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看熱鬧不嫌命長,萬名百姓不小心成殉葬品,這其實是國王的一個局

殉葬是古代一項殘忍而野蠻的制度。歷來殉葬多用活人,讓人非正常死亡後葬於主人墓中。史料中關於人殉的記載數不勝數。

看熱鬧不嫌命長,萬名百姓不小心成殉葬品,這其實是國王的一個局

春秋秦武公首開活人殉葬之風,他死後葬於平陽,“從者66人”;秦武公的後人延續了這一制度,秦穆公死時“從死者177人”。秦始皇死後,人殉場面頗為壯觀,“後宮列女萬餘人,氣上衝於天”,後宮中沒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全都隨秦始皇去了。人殉制度在後期多有延續。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共陪葬40個嬪妃;明成祖朱棣殉葬宮妃達30人之多。直到明英宗時,將人殉制度廢除,但在清朝我們仍能看到有關人殉的零星記載。我們就不一一列舉。

看熱鬧不嫌命長,萬名百姓不小心成殉葬品,這其實是國王的一個局

縱觀歷史上的人殉案例,殉葬者要麼出於自願,要麼被強迫,死後繼續服務於君主。但由於是非正常死亡,想來也是被迫者居多。其實,在自願和強迫之間,還有一種形式“引誘”。這怎麼講呢?

故事發生在吳王闔閭身上。闔閭是春秋末期吳國君主,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無論是率兵伐楚,還是殺僚奪位,抑或強兵興國,乃至威震東南,都凸顯了一個政治家的風采。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卻在子女教育上犯了嚴重的錯誤。

看熱鬧不嫌命長,萬名百姓不小心成殉葬品,這其實是國王的一個局

闔閭共有五個子女,其中兩個女兒。大女兒叔姬寺籲出嫁蔡國,小女兒滕玉待字閨中,年方十四五歲,還未出嫁。由於是小女,闔閭最為疼愛滕玉,視為掌上明珠,溺愛的無以復加。滕玉,人如其名,比玉還要純潔,性格倔的很。

有一次,因為商量伐楚的事,闔閭和夫人以及滕玉坐在一起吃蒸魚。闔閭吃完一半,將剩下的一半給了滕玉。滕玉臉色難看,感覺受到了羞辱,大怒道“王食魚辱我”。當時,闔閭也沒在意,小孩子嘛,生氣是常有的事。熟料滕玉回到臥室後,就拔劍自殺了。

看熱鬧不嫌命長,萬名百姓不小心成殉葬品,這其實是國王的一個局

滕玉已死,闔閭痛苦萬分,悔不當初。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他為女兒修建了一座大墓,並陪葬了很多東西。傳說中,眾工匠“鑿池積土,所鑿之處,遂成太湖,今女墳湖是也”。太湖因滕玉公主墓而成,看來也是誇張至極。不過,也由此可見,滕玉公主墓的規格一定不低。

但這似乎不足以讓闔閭感到心情平復。在位女兒送葬的那一天,他命人在大街上趕著翩翩起舞的白鶴,數百人跳起了“白鶴舞”。引得眾人紛紛觀看,老百姓加入送葬隊伍,越來越多,一度達到萬人。

看熱鬧不嫌命長,萬名百姓不小心成殉葬品,這其實是國王的一個局

這支隊伍浩浩蕩蕩,一路達到公主的墓地,並來到了墓穴跟前。這些圍觀群眾還在想著接下來的精彩表演,不承想很多人被擠到墓室裡,隨後大石門從上面刷地落下,上萬人在裡面哀嚎不已……

這顯然是吳王闔閭為公主滕玉精心設計的一個局,目的就是拉人陪葬。只不過這次的受害者是愛看熱鬧的圍觀群眾。這引起了國人的不滿,闔閭民心漸失,就連“湛廬之劍惡闔閭之無道也乃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