三棱军刺”杀人的那一段……可惜香港导演是“军盲”!邹兆龙拿的是苏制“莫辛纳甘步枪”的刺刀,而非56式军刺!

由于电影的传播和影响力的作用,关于被56式军刺刺中之后伤口不能缝合……不论扎到任何人体部位,伤者不到20分钟(或者其他短时间内)就会流血过多而死亡的消息不胫而走……如果说56式军刺攮到了人体内脏器官抢救不及时死亡是肯定的,但是其他型号的刺刀也能做到,问题是刺中其他位置还不能缝合这个事情显然是在极大的贬低“战地外伤救护学”!这也太小看军医了吧?连子弹穿过头颅都人都能就回来,一个刺刀捅的外伤算个什么?


图片上就是所谓的“56

式军刺Y字型伤口”的缝合术,任何一个医学院外科系毕业的大学生都能完成,否则根本毕不了业!

现代战地外科医学需要应对是:枪伤和弹片的伤害,特别是弹片,黄豆粒大小的东西边界周围像刀片那样的锐利,在炸药能量释放下很轻易的就会进入到人体内部,其切割肌肉、软组织、骨骼的能力根本不是刺刀可以比拟的!从外伤的进口一直到内部形成一条很长的内伤口,对于这条内伤口的处理,甚至伤及的内脏的处理才是“战地外科”头疼的事情!与这样棘手的外伤相比较,刺刀的伤害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对于56式军刺的另外一个“恐惧”就是说它在热处理过程中使用了“砷”,砷是什么东西?就是民间所说的“砒霜”!而这个砷的事情又被演义成:被56式刺刀刺中了之后马上会中毒,见血封喉……云云。

实际上56式军刺在热处理过程使用“砷液”不假,其目的是使刺刀表面渗碳和渗氮,56式军刺所用的刀具用钢材叫做:9cr18mov(9铬18钼钒),这种钢在热处理过程需要渗碳渗氮处理来提高钢材的表面硬度,这样处理完的钢材表面很硬,比如56式军刺的表面硬度达到了“洛氏硬度”58~60(家里的一般菜刀为52~54左右)只有硬穿透力才强!但是刺刀的内部钢材却相对的柔韧一些,只有这样刺刀才不容易折断……其实不但是刺刀,很多机械零件比如“齿轮”也用砷液进行渗碳热处理,甚至采用毒性更大的“氰盐”!这些热处理辅助材料在热处理高温的作用下其化学分子结构已经改变了,毒性也会消失掉……要是仍然带有毒性,那不是坑人吗?刺刀在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磕碰,要是伤及到自己的战士怎么办?或者给汽车变数箱里面安装齿轮中毒了……用脑子想想根本就行不通!


通过上面对这两个所谓56式军刺所带来“巨大伤害”谣传的纠正,就会清楚的知道谣言是不可信的!有些谣言带有极大污蔑性!其目的和用心是险恶的!而要想不被谣言所惑,众唯有加强自己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谣言止于智者就是这个道理!
美军现役M16步枪所使用的M9多功能刺刀,从外形来看,其伤害性要大于56式军刺,锋利的刀锋切割性能非常好,并且一侧带有锉刀和锯齿,如果这把刺刀扎进人体只需轻轻一搅就会让五脏六腑“翻一个个儿”!如果要是禁止使用M9军刺首当其冲!


皇家橡树1972


哪有的事啊,这完全是中国军迷自我感觉良好的一个佐证。

先普及一个小知识:

国际公约中最和题主所描述接近的是《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克认为具有过分伤害力或滥杀滥伤作用的常规武器公约》。并且这个公约并不是由联合国撰写的,而是国际红十字会撰写的。当初只是放在联合国一年,所有缔约国凭自己的意愿进行签字。

再普及一个冷知识——这份“公约”我国在1980年签署成为缔约国。但是在中国的签署声明中就直接给国际红十字会的脸打肿了。

……三、 但是,应该指出 : 公约没有规定对违约行为进行监督和核查,这影响了公约的约束力 ;有关《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水雷)饵雷或其他装置的议定书》并未体现既能严格限制侵略国在他国领土上使用此类武器,同时又充分保障被侵略国采取必要的自卫手段的权利 ;《禁止或限制使用燃烧武器议定书》没有提到对战斗人员限制使用。 此外 , 公约及议定书的中文本的文字不够精确和通顺。对 这些不合之处,中国政府希望在适当的时候能予改进。……

妥妥的打脸有木有?当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有些时日,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教训了南方的小兄弟,说话时相当的有底气……

好了,说回三棱军刺吧。

在共和国建立之初,的确是装备了几个型号的三棱军刺。

主要是56式三棱军刺和63式三棱刺刀。当初装备这种刺刀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钢去做普通式样的剑式刺刀。于是就用了最简单的机加工方式生产了这一型号的三棱军刺。

实际上在早期一把剑式军刺的成本是可以造七把56式三棱军刺的。中国当年太穷没这么多钱。于是

剑型军刺就都放在了礼宾枪上面了。

至于后面又有一型的63式三棱军刺,则使用了更简单的加工方式,成本更低。

为什么?1962年刚刚结束三年自然灾害,国力比56年更加极弱。所以大批量装备的武器也就随行就简了。

说下三棱军刺的三个棱,这种设计其实并不是为了增加杀伤力,而是为了加强军刺的强度,三个棱的伤口其实比单一的伤口也并不难缝合。

可以直接象做包子一样先在中央揪起来然后就可以妥妥的逢好了。

至于刀身带毒更不是能增加杀伤力的要素,这里大家要记得战场上的武器并不是为了杀人而设计的,为的是让对方失去作战能力(当然其中包括杀人)。

后来咱们国力上来了,就完全用军用多用途匕首取代了只能刺杀的三棱军刺,也就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了。

所以说目前还有谁在吹嘘三棱军刺呢?军品贩子啊,要不然成本几十块钱的一根三棱刀怎么能炒到几百块甚至上千块呢?


军武数据库


联合国以公约形式禁止使用的常规武器是不包括冷兵器的,从三棱军刺到工兵铲,都不禁止。

1980年开放签署的《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认为具有过分伤害力或滥杀滥伤作用的常规武器公约》 是目前为止最重要的限制常规武器框架公约,第一到第四议定书主要针对无法探测的碎片,地雷及饵雷、燃烧武器、激光致盲武器这几类武器,以及针对战争遗留爆炸物清除的第五议定书。

《常规武器公约》体现了人类限制过分残忍的武器的良好意愿,但真正推动某些武器从战场上消失的其实是技术进步,简单滴说,某种武器被禁止,可能是因为人们觉得这种武器过于残忍。但这种武器真正从战场上消失,却会是因为被性能更加优越的武器取代。比如被禁止的达姆弹已经被几乎所有军队淘汰,但那是因为高速小口径枪弹可以起到同样的杀伤效果,达姆弹已经没有必要继续装备了。

三棱军刺也是一样,现代军队不再使用这种刺刀,是因为现代战争战场上拚刺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现代步枪并不适合拚刺,刺刀的功能也被多功能匕首取代了。 如果三棱军刺依然是现代武装部队的标配,一份国际公约是没办法将它逐出战场的。想想白磷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