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在晴朗的早晨,哈佛大學一年一度的畢業典禮拉開了序幕,很開心自己作為家長能夠親歷 2018 年的畢業禮。前一天孔博士和袁博帶著小淇淇已經把房間收拾得美美的,等我來參加畢業典禮,那份用心讓我感動不已。一大早和雪芹、隆川父母、小姨、宇熙在設計研究生院門口集合,這也剛好是畢業生隊伍前往主會場的大路旁,看著一個一個學院前往主會場的集結,每個隊伍最前面是樂隊在奏樂引導,三名樂手身著黑衣黑帽、紅黑蘇格蘭方格短裙和長襪,兩個人吹響風笛,悠揚響亮,一個人敲擊小鼓,節拍鏗鏘,踏著鼓點邊走邊演奏。在樂隊後面,成群的學生們帶著歡喜與興奮,在陽光的襯托下,走向那神聖的殿堂,走完這一段最美的時光。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家長們和觀禮的人們則從另外的入口處進入,人們經過安全檢查,進入到懷德納圖書館(Widener Library)所在的哈佛園,這是校園的最核心地帶,在這裡的「三百週年」露天劇場(Tercentenary Theatre),第 367 屆畢業典禮即將舉行。畢業生的黑色禮服、紅色禮服,教授們和往屆校友的各款各色節日服裝,懸掛在大樹上飄揚的各色旗幟,世界各地湧來的家長們絢麗的服飾,匯成了流動的彩虹,與碧藍的天空、白雲以及飄揚的音樂交織在空中,讓人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覺。這是學生的盛典,家長的盛事,學校的盛會,小鎮的節日,查爾斯河兩岸,也因此塗上厚重的光彩,讓這個城市在這一天顯得格外的隆重。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我們進入會場的時候,已經坐滿了觀禮的人群,好在有宇熙幫助,加上雪芹的努力,我們才在懷德納圖書館的臺階上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坐下,懷德納圖書館正面高聳的巨大門柱上,懸掛著三面巨幅紅色哈佛校旗,這可是整個哈佛校園裡最大的旗幟!舉目望去,全是人的海洋,畢業生們歡快地集結入場,並在會場中間圍成一條通道,這條由畢業生圍成的長長的通向主席臺的通道,也是夾道迎接教授們和嘉賓們最好的禮遇,當學生樂隊響起歡快的鼓點和樂曲時,歡呼聲響起,福斯特校長帶著嘉賓和教授們走入會場,接受學生們的注目與致敬。遠遠看著他們交互擊掌、擁抱和歡慶的樣子,身為一個老師,感同身受,這是最幸福的時刻,而在這塊「天之驕子」聚集的土地上,幸福一季又一季地傳遞著。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畢業典禮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進行著,這一屆畢業典禮中,王家衛獲頒了文學榮譽博士學位,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此榮譽的亞洲導演,他依然帶著墨鏡,酷酷的樣子。畢業典禮演講嘉賓是約翰·劉易斯,他曾與馬丁·路德·金並肩為民權而戰。國強、玉巖和張晟也分別從新加坡、紐約趕來傾聽,有親朋好友相聚在這個畢業禮上,喜悅與幸福更加滿溢。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畢業典禮上酷酷的王家衛博士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學院(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的畢業典禮在接近中午的時候舉行,學院早早準備好在學院後院草坪上的觀禮座位,學院的院長和教授們依照傳統,在舞臺上列隊,迎候每一個登臺的畢業生。畢業生們坐在主席臺上,而教授們和家長們則坐在臺下。每一個畢業學生名字響起的時候,都會聽到家長和親友們的尖叫聲和歡呼聲,一位親友大聲說:「這是我妹妹」的時候,人們會心大笑,人們用各種語言,大聲喊著自己孩子的名字,聲音中透出的驕傲與幸福,共鳴著整個空間。女兒有兩次接受學位的機會,因為她同時獲得兩個專業的碩士學位,雪芹、國強比我還緊張,生怕漏了女兒的每一個出場鏡頭,握手、頒證、擁抱、拍照……在這短短几步的萬眾矚目的行程裡,透著長長的努力、久久的付出和滿滿的收穫。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畢業典禮結束後,學院為家長們準備了午餐,而孩子們依然在興奮地照相和交談,就連帶去的哈佛小熊,似乎也有了幸福的笑容,跟隨著孩子們一起歡呼雀躍。而我則站在稍微遠一點的地方看著孩子們的青春與幸福的笑臉,感受著一個家長自己的青春與幸福。

