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地下三層,剪力牆混凝土80cm,施工工藝採用跳倉法,剪力牆為什麼出現大量裂縫?

走在建房子的臺階上


首先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跳倉法。

調倉法:跳倉法是基於“抗放兼施,以抗為主,先放後抗”的規劃準則,把超長(或超寬)的混凝土塊體劃成若干個分塊,進行隔塊跳倉澆築,分塊封倉,然後取消後澆帶,到達操控裂縫的混凝土澆築施工辦法。所謂“抗放兼施,以抗為主,先放後抗”是指因為混凝土前期階段,溫差縮短變形較大,把大體積混凝土劃分紅若干分塊(30~40m)每塊便是一倉,施工期間實現分塊跳倉澆築(臨倉澆築需7~10d有的距離),在較短範圍內就能開釋應力,等到混凝土前期較大的應力、溫差和縮短變形開釋後,再把分塊邊澆築成整體。

瞭解了跳倉法後,我們就很容易分析出現裂縫的原因了。

(1)混凝土分塊過大導致裂縫出現

利用“抗放兼施、先放後抗、以抗為主”的原理,經剖析科學區分“跳倉塊”,採納資料、結構、施工辦理歸納辦法,嚴厲實施有效控制混凝土早期裂縫。區分的每個分塊不宜過大,一半在40m以內。混凝土裂縫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大體積混凝土截面尺度過大,硬化的過程中,開釋的水化熱發生溫度改變、混凝土縮短而過大的截面尺度又束縛其開釋能量,導致發生溫度應力、縮短應力,然後發生裂縫。所以混凝土分塊不宜過大,不然束縛仍是大,易發生裂縫。

(2)倉間的混凝土澆築時間間隔太短

澆築間隔時間太短,混凝土內的水化熱還沒完全散出到規範要求,導致溫度過高產生膨脹,從而出現裂縫。

(3)水泥用量過多,混凝土沒及時養護

(4)為進步混凝土結構極限抗拉強度,施工中在保護層過厚或梁窩處加設抗裂結構鋼筋。進步各樓層混凝土梁板配筋率,選用合理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確保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長牆配小直徑!高密度水平鋼筋置於主筋外側,底板加鋪鋼筋網,以添加混凝土抗裂能力。

(5)跳倉法澆築順序不對

舉個例子:

(6)拆模後期養護不足

牆、柱混凝土應帶模養護不少於5d,然後松模拆除,隨即掛塑料薄膜或土工布採用噴霧進行養護不少於7d。切忌使用冷水直接噴淋正在升溫的牆體混凝土。

(7)溫度檢測不到位

必須指派專職人員進行溫度檢測,主要監測混凝土入模溫度,澆築體裡表溫差,降溫速率及環境溫度。

目前本人瞭解這麼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