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985 211的大学生在社会上过得怎么样了?

王瑜瑜


就拿互联网领域的大佬们来分析吧,先来看看各位互联网大佬究竟是什么学历和背景。

1、 马化腾: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获得深大理科学士学位。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是一枚不折不扣的资深程序员。

2、 张小龙: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曾开发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Foxmail,加盟腾讯公司后开发腾讯微信,被誉为“微信之父”。

3、 李彦宏: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之后在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以及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公司资深工程师。

4、 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之后进入金山公司,也是从事开发工作,曾出任金山公司北京开发部经理的职务。

5、 周鸿祎: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后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学读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研究生,毕业就职于方正集团。

6、 刘强东:虽然这位大佬大学读的是人民大学的社会学习,但是大二的时候就迷上了电脑编程,为了学习编程,经常是在机房熬通宵。学会编程之后他给老家的政府部门编了一套电力管理系统,给沈阳的快餐店编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所以技术能力和专业开发人员不相上下。

7、 张朝阳: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于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199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

8、 王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毕业、美国特拉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硕士。后来在读博士期间,中断了学业,回国创业。

9、 张一鸣:毕业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曾参与创建酷讯、九九房等多家互联网公司。

肯定不少人又会抬杠,说北大清华出来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小学文化也有当大老板的。确实,这都是存在的事实。

不是所有名牌大学毕业的最够都能成功走上人生巅峰,但是我们就从大数据来说,985和211大学等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至少在学历这个筛选维度上,是比专科或者其他二三类学学校的生源来说,具有部分优势的。

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没有工作经验和项目成就等作为加分筹码,招聘公司的HR在筛选候选人简历的时候,优先考虑的就是毕业院校,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举一些极端的例子,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这并不是否认非重点大学毕业的就过得不好。

这里只是讨论学历在找工作时作为敲门砖的作用。人生成功的途径有很多种,幸福也有很多种定义。无论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只要能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创造价值和快乐,本质都是一样的。学历和学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独角兽工场


笔者是某211高校本科毕业生,毕业10年。以我们班作样本,试图解答。


专业是机电类。本科毕业接近40%的同学就读研究生;最后1人读完博士。

班级38人,所有人毕业参加工作后的今天,情况大致如下(可能略有出入):

  • 政府部门:0人 (推导:工科毕业生对从政没兴趣)

  • 工厂工程师:25人(其中包括华为、东风汽车、上汽等知名企业中层管理,5人,年薪约20-30万;其余企业的20人,年薪15-20万)


  • 科研:2人(其一是国家级人员,限制出国)。年薪约15万。

  • 高校任职:1人(博士毕业,人帅;迎娶白富美,直接逆袭人生)。年薪难以估计。

  • 转型游戏编程:1人(腾讯任职)。年薪40-50万。

  • 创业:3(其中一个较为成功,打算落成新的产业园;其余两个,个人收入约50万,较为普通)

  • 继承祖业做医生:1人。

  • 书画老师:1人。年薪12-15万。


也就是说,

  • 超过65%的同学会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追求稳定。毕业10年基本进入中层管理阶层。

  • 8%的同学选择创业,通过努力有机会获得比工薪阶层稍高的收入。

  • 少数人选择转型,但是收入也能在10万年薪起。


而这个群体,超过80%的家庭是农村,有超过40%是属于当时的“贫困生”。

由此可见,教育仍是80后从贫困阶层往上迈进一步的良好通道。

10年前,就业选择的机会相对现在的90后少很多。当时就是:

  • 去企业

  • 考公务员

  • 考研


而毕业生选择创业的寥寥无几;上文提及的3个创业者,有2个也是在工作多年后开始创业。

80后211高校毕业生仍是思虑较多、比较保守的一个群体。稳定的生活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

目前社会充满各种机会,选择无限,是否上大学只是选择的路不一样,并不能左右未来是否成功。以上数据是样本调研,仅供大家参考。


千剑看商业


前段时间看到一张图,文章的标题就是“一张图告诉你考一个好大学有多重要?”

这些都是互联网和IT行业大佬,有腾讯马化腾、京东刘强东、小米雷军、滴滴程维、今日头条张一鸣、美团王兴等等。

那么这些人都是毕业于什么样的大学呢?下图揭晓:

嗯,基本都是985、211,因为互联网毕竟是属于知识型行业,要玩得转本身多半还是属于高学历人才、好学校毕业的学生。

除了,这些创业成功的外,也有些给大公司打工的,见下图:

有调查表面:48%的上市公司高管出身于985高校。

所以,千万别说读大学没用,好学校不重要了,真的还是蛮重要的。

如果你说以上都是属于混的好的,那我们来看普遍的大多数吧。

下图是2016届清华大学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单位和去向:

基本上也都是在一流民营企业和国企、央企。

下图则是北大的:

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所以,总的来说,985、211院校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普遍确实还是相对不错的,多半属于中上的位置吧,当然,成为CEO或者创始人的,肯定还是少数的。

另外,毕业院校更多的其实是初次就业的门槛,到后来,混得究竟如何,其实更多地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家庭关系和背景以及机遇和运气了。

