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被疑诈捐女童家属称将起诉作家陈岚及造谣者,陈岚可能在哪些地方有诱导大众之嫌?

用户4474589971


陈岚虽然删除了自己的帖子,并拿出了几千块钱捐赠,但有网友截图,掩盖不了其造谣生事,利用道德绑架的事实,还有北青网,还有光明网,以及其它一些不良媒体,以及头条美食号冰清,都起了不好的作用。

陈岚的劣迹,包括保姆纵火案中诋毁林爸爸,江歌案中诋毁江妈妈,利用自己的影响错误引导舆论走向,故意博眼球。在小凤雅的事件中的错误有三:

1、夸大捐款数目,造谣15万,实际只有3万多。15万的“诈捐”数目,最初公众就是从陈岚这个渠道知道的,而陈岚和冰清目前将责任推到北青网,这三个人应该逃脱不了责任,帖子删了,但总理都说过“凡走过必留下痕迹”,网友有截图,证据并不难取得。

2、诬陷小凤雅母亲重男轻女,挪用捐款给儿子治病。小凤雅妈妈给儿子治兔唇的钱,是嫣然基金负责报销的,包括手术和两次复查费用,都是免费的。这些不良自媒体,却诬陷小凤雅母亲重男轻女,用捐款给儿子治病,不理女儿死活。

3、诬陷小凤雅母亲虐待致死。水滴筹就捐了3万多,志愿者要求小凤雅母亲去北京治病,又违犯自己的保证没协调好医院。小凤雅家里面,父亲有病只能在别人的带领下打点零工,母亲种几亩地,年收入有限,有四个孩子需要养育,小凤雅病是中晚期,化疗一次2万多,还不一定有效果,那有母亲不疼孩子?可这个母亲倾尽所有也支持不了几次化疗,她有选择吗?志愿者从孩子的一声呜咽中能YY出“救命”,也真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捐了几十一百块钱,就道德绑架别人花几十万元,这些人才真的需要化疗。

小凤雅的家人最后将剩下的一千多块钱在乡镇人员的监督下捐了出来,而其母亲也受打击生病。这些陈岚之流,最终肯定逃不过法律和道德的谴责。热心公益是好事,但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想,凌驾到被帮扶者意志之上,更何况利用社会舆论、道德绑架,欺负弱势群体,并从中获利,自媒体也要自律,也要讲道德和良心。


职言管语


目前小凤雅事件在公众讨论领域引发极大争论,构成造谣的两个重点,第一是诈捐,通过众筹得款十五万,但是未对孩子积极进行治疗,第二个点是重男轻女,筹款后不给小凤雅治重病,反而带儿子去北京治疗唇腭裂。也正是因为这两个重点,导致凤雅的家人遭受到了严重的网络舆论暴力,那么这两个谣言最初是由谁提出来的呢?

当然是陈岚女士了。

陈岚女士在2018年4月9日在微博发文,实名报警,虽然她自己已经悄悄删除了文章,不过感谢互联网,凡所作为,必留下痕迹。原文中有如下描述

3岁女婴王凤雅疑似被亲生父母虐待致死。

王凤雅,被确诊患上眼母细胞瘤后,其父母多次利用孩子的惨况,在水滴筹、火山小视频、快手上公开募款,公开自己微信账号接受善心人士捐款。筹款数万以上,后被多方举报后,被水滴筹中断疑似骗捐行为。却从未给孩子进行过正规治疗。不给重病的女儿治病,筹款后,却给儿子送去大医院治疗唇腭裂。

不过陈岚女士当时造谣的内容,其实不局限于上述两点,还包括如下内容

2018年4月6日,在多位爱心人士上门走访,强烈要求必须送医后,万般催促下,王凤雅才被其母其爷爷送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在医院眼母细胞瘤专家确诊并肯定孩子还有救后,其母立即在医院撒泼大闹(可以调取监控录像),随后将孩子强行抱走消失。请警方积极介入,立即封存孩子尸体!请查明死因,查清疑似涉嫌诈捐的款项!

时至今日,我觉得也可以说点儿内幕消息了,实际上陈岚4月9日的公开举报,引起了河南省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太康当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开展调查工作,最初确实是奔着刑事案件的方向走的,但是初步调查之后发现陈岚所举报事项与事实不符,本着谨慎负责的态度,经过十余天的调查之后,才由当地政府接受媒体采访,发出不构成诈捐,大部分募得款项用于小凤雅治疗的结论,而我当时也非常关注这一事件,鉴于陈岚在多起社会热点事件中,如天津无肛女婴事件、榆林产妇自杀事件中习惯性的煽动行为,我对她的言论始终是保持高度质疑的,果不其然,小凤雅事件,又只是她的一次“习惯性”操作罢了。我大概是在4月15号左右就了解到了小凤雅事件的有关基础事实,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工作较为繁忙,没有及时站出来揭穿陈岚的嘴脸,深感自责。

