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孩子不聽話?學學這個動作

今天瀏覽微博時,刷到的兩張圖讓我心裡一顫,然後又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先給你們看一下這兩張圖。

第一張是媽媽和孩子說話的兩種狀態,左邊是站著的,右邊是蹲著的。

孩子不聽話?學學這個動作

妞們有什麼感覺?是不是覺得左邊的小姑娘仰著頭很累啊?

沒錯!這麼仰著頭聽別人說話,時間長了又累、脖子又酸、就連眼睛都很痛,而且還會聽不清對方在說什麼。

所以讓孩子感覺最舒服的談話方式,應該是像右邊這樣,蹲下來,讓她可以平視你。

如果只是這樣,倒也不至於讓我太過注意,真正讓我震驚的,其實是第二張圖——當你和孩子說話時,孩子看到的是怎樣的媽媽。

孩子不聽話?學學這個動作

同樣的媽媽,同樣的表情,但給人的感覺是不是real不一樣?

站著的媽媽雖然也在笑,但看上去像個巨人,而且有點兇兇的;蹲著的媽媽看上去就和藹可親多了!

想想如果你是個孩子,會更願意和哪個媽媽說話?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吧!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孩子的想法,想和他溝通,那麼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蹲下來。

孩子不聽話?學學這個動作

蹲下來

你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

很多媽媽說,自己很愛孩子,但孩子一不聽話,還是會忍不住想發火。

你們試試下次發脾氣之前,先蹲下來。也許你會發現孩子的“不聽話”背後,竟是這樣的原由。

為什麼孩子明明不累,卻蹲在地上不肯走?

蹲下來你會發現,在孩子的視線中,可能有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可能是一群在忙碌搬運食物的小螞蟻,或者只是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

不過不管怎樣,想近距離的觀察自然,才是他不肯走的理由。

孩子不聽話?學學這個動作

為什麼好好的逛著景點,娃突然就哭了?

蹲下來你會發現,你眼中的美景,在他看來只有茫茫多的屁股、大腿、和走不完的路。

孩子犯錯說他,為什麼他不肯聽?

當你高高在上的數落孩子時,你看到過孩子的表情麼?

你看不到,所以你也感受不到他的委屈、害怕、和悲傷,你只顧著發洩自己的情緒,卻忽視了孩子的情緒。

而當孩子的情緒得不到釋放時,他就會沉浸在自己的不良情緒中,根本聽不到你說了什麼。只有在自己的情緒被認可、被疏解之後,他才會去思考其他的問題,比如到底哪做錯了。

這就好像我們和老公吵架一樣,當你在氣頭上時,老公和你講道理有用麼?沒用的!哪怕他是對的也沒用,有木有?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說:“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武斷地下結論,這樣才能減少與孩子的衝突,贏得孩子的信任。”

所以在我們想發火前,先蹲下來吧,真正去看看孩子看見了什麼,也真正去看看孩子,去了解他的喜怒哀樂,去感受一下他的世界。

-END-

愛熊寶是一款專為3至15歲孩子的家長設計,引導孩子健康上網,促進孩子學習的移動應用。可以為孩子定製上網計劃,設置上網時間和休息時間,查看孩子位置,通過技術手段守護孩子健康上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