总的来说,都是过着白领生活吧,大家都是普通人嘛,不过可能收入稍微高一点,工作相对体面一点,大富大贵离普通人还是太遥远,不管你是什么学校。


冯起升


曾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笑话,称某某不抽烟不喝酒活了60多岁,某某只抽烟不喝酒活了70多岁,某某只喝酒不抽烟活了80多岁,张学良既抽烟又喝酒外加吸毒,活了一百多岁。

谁都知道抽烟喝酒吸毒对长寿无益,张学良只是个体差异,个案代表不了统计规律。

985和211毕业的人生活得怎么样?从个体而言当然有好有差,但从统计角度而言,他们当然过得比一般人要好,而且还要好很多。

985和211毕业生在全社会群体中占的份额很少,但把控互联网业的几乎都是这类人,在其他挣钱多的行当里,985和211毕业生的优势同样非常明显。



无论是名校毕业的白领,还是没有上过大学的打工仔,人格都是平等的,但他们生活的小圈子非常不同,形成了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是存在的族群效应,从而产生了价值悬殊的社会机会。

从小学到博士,各级同学聚会我都会参加。不论学识不论贵贱,同学之间只论感情,餐桌上大家都抢话,总是很热闹。

但事后回想起来,小学初中和博士硕士两类同学聚会讨论的话题非常不同。

小学初中同学讨论的话题两极分化,小到本地哪条街上的酱菜很好,花生豆给的特别多,大到特朗普为啥瞎折腾,什么时候打台湾了。要么鸡毛蒜皮,要么不着边际。

这没有讽刺贬低的意思,席间闲聊本来就是道佐酒小菜,你一说他一听大家一乐就完了,我其实挺享受这个过程的。

硕博同学聚会讨论的话题多是本行业内的最新进展,每个人都先说说最近忙了些什么,有什么心得和新机会,经常会碰出火花,并找到新机会。

如果您还不信,那不妨举个更加浅显的例子,比如说有两个村子,一个非常穷,一个非常富。在穷村子里,即使你再努力拼命,发财致富的可能性也会很低。而在富村子里,只要你随着大流走,也能盖得起二层小洋楼。这就是族群效应。

这个观点肯定会令一些人反感,认为我在搞学历歧视,其实歧视是客观存在的,我说不说它都存在。

歧视本身并不重要,更关键的是族群效应,名校毕业生有着更高层的社会圈子,能得到更多机会,更容易比一般人过得好,这一点不服不行。


奥卡姆剃刀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和田玉)不想去说那些大家都熟知的一些名人,我想题主应该更关心我们身边这些985、211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的现状。

往往国企和好的单位将“985、211”设置为一个门槛,所以这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在一些不错的企业或单位,并且有很多在发展几年后很多也得到了快速的职位提升。某省国企在2012-2013年期间招进了一批重点院校的高材生,其中不乏清华、南开、中国政法、南大、厦大的学生,他们也被作为了集团的重点培养对象,可以说只要你进入企业后认真努力的工作,并且适应国企的氛围,那么大部分的人都得到了提升;清华大学毕业的这位现在已经是集团下一家全资公司副总兼总助(年薪50万左右),其他人虽没有他的职位高但也做到了部门总经理的职位(年薪30万左右);对一个毕业五六年的职场人来说这样的成绩也是相当可观的。

再来说一下我身边那些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前几批从“985、211”院校毕业的老大学生,那时候国家已经没有毕业包分配一说了,但是这批人现在的社会成就也是很好的;小编所在企业的高管大部分都是那个时期的毕业的大学生,同时也是企业业务的核心。

说完了这些成功的人士,我身边也不乏一些混的相对“不像样”的朋友,S厦大研究生毕业,不知是什么原因,在当时就业竞争并不是很激烈的情况下,去了一家县城的私企,工作一年后又换到了一家小企业,工作六七年到现在还是个小职员。所以,985/211虽然为很多人的工作选择设置了门槛,但是进入社会后谁能取得更大的成绩还要看个人努力;一位资深人资经理曾说,重点大学的名号在你进入社会之初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后期就要看个人能力和努力了。


首席投资官


1:不得不承认,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阶级的存在,在远古时期,强壮的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取得更高的族群地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体能渐渐成为次要的东西,而大脑则成为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更重要的东西。

2:就当下社会而言,衡量大多数人的标准还是成绩,同样都是本科文凭,清华、北大与普通大学的差距,就能让你在同样本科毕业后,收入差距达到5倍以上,甚至更多。当然,清华、北大全国仅此一家,但是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985、211学校无疑要高上一个档次。

在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不承认学历的重要性,并举出很多成功人士并非重点大学的例子,然而,事实上,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是有名校背景的,例如:刘强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张朝阳毕业于清华大学,李彦宏毕业于清华大学等等,出身于名校的成功人士比例远高于普通大学毕业。

3:不得不承认985、211的大学生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相比,往往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与普通院校相比,985、211大学的师资力量更强,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更好,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

其次,与普通院校相比,毕业于985、211大学,就拥有了进入500强企业和优秀外企的敲门砖,无论你是否承认,这个门槛都在那里,而进入职场后平台的差异,在未来的职场生涯中将产生更大的差异。

最后,目前的社会还是精英社会,精英永远只愿意帮助精英。所以,很简单,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未来的生活质量都超过了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


Mrs张小桃


感谢关注:谁不曾彷徨,研途有我,不再孤单!