而近期的舆论攻击,实际上是由公众号有槽和陈岚共同发起的,因为有槽在陈岚造谣的基础上,进一步填充了事实,使谣言更具有迷惑性了

在有槽发布的《王凤雅小朋友之死》一文中,有如下描述

目前在小凤雅救助项目上,已知的到账款项达到了15万元2017年12月……


关心着小凤雅的热心人们意外地发现,孩子妈妈确实去了北京,确实去了医院,但带去治疗的不是凤雅,而是她的哥哥。此次出远门为的是给这个男孩子治疗兔唇。可以看出,一家是打车去的医院,医院的环境还相当高大上,貌似高端民营或外资医院。相比之下,很多捐款人恐怕还要带孩子去拥挤的公立儿童医院看病。

当然了,有槽在造谣上也有自己的创新

正在商讨方案时,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小凤雅的奶奶抢走了志愿者的手机,并开始殴打志愿者,接着,其他家属也参与了殴打。最终,志愿者只能报警后无奈离开。

我和有槽算是“老朋友”了,有槽当年成名的《魏则西,一个被百度杀死的年轻人》一文,逻辑混乱,主次不分,我就曾经对其进行过批评,有槽能写出这种谣言来,同样是习惯使然罢了。

实际上陈岚和有槽的做法,已经不是诱导公众了,而是赤裸裸的欺骗公众,煽动情绪,他们要么虚构不存在的事实,15万,重男轻女;要么故意对事实断章取义,隐瞒部分不利于其煽动的内容,比如在小凤雅事件中,将家属与志愿者之间发生的冲突,扭曲成家属监禁志愿者,殴打志愿者,这样的自媒体人,大概只能称之为自媒体,而不能再称之为“人”了,他们习惯于通过攻击他人、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去误导公众,从中攫取流量,换得名声和财富。

在今天,仅仅支持家属起诉陈岚和有槽是不够的,我觉得更重要的,司法机关应当全面清查陈岚及其公益组织,是否在公益事件中骗取公众捐款,毕竟陈岚的公益组织的财务问题至今也没有透明过,陈岚女士左手女权,右手公益,炒热点炒得不亦乐乎,背后必然有利益的驱动,这才叫合理质疑,至于有槽,到现在连道歉都还欠奉,结果如何,最终都是咎由自取罢了。

最后我想介绍一下我这些年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第一个跳出来指责别人是坏人的人,往往比他们所指责的“坏人”更邪恶,望广大网友睁大双眼,不要再被这些双面人所迷惑。


一笑风云过


目前很多人认为陈岚造谣是因为:

1、4月初谣传孩子的死讯;

2、谎称父母筹款15万,并且用于病童兄弟的兔唇;

3、在微博宣布孩子被父母虐待致死并实名报警。

关于4月9日志愿者以及陈岚对外错误发布孩子“死讯”,我认为她们并非有意撒谎。根据最早报道此事的《北京青年报》的“病童救命善款去向疑问待解”一文中的求证,

“除了寻医失败的理由前后出现出入外,小雅的生死一度也成谜。上海大树公益工作人员白梦雪介绍,4月9日当天,志愿者到小雅家中了解情况,发现孩子病情恶化后联系救护车将小雅送到了县人民医院。但在医院,小雅母亲声称“孩子不行了”,于是爷爷通知当地志愿者“孩子没了,你们给我找个车(转运遗体)吧。”志愿者随后帮忙找了一辆车,司机还询问爷爷小雅是否真的去世,爷爷称孩子已经去世。

这一说法也曾得到杨女士的证实。北青报记者4月10日联系杨女士时,对方称小雅“没有等到用上钱”。杨女士当时说:“孩子都没有了,说这些也没啥意义了。”

对外发布孩子死讯的,首先是家属。后来孩子又活了过来。没有人蓄意为这个撒谎。其次,这个报道也说明,志愿者在家属身边给与了适当的协助。

陈岚非常情绪化地在微博指责病童的父母将孩子虐待致死这件事,是真的。她也就此道歉过。

作为数十万粉丝的意见领袖,陈岚指名道姓指责一个家庭,确实不应该。没有哪个家庭能够经得起这样的曝光和舆论攻击。我认为她确实应该道歉,并且引以为戒。

然而,我在社交媒体上,发现有人评论说,陈岚凭什么认为父母不如你一个陌生人爱孩子,志愿者凭什么介入别人家庭的就医决策。我觉得这种言论很可怕。如果父母的行为自然是百分之百为孩子好,那么还要反家暴法和防治未成年人性侵四部门文件做什么呢?