我是一個每年都參加畢業典禮的人,畢業季也是我最喜歡的季節之一,但是作為家長參加畢業典禮的感受卻完全不同,我很感恩,女兒用她的努力和付出,給了我這一個人生中盛大的節日,我甚至不知道說什麼,而只是默默地看著女兒,只是在心裡很感恩我有菲菲做女兒,讓我可以幸福自己的生命,去體味美好與盛大。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我甚至不知道該給一個什麼樣的禮物送給孩子,設計研究生院為畢業生做了作品展覽,還為每一位畢業生的作品做了卡片,我提前一天到學院看孩子們的畢業作品,站在那裡仔細瀏覽,感概萬千,在那個瞬間,聯想到了哈佛大學的校徽,在校徽上有拉丁文「Ve-ri-tas」(真理),分佈在三本書上,兩本書是向上翻開的,一本書是向下扣著的,寓意著理性與啟示,意味著知識與敬畏;聯想到了由這裡而培養的貝聿銘先生以及他所設計的影響世人的作品;聯想到了女兒入學時,刻寫在設計研究生院正門的那句話「This is no small project. That's why we're doing it」理性與啟示,知識與敬畏,珍惜每一個所做的事情,這也是尋求人生真諦所要遵循的,迴歸到生活與生命之中,感受其內在的秉性促使我寫下這篇日記,也許只有把我在畢業典禮前一天寫下的這篇日記作為禮物,送給她吧。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學院給孩子們舉辦的作品展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

站在大樓前,

我只想知道,

你渴望什麼,

當你離開這裡,

走向大千世界;

你是否有勇氣追逐

那蘊藏心中的夢想。

望著飄揚的旗幟,

每個人都充滿喜悅。

我只想知道,

當你接受祝福,

帶著期待,

你是否知道,

一生的學習

從這一刻才真正開始。

鮮花與穗帶,

嵌著過去的榮耀。

我只想知道,

當你把學帽

拋向天空的時候,

你是否願意,

為了夢想、愛

以及生命的奇遇,

邁出每一步,

哪怕前途未知。

查爾斯河上的船槳,

曾紅腫了你的臂。

我只想知道,

號聲響起,

專注的呼吸,

完全的無我,

在平淡而枯燥的日後,

會否

保留在你的真誠裡,

哪怕沒有號子,

沒有船槳,

你依然會

專注呼吸、無我沉靜,

忍受腫痛、視為自然,

併為完成而歡呼。

圖書館的燈,

依然是明亮到凌晨。

我只想知道,

當太陽與燈光輝映的時候,

到底是什麼,

支撐著你,

活在每一個當下,

在任意的空間,

保有求知的秉性與習慣。

一如你告之我的

圖書館是閱讀之地,

而非藏書之所。

當一切都在寶典中,

你已擁有了

真正對話的空間,

在自心。

一枚印章,

成為恆久的陪伴。

我只想知道,

三本翻開的書,

是否也掀開了

那關於理性與啟示的智慧;

當你感到困頓、迷惑,

甚至失望,

這智慧之光

總會升起,

縈繞在你

每一個平常之日,

度你穿過阻礙,

讓一切安然。

——為女兒畢業而記,初夏于波士頓·2018.05.24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陳春花:一生的學習,從這一刻開始(為女兒畢業而記於哈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