现在因为大学生就业的困难,也就是大学生的不值钱,导致考研热潮高涨,又因为考研中,985/211出身的考生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这间接的引起了社会上对于985/211大学的盲目推崇。虽然我也同样认为985/211的学生确实有其优点和长处,但是现在给这些大学的光环化是不正确的!

过的怎么样

这个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我接触过很多985大学的毕业生,身边的同学还有很多朋友。其实他们并不是所有人都发展的很好,如果硬要说出一个规律,那就是985/211大学毕业的人起点较高,发展的好的概率要大于普通大学!

最好的一个同学

我的同学现在发展最好的一个并不是985/211大学毕业的,甚至都不算一本,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毕业的。

毕业两年就已经做到“中”字单位下属公司的一个小头目了,毕业第三年的时候就已经代表单位去各个大学招聘了!年薪多少不好说,但是不会低于20万!

同样很差的同学也不好衡量,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社会上漫无目的的晃。

规律

我想既然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给一个结论:985/211更大概率发展的很好,更准确的说,985/211大学毕业的人就算发展的不好,但是不会特别差!但是如果只是有智商而没有情商,那么在单位的发展也不会很顺心!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我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考研信息


谁不曾彷徨


我是阿狗,生活教育类专家。我认识的朋友主要是985的。我就讲下他们过得怎么样吧。

1、进高校的

不少师兄师姐去了高校,主要是211、普通一本,也有去地方学院的。整体而言,他们的收入在当地私中上等。

如果没有特别的追求,压力也就不是很大。比如一个师姐,一年就上上课,发一两篇文,基本就没事了。比明粉还闲,关键是收入是明粉的几倍。

可当年劝明粉明粉读博,他不听。

高校,目前来说是性价比很高的地方。

2、进企业的

周围不少同学都去了企业,诸如央企、外企,许多基本在省级总部。混的应该都不错。

上次和一个朋友吃饭,他说他有同学毕业三年,现在到手三十万。不是技术岗,可以了吧。

也有在国企的,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没有多问,看样子应该不差。

3、进体制的

体制包括教师、公务员、事业编等。这个地方收入不算高。

周围不少朋友去了北京重点中学当老师,也有去了中央部委。还有不少去了省直机关的。

整体去的层次应该不算错。

总结:

整体而言,985的一般不会差到哪,虽然许多人也不会好到哪。可这个世界,多数人从来就不会好到哪。


一枚明粉


越是在社会混的越久,你就能明白,学历在刚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对你的收入有着重大的影响。

每年的秋招和秋招,大型的知名企业,往往在进行校园招聘的时候,只会选择去985,211的学校里面招收新的大学毕业生。

这时候,有很多专科学校的学生,就开始为自己打抱不平了,为什么自己在学校里面,成绩非常好,各项指标都能达标,却被企业排除在面试之外呢?

很简单,因为大型的企业知道,985,211学校里面有很大的概率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专科学校没有,只不过概率会低很多而已。

这样一来,985,211学校的学生,在校园招聘这个环节,其实就已经领先很多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生,更不用说什么专科学校的学生了。

去到大型的企业,比如说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些企业,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工资更高而已,更重要的是,进入到这些企业的学生,拥有比其他学生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未来的发展机会。

我们都知道,一个一毕业进入到腾讯或者阿里巴巴的大学毕业生,只要他足够努力认真的话,工作3,4年以后,一般都能混的不错,收入绝对要领先于其他同龄人。

不仅如此,只要他愿意的话,将来他离开腾讯或者阿里巴巴,去到一些小型的企业,或者回到家乡发展的时候,他开启的,将是我们常常说起的「降维打击」。

所以呀,不要总是认为985,211的同学混的不错,绝大概率上,他们都混的不错,而且将来他们的子女,很大的概率也会拥有和他们,甚至高过他们的学历水平。

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曾少贤


985、211的大学生过得怎么样?不晓得题主这样提问的时候,想知道什么?单就这个群体而言,18年毕业的985、211大学生数量在100万左右(部分高校未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如吉林大学18年毕业的大学生超过1.6万人...这仅仅是一年的数据,在985、211评估之后,毕业的大学生已经是千万级别的体量。

讨论这样的群体在社会过得如何,其实意义真的不大。在其他题主的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许多大佬的成就,还记得北大毕业后卖猪肉的陆步轩、清华毕业后在长沙做保安的张晓勇...以我个人而言,读研读博后现在只能算普通,谈不上出色。

也许题主这样的提问,是因为企业单位对一学历的限制。在求职的时候,知名企业的HR甚至很少给双非院校学生机会。在网络机构的统计数据中,普遍来说985、211高校的本科生起薪会高不少。至于进入单位后的发展,在毕业后的5年、10年、15年都会有体现,个人的努力和机遇是关键。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