我认为这种把公共事件转变为个人恩怨,甚至指责儿童福利机构“吃人血馒头”的舆论方向很有问题。我本来觉得外界对这个家庭过于苛责,但现在变成谴责儿童福利机构,太诡异了。我认为应该讨论的,首先是要细化互联网筹款使用规则和承诺,筹款者选择承诺在什么级别的医院积极诊治,或有医生指引的保守治疗,甚至可以仅仅是家庭困难筹集营养费交通费,双方有明确的知情同意,对捐助者比较公平,否则只会加强不信任,让人们对慈善捐助望而止步。

固然不应该苛责贫穷家庭的决定,尤其是王凤雅的母亲,作为跟一个智力障碍人士结婚、不得不生育五个孩子的母亲,她很难拥有科学理解医嘱的能力,她也完全不能想象来自城市里的志愿者说的治疗之后可以继续帮忙筹款的承诺。在残障人士社会照顾很少,又备受歧视的农村,有一个可能活下来又失明的孩子,是非常可怕的。她的环境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然而,我想说的是,我理解王凤雅家人的困境,不等于盲目认同他们的决定。他们家是精准扶贫对象,志愿者晒出的单据上,王凤雅的一些医疗项目可以报销高达90%,这意味着即便筹款只有两三万也可以进行很多治疗。第二次筹款既然是志愿者通过自己的社群动员的,那么作为一个关注病童福利的机构,要求积极治疗也无可厚非。

在社会工作领域,有一个原则是案主自决,因此有些人认为应该尊重王家的选择——即便是错的。然而,这里案主是谁?是家长,还是孩子?儿童福利工作者守望儿童权利,为不能说话、没有任何决定权的孩子进行社会守望,怎么成了不能饶恕的罪过?

我国“反家暴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孩子在生病和危险时被忽视,也是虐待;陈岚在怀疑孩子被放弃治疗、不清楚详情的情况下报案,没有问题。有能力也有责任调查清楚,回应社会关切的,是政府职能部门。

如果公民质疑和报案有问题,那么将来我们听到邻居女人孩子惨叫,看到不良于行的老人被弃置在楼道里,打110是不是“吃人血馒头”?

要知道父母不是天生地会替孩子做出最好的选择,选择需要知识与信息,需要他们自觉知晓什么可以做和不能做,这需要一个对儿童权利友善的社会文化氛围培养他们,告诉他们做对的事。

而王家,尽管值得同情与理解,未必做了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根据丁香园公众号“偶尔治愈”的调查报道,早期诊治王凤雅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陈悦表示孩子能够“救得活”,但王凤雅的家属没有听医生的。而根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王凤雅家属的理解是:

4月10日,北青报记者电话联系了小雅的母亲杨女士。对于网上的质疑,杨女士表示已经看到,但她否认自己拖延了女儿的治疗,“发现患病后就去求诊了,在县人民医院确诊后,转到了郑州。”杨女士称,眼底检查结果显示小雅双眼均有肿瘤,郑州医院的专家说孩子无法做手术,“已经晚期了,说只能做保守治疗,建议化疗。”因此,自己才带着孩子从郑州回了家,在太康县里接受保守治疗。

对于在北京的经历,杨女士承认自己在没看成病的情况下带着小雅回了家,但她认为造成这个结果的责任在志愿者一方。因为在北京儿童医院挂的是急诊,无法立刻安排住院,她认为等不了,就走了。

我看了王志安的视频采访,在其中,王凤雅母亲抱怨志愿者玩手机、拍照(为了帮助她家进一步成功筹款),抱怨没有在北京一揽子搞定诊治与住院,甚至包车逃走。也许她们对于志愿者的期待,是安排好一切,否则就是骗子;但在就医其实非常繁难的北京,从小地方来的人,恐怕很难理解这个过程需要的等待。很显然,志愿者与家属双方,处于两个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环境,她们不仅无法沟通,还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陈岚的机构的志愿者多为经济条件不错的城市“爱心妈妈”,据说此事让很多妈妈退出公益群,认为很寒心。

我觉得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一线去干预的人很多事志愿者身份,志愿者如果培训不足,很多时候会投入太多情感和道德判断,也不容易对工作中要接触的不同类型与阶层的人有同理心,沟通上没有经验和准备。

另一方面,是王凤雅家这样的普通农村家庭,没有机会日常接触与了解公益机构,而公益机构也无法蓬勃发展到即时响应基层需求。就算幸运得到志愿者帮助,这更像一场偶遇,建立信任与作出正确决定都很难。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很复杂。

陈岚和志愿者们出于儿童权利最大化的考虑,与家属发生矛盾的时候,没有采取合乎比例的处理方式,这是需要批评的。

但理解家属的处境,不等于不需要发出任何别的声音。在有外部捐助的情况下,为女孩花的药费也就相当于为男孩养伤买的空调,这不是一个公平与明智的决定。发生这件事,不仅应该细化捐助规则,也应该提供更多信息增加公众对疾病和儿童权利的认识,而不是变成一种个人之争。

媒体更不应该主动卷入这个把公共议程私人化的过程。我希望目前纷至沓来的媒体,能够充当王家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让儿童福利组织与案主之间的矛盾能够合理解决,而不是去放大其中的裂痕。

毕竟,还有千万个病童家庭,期待不灰心的公益行动者,为她们灰暗的生活带来一缕光亮。


李思磐


陈岚, 请你出来解释一下!

王志安

4月13号中午一点半,陈岚发了一条微博:

事发当天,陈岚的私人助理,大树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白梦雪,正在太康县张集镇卫生院和王家协商带孩子出来看病的事情。陈岚微博描述的状态非常紧急,白梦雪被小凤雅的父母“暴打”,“失联”,而且还专门艾特了当地警方。

三个小时后,白梦雪自己发了一条微博,“一切安好”。

白梦雪的这条微博的语义比较含混,她并没有解释自己到底是根本就没有被殴打,还是,她虽然经历了一场人身侵害,但目前的状态是“安好”。白梦雪微博的粉丝只有六千多,不到陈岚的百分之一,即便这样一条语焉不详的微博,陈岚也并没有转发。很多从陈岚微博获知白梦雪被殴打的人,并不知道白梦雪“一切安好”。而此后,无论是陈岚还是白梦雪,均没有再对这场小凤雅家人“殴打”白梦雪事件进行过澄清和解释。于是,白梦雪被小凤雅家人殴打,就这样被固定在许多人的脑海里。

这就是白梦雪在“太康被打事件”。

但是,从陈岚发微博到白梦雪发微博报平安的三个小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白梦雪究竟有没有被小凤雅的父母暴打呢?

白梦雪是4月12号夜里十点多赶到河南太康,她来之前先给当地政府打了电话,镇政府文化站的负责人在县城等候她。见面之后,当地政府给白梦雪安排了住宿。第二天一早,他们又陪同白梦雪一起赶往小风雅住院的张集镇卫生院。白梦雪在太康期间的所有活动,他们一直陪在身边。也是整个“白梦雪被打事件”的见证者。

4月13号上午,白梦雪和小凤雅的爷爷讨论把孩子送出去治病,起初家人比较犹豫,说前一天刚刚从郑州回来,住不上医院。白梦雪不太相信,并表示已经联系好郑州市人民医院,保证没问题。王家人随即提出几项条件,让陈岚删掉不实信息的微博,恢复名誉,再就是要求在医院旁边给家人租个房子,可以随时陪护。白梦雪全都答应了。

就在双方要签字之前,白梦雪打了一个电话,放下电话白梦雪说不去郑州了,要去北京或者上海。这个方案王家人很抵触,八天前志愿者带他们到北京,并没有得到治疗,反而孩子还饱受折腾。他们担心孩子的身体状况根本坚持不到北京。

这之后,乡干部带白梦雪出去吃饭,吃完饭回到卫生院,在办公室里聊天。就在这时,小凤雅的奶奶冲了进来。

按照王家人的解释,小凤雅的爷爷接到一个电话,说白梦雪在网上发微博骂家人不配合治疗,王家人听到非常气愤,奶奶就下楼找白梦雪,要看看白梦雪是不是用手机发了信息。她伸手抢过白梦雪的手机,白梦雪立即抢了回来,。在场的镇干部一看,连忙上去阻止。按照他们的说法,两个人围绕着手机抢来抢去,但很快老人倒地,并有短暂休克,被人抬到隔壁房间的床上。

就在此时,白梦雪打电话报警,说自己被袭击。估计就是这时候,白梦雪给陈岚打了电话,陈岚立即发了文章开头那篇微博。

我问全程在现场的文化站站长,小凤雅的父母有打过白梦雪么?他说,没有,当时他们都不在场,爷爷也不在场。那孩子奶奶殴打过白梦雪么?他说,也没有。我又问,那白梦雪推倒过奶奶么?文化站站长说的很小心,就是抢来抢去的时候倒地的。

警察很快赶到现场,并将白梦雪和现场的人员全都带到派出所做了笔录。一个多小时后,白梦雪从派出所出来,再次回到卫生院。

这,就是白梦雪被“暴打”和“失联”的全部过程。陈岚在微博上说的,白梦雪被殴打,被暴打,全都是谣言。

客观地讲,白梦雪报警,陈岚心情紧张,出于关心白梦雪的安危,在紧急情境下轻信白梦雪的陈述发微博求助,不是不能理解,毕竟当时陈岚团队和王家人已经积累了足够的不信任。但事后白梦雪从派出所出来,陈岚应该很快就知道了白梦雪并没有被暴打,失联,她为什么不澄清呢?

事实上,从派出所出来的白梦雪,又回到卫生院,和小凤雅的爷爷继续协商带孩子出去治病的事情。这个细节也可以佐证,白梦雪和小凤雅奶奶的“冲突”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否则双方也不太可能继续坐下来讨论小凤雅的治疗方案。

这天下午,白梦雪重新提出带小凤雅去郑州治疗,联系的医院依然是郑州市人民医院,去了之后孩子进ICU,所有费用都由大树基金负责。

据王凤雅的爷爷讲,当时在场的还有红星新闻的记者,他们有人立即和人民医院的医生联系,对方医生表示没有这回事。有些起疑的王家人于是提出在协议中加上一条,只能到郑州治疗,他们担心白梦雪把孩子带到郑州仅仅是个借口,目的还是要把孩子带到北京和上海。双方因为这个条件无法达成一致,最终,白梦雪于当晚离开太康。

陈岚在小凤雅事件中散布虚假信息,并不是仅此一件。事实上,早在陈岚刚刚介入小凤雅事件的4月11号,陈岚在微博上发帖说,小凤雅的家人在北京儿童医院“撒泼大闹”,后来后现场的志愿者在评论中澄清并无此事,但直到5月24号,陈岚在文章中依然这么写。4月9号,第二批志愿者到王家,陈岚在微博上说志愿者再次遭遇重大人身威胁,“王家人冲上来喊打喊杀”。以上这些信息,均没有事实依据。但由于微博上缺乏受助者一方的声音,陈岚这些信息反复叠加,小凤雅一家人野蛮撒泼蛮不讲理动辄动粗的形象,已经在许多人心目中形成心证。

在小凤雅事件的众多不实传言,追根溯源,基本都可以看到陈岚的影子。

小凤雅事件舆论爆发时,大致有三个传闻触动公众的神经:

1. 募捐十五万,但拒不公布,诈捐;

2. 挪用捐款给唇腭裂的儿子看病;

3. 虐待孩子,不给吃饭喝水。

这三个传闻时候证明都是假的,而舆论当初之所以愤怒,也是因为这几个极不合情理的戏剧性情节,点燃了公众的情绪。这些信息的起点,基本都来自于陈岚团队。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节是,陈岚在发布信息时,会加上一些看起来比较谨慎的词汇:“微信红包……可能5万”、“很可能……钱……治疗唇腭裂”“我怀疑……不给吃喝……冻饿而死。”然后她的粉丝们转发的时候,就把“可能”“怀疑”去掉了。


于是,家属灾难开始了。

小凤雅死后,白梦雪等人还专门拉了一个媒体群,提供各种不实消息。早期报道的媒体,有数家受到误导,发表了虚假报道,并最终酿成5月下旬的舆论风暴。

一家号称救助儿童的基金会,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太康县结束采访,我们联系陈岚,准备对她进行专访。就一些关键信息进行核实。我们认为,公益基金会的钱来自于公众,这些钱花的是否合适,他们在工作中的行为是否合救助伦理,他们有义务面对媒体和公众的监督。

但是,所有信息陈岚均不回复。这位为了中国儿童救助事业呕心沥血,在电视台镜头里哭成泪人的陈岚,失联了! 做慈善的人不都是心怀善意么?不都比普通人更高尚么?我不太明白,当救助被注解成高尚,弥漫着道德光环,陈岚那么热心上媒体,一年录制将近百场节目,收入几十万录制费。可当自己散布虚假信息,给本就不幸的家庭造成巨大伤害时,却瞬间跑路消失。这算是高尚么?这叫没有私利?这叫普世价值?这叫暗夜里给别人光?这叫对霸凌说不?

近些年来,陈岚团队打着慈善的外衣,不断攻击抹黑受助者,这是他们一贯的套路。因为只有把家长塑造成“恶魔”,他们才能成为“天使”,才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围观者的情绪,从而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小风雅事件,不过使他们众多常规操作之一,没想到意外失手。

有人说这是陈岚的救助理念更多地强调受助者的权利,难免和困境儿童的家长发生冲突。并不是,这背后其实是强大利益驱动,而不是观念极端。类似这样的民间慈善组织还有不少,他们的操作手法都非常相似,利益链条也大同小异,这是中国慈善界最黑暗的角落。

各位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北京儿童医院的急诊室前,挤着众多来自全国各地没钱看病但却抱着一线希望来京看病的家庭,如果这些慈善组织真只是想救孩子,为什么不去那里救助?反而要千里迢迢到很远的外地,到特定的人家里把孩子“抢”出来?哪怕像王凤雅这种癌症终末期的病人。

那是因为,前面那些孩子没有炒作价值,无法募集到足够的款项,不能给许多慈善组织牟利。而有新闻关注的孩子,才能顺利搞到足够的捐款。

之后,这些组织会将病童送到北京上海自己合作的私利医院。慈善,在很多人眼里,早就是一门生意,而被救助者,不过是他们的摇钱树而已。

陈岚团队在小希望被注销之后,借壳大树基金继续炒作和募款,目前已经一年半,但没有一份财务公示,甚至连年度报告都没有。

这才是他们不愿意面对媒体的原因么?


用户6414576536


这不单单是诱导大众,是严重的造谣和污蔑。

以下两个女人是该事件主要的推手和罪魁祸首。

陈岚微博上说家属筹款15万,但15万是众筹目标,实际完成数目是3万8千多。

随意宣布小凤雅死亡

煞有介事的在微博向警方实名举报小凤雅被虐待致死。

造谣说15万花在了给凤雅哥哥治疗唇腭裂

作为一个作家,公众人物,利用自己在互联网的影响力,歪曲事实,恶意操作,天理难容。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女人,也是同流合污,一丘之貉。

现在跑出来道歉,删帖就算了,作为家属怎么能接受,一定要对造谣者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真相浮出,媒体开始反转

我的看法

1、自从媒体和自媒体爆出罗尔事件以后,大家对网络的捐助已经很谨慎了,一方面更加小心鉴别,但另一方面确实对捐助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可以说是很坏的影响。

当然,我并不是说罗尔做得对,也不是为他翻案,而是觉得,一个家庭面临着小孩子测绝境,心理是恐惧和绝望的,可能是一种用力过猛。

2、从这个事件看,不管这38000元多少用于救治,多少用于小凤雅的衣物和奶粉,不是很重要,因为农村的消费,不可能什么都有发票,只要用在孩子身上就够了。

对于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庭来说,要治疗好这个病,38000元可能吗,一味的要求人家住院,一天1万多的医疗费用,谁来支付,38000元能治疗几天,不用吃饭了吗?

3、想起钱穆在《国史大纲》的话:但凡一国之国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需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

4、人需要善意和良知。回到钱穆大师的温情与敬意。当一个人碰到天灾人祸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对他更加宽容一些,多一些善意、鼓励,少一些阴谋论。


5、每个人都会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不是强制别人捐款,而是随你的意,这有何不可。

6、不要再去苛责一个小孩身患重疾、全家陷入悲凉的家庭,对此,我们应该抱有温情与敬意。

观点:深知精准营销 创始人 CEO 蒋军

2018,深知精准营销将推出客户战略合作、深度服务计划,我们将在全国甄选5家优质客户(符合基本要求的企业),用一年时间实现1个亿的销售,2年时间对接资本,3年左右实现准IPO,深知负责全程整体策划、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营销运营和资源导入,快速落地和达成业绩目标。


蒋军


4月9日,作家陈岚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声称一名女童被亲生父母虐待致死。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网友纷纷转发,让这家人顷刻之间被乱入舆论漩涡。



但是,前几天事情出现反转,事情真相根本就不是作家陈岚说得那样,很多网友得知真相以后也纷纷向女童家人致歉。



那么,作家陈岚作出了哪些误导性言论呢?我来简单梳理一下。

一、女童死亡时间有误

作家陈岚在4月9日发微博声称女童已经被虐待致死,但其实当时女童并没有死亡,事实上女童是在5月4日那天离开人世的。

作家陈岚声称,女童家属一直对其放弃治疗,甚至直言不讳说他们直接拖死了女童。但实际上,从女童患病以后,家属就从未放弃过对她的治疗,该女童的主治医生出面证实了这件事。

女童王凤雅的主治医生、张集镇卫生院副院长杨荣光表示,王凤雅的家人从未放弃过治疗。

三、女童家属并不存在骗捐行为

作家陈岚声称,女童家属通过水滴筹等筹款平台为女童筹集善款数万元,但并没有将其用于女童的治疗费用,而是用来治疗儿子的唇腭裂。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儿子治疗唇腭裂是2017年的事,而女童是在2018年被确诊患病的,怎么可能用2018年筹到的钱去2017年给儿子治疗唇腭裂呢?况且儿子治疗唇腭裂的钱是嫣然天使基金全额支付的,更谈不上挪用女童治病的钱了。

女童家属通过水滴筹等平台筹集到的善款一共有3万多元,大部分用于女童的治疗费用上,有相关票据为证。剩下的1000余元,他们家也已经上交有关部门。

作家陈岚在没有事实根据的基础上,动用了“虐待”、“骗捐”等博取眼球的词汇,让众多网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出离愤怒,给女童一家造成难以言喻的痛苦,可以说是严重不负责任。近日,作家陈岚发表了疑似“致歉声明”的言论,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开脱,并没有多大诚意。


以后再遇上这种博取眼球的不负责言论,大家还是理性对待吧,不要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制造网络暴力。


冰焰


作为吃瓜群众而言,说实话,很多时候并不是网民很暴力,而是网络上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从最初的诈捐,弃医,殴打志愿者等“志愿者组织”现身说法,到目前的官方辟谣,真的是惊人的翻转。咳咳,不好,我的下巴都惊掉了😭。这是现实版的宫斗戏么?

网对于该事件,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不知道该如何评说。但是作为某些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是确实存在的,否则也不会家庭条件不好有那么多孩子还要生,多子多福的时代已经过去。

作家陈岚某些方面是确实没有经过查证的:

1.水滴筹等众筹平台的实际筹款金额,没有进行确切的调查,仅仅是用目标金额来说事,确实是以偏概全,误导大众。

2.对于小凤雅哥哥的治疗情况没有能实事求是的反应情况,有利用另一件悲剧增强自己说服力的诱导。实际上,孩子哥哥在此之前已经出院,而且用的嫣然天使基金。

3.对于孩子死亡的信息,没有经过官方的核实,随意发布,彰显自己的正义化身。这就有点过了。

4.虽然作家陈岚是爱心组织的志愿者,可是毕竟不是众筹平台负责人,而且自己也没有单独筹得很多的医疗费用,却对所有的众筹款项进行了想像式统筹管理。有越权行为。

5.不考虑孩子家庭的现实情况,指定的医院,众筹的费用根本不足以救治孩子。强迫孩子家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治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6.孩子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百姓的家庭,不可能把这一个孩子当做全部,只能说是尽力,对于没有把握性的治疗机会,当然有权力选择保守治疗。不可能因为一个孩子而让其他的家庭成员吃不上饭。

其实本来这是别人的家事,但是因为众筹的行为,却成了公共事件。希望这样的悲剧越来越少,相关的法制建设也能同步跟上,不让爱心被误解,也不让普通家庭受伤害。


如果认同作者观点请赞并关注,我们会有更多的共鸣。


说天评地盐城哥


作家陈岚这个人,印象中似乎已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问题了。罗列三部分逐一而述,内容较多,估计没太多人会看吧……


中国鱼龙混杂地“志愿者”们。

2017年4月时,北京曾爆出“北京西站志愿者诈骗”一事。当时提到内容是诈骗人员假称志愿者服务后,向购票旅客收取一定金额。显而易见,这种诈骗是极其粗浅的,除少数不明真相的人,很难出现大量的受害者,这也是该问题在当时成为顽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更进一步的,则是“一志愿者自称首长女儿行骗 被蓝天救援队除名”这种报道。其志愿者身份看似合法合理,但其实禁不起推敲。而往年也有“中国反传销志愿者联盟”或“扶帮入学新生志愿者诈骗”的事件,甚至还有“百色助学网”这种“助学达人诱奸案”。这些事情都说明,志愿者这一群体在中国不断扩大的同时,匮乏增强、跟进对平台项目、资金流转等各方面的公共监管力度。


甚至于说,今日地各种民办“救助基金”最匮乏的就是项目和金额上的各种数据公开。这里我不乏阴暗的假设一下:

  1. 先创办一家“救助基金”,但需要资金来源;

  2. 捐助者只会因救助对象的情况选择捐款;

  3. 为了捐助者关注,需要寻找更能吸引眼球,比其他基金更惨的救助对象。

  4. 不够惨的,要么放弃后再寻找,要么就编造炒作,博取捐助者关注。

这不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周星驰和人比惨的那个情节吗?“谁还比我惨”的结果就是,对方比惨比死之后,周星驰还能借由对方已死的名义,多要了五两银子给他添口薄棺材(其实明清时期,薄棺不过二钱银子,而且无名死者大多会被草席一裹,丢到乱坟岗子喂野狗)。

我无从推断作家陈岚的真实动机。但从“小希望”到“风雅”……每一个她关注的对象,都真的好‘惨’!不过将她较之唐伯虎,却更像是在往“谁敢比我惨”仁兄发展。而且她参与的这些事件中,虽然有人做了‘石榴姐’,却迟迟未见‘秋香’和‘夫人’的出现。

说到石榴姐,也就是这些捐助者,我唯有两句话想反问他们:“给了钱就能救活,是否太金钱至上理论了?你们究竟是因为单纯地善良,还是因金钱力量的可怕而被迷惑其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14, "file_sign": "ec6ebd77fbf172ac32ce93d1c5a4aff9\


毅而三思吴六奇


当事人家庭因为自身经济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无可厚非,他们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这无关重男轻女,无关虐待。

我相信,在这样的家庭里,即使男孩得了这种病,面对几十万的医疗费用,他们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网友们先入为主的观念认定了保守治疗就是因为重男轻女而非其他,忽略了这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即使他们倾家荡产也拿不出手术费用的一半,并且在肿瘤已经扩散到脑部的情况下,强行举债治病的后果,只会是病治不好,又欠下巨额债务,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滑入更黑暗的深渊。

他们选择的保守治疗其实更类似于临终关怀,在提倡人性化的今天,这个不幸的三岁孩子已经尝到了这个世界的痛苦,那么在她有限的生命里再让她感受一下这个世界有限的快乐,我想这本身应该并不违背慈善的本意。

而陈岚以及其身后的慈善机构,以慈善的名义,以关爱病童的名义,不顾受助人感受,不看受助人实际情况,以自身意志为准绳,强行要求受助人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这是慈善吗?这近乎强盗了吧!

我认为,慈善有一个非常重要而经常被人忽略的要点,那就是尊重受助人的意愿。(当然,这个尊重是要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框架下,这一点不说清楚,一定会被键盘侠喷死)不管捐了多少钱,这是捐助人爱心的体现,而不是他们可以指责别人生活的资本。如果想不明白这一点,还是远离慈善吧!这样的慈善只能造成伤害


老特妈平局联队


女童王凤雅的事件风波,已经随着真相的水落石出逐渐平息,然而在整个闹剧发酵中扮演了一个“不光彩”推手的陈岚,也终于尴尬地品尝到了自己一手酿造的苦酒——不仅向所有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而且删除所有带有情绪冲动时的表达,但“亡羊补牢”的被动此举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其声誉形象“受了伤”。

一、 在没有认真调查、彻底搞清真相之前,信口开河,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推波助澜蹭热度。

网络自媒体时代靠什么吸粉丝、聚流量、博眼球?除了讲究文笔、尊重真相的文章质量之外,传播思想导向上还必须树立正直向善,有社会责任担当。而不断声明自己是儿童妇女权益保护者的陈岚,却恰恰言不由衷,游走在事实和真相的边缘。

陈岚写道:她(备注小凤雅妈妈)直播的过程,就是凤雅慢慢被肿瘤耗死的过程。

而为了榨取更多捐款,她不止一次,透过视频,让凤雅对镜头求求大家,孩子稚嫩的哀求:“救救我、我想活”。

她通过展示凤雅的苦难,瞬间钱财潮水般涌来,她获得了从未想象过的巨款(事实上,前后收到善款只有区区3.8万余元,而非网传的“15万元”惊人巨款)。

而这些钱,她没有花费一分钱在凤雅的治疗身上。

唯一的“治疗”是在乡卫生院挂生理盐水,医保报销的,免费(从郑大一附院、北京市儿童医院出示的诊断证明等单据来看,善款已经用在小凤雅疾病救治上)。



二、不吝用恶毒语言,冷嘲热讽残疾家庭的现实痛苦(以下全部来自陈岚的自媒体发声摘录)。

陈岚写道:“他们家在当地,算是奇葩。凤雅妈生了 5 个孩子,但其父亲精神异常。5 个孩子里,凤雅是老 4,最小的一个是男孩。患有唇腭裂。”

也许觉得这样轻描淡写,不足以排遣心中的怨恨和愤怒,于是陈岚又追加道:“唇腭裂、眼母细胞瘤都可能遗传基因方面的疾病,这个家族,基因坏了。人心,也不忍直视。”

且不说事实缘由经过如何,爱心募捐花去多少,单单是对本该社会关爱、呵护对象的残疾家庭和成员而言,任何冷嘲热讽的毒辣语言,都会像一把无形的刀子,让他们受到不可忽视的莫大伤害。

正如现在受到舆论谴责、好像良心突然发现的陈岚在围脖上反省感慨的那样:“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为何我愤怒起来就忘记写在桌面上的话?把自己变成了一把利刃?”

三、利用自己的网络知名度,不停臆想捏造子虚乌有的“爆料”,一次次将小凤雅家人(尤其她妈妈)卷入舆论漩涡,折磨得“遍体鳞伤、痛苦不堪”。

王凤雅爷爷称,“儿媳妇现在不能看手机,看到网上弥天的谩骂受不了。之前已经接受了精神治疗,今天又在当地卫生院接受了检查,拍了片子,不能再受刺激了。”

陈岚写道,今天互联网上掀起前所未有的风浪——为小凤雅讨说法。

而根据最新的官方消息,凤雅家庭拒绝透露所得善款数额,也拒绝公布花销明细,也拒绝退回余款(事实上,王凤雅爷爷表示,给王凤雅使用的医药费、寻医差旅费、生活费、丧葬费等支出后,善款剩余金额为1301元,已于5月25日交至相关政府部门)。

她一边把钱塞进腰包,一边骂着志愿者,一边看着女儿痛苦地死去,一边在用她的苦难压榨大家最后一点钞票(呵呵,不得不佩服这种臆想加揣测的写法,就像在横店拍电影录大戏,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陈岚接着写道,悲伤+愤怒压倒了一切。我是一边哭一边敲手机写了一条微博,表示不信、但竟然是真!

我吐槽了当时为了送医的各种努力,及对方家庭的不配合。以及最让我愤怒的“几次死而复生”。

并决定,我要举报及查明死因。

正是她这种一次次无中生有的文字情绪升级,把一起小概率的普通善款救助女童事件,炒作的沸沸扬扬,波诡云谲,而通过不断发声陈岚又一次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仿佛又出了一次名似的。



四、事实真相出来后,无奈道歉,但并未认真反省,只是勉强地挤出了一句“但我确有不当”貌似反悔的话(出自陈岚围脖)。

陈岚回顾了自己表达情绪的过程并表示,她逐渐从愤怒中冷静下来。“凤雅已逝,说什么都没意义了。向在所有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向凤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镇干部,以及曾为孩子一起伤心难过的人们,在围观中被我的愤怒情绪伤害到的每一位网友道歉,并删除所有带有情绪冲动时的表达。

在道歉中,陈岚感慨道:唯有爱和忍耐、智慧能弥合分歧。争吵只能加剧撕裂和痛苦。这是我学到的悲伤的一课。

霍小姐以为,在事实真相没有弄清的情况下,凭空指责,推波助澜,夸大渲染,无疑会加大隔阂与误解,间接把一场普通捐赠演绎成了慈善闹剧,无端伤害了小风雅家人、公众的慈善热情,这个教训的确值得人们汲取和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