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他是取得仁安羌大捷的遠征軍團長,五十年後才領到應得的獎章

抗戰題材劇《我的團長我的團》2009年3月開播以後,引起了各地觀眾的強烈反響。這部電視作品生動的講述了當年中國各地軍民聯合抗擊日本侵略者、承受戰爭苦難的歷史,突出了中國軍民的民族大義和豪邁正氣。尤其演員 段奕宏所飾演的團長龍文章 ,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所要講的英雄,就是這部劇中|龍文章團長的原型—劉放吾將軍。

他是取得仁安羌大捷的遠征軍團長,五十年後才領到應得的獎章

劉放吾,湖南桂陽人。黃埔軍校第六期第一總隊步兵科畢業。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稅警總團幹校軍士隊少校隊長,稅警總團第二團第二營營長。他參加了兩次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和英緬抗戰。

可是誰能想到,這位真正的抗日英雄蒙冤多年,落魄時靠煤球艱難度日,卻對自己的功勞隻字不提,半個世紀後才得以真相大白。

時間回到1942年1月下旬,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於從泰國入侵緬甸,3月8日佔領仰光後,便兵分三路向北追擊英軍。其中西路第33師團推進至仁安羌以東5公里處,致使英緬軍第1師及坦克營1部被圍困在仁安羌東北地區。當時,英緬軍由於糧水不繼,在烈日熾烤下乾渴難熬,原已精疲力竭,再受到日軍的猛烈攻擊,死傷嚴重,實際上已完全崩潰。

在這萬分緊急的關頭,劉放吾任團長的中國遠征軍第113團,奉命於17日進抵賓河北岸,並於18日拂曉,向該地區日軍展開攻擊。經過三日激戰,中國軍人以視死如歸的勇氣與意志,以1121人的兵力,打敗了裝備精良的近萬日軍部隊。

他是取得仁安羌大捷的遠征軍團長,五十年後才領到應得的獎章

劉團長不僅救出了當時已經絕望的英緬軍第1師和裝甲第7旅官兵7000多人、馬1000餘匹和300餘輛各種車輛,還救出了被日軍俘去的美軍戰俘、美籍記者、傳教士和家眷等500餘人,同時仁安羌解圍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軍隊在異域禦敵首次取得輝煌戰果的一次戰役,並作為以少勝多、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光輝戰例而載入史冊。

但是後來,劉放吾隨國民黨敗退臺灣省後,由於性情敦厚,淡泊名利,沉默寡言,也從來不提"當年勇"。就這樣,他的事蹟逐漸被淡忘,並受到不應有的冷遇。在最困難之時,他給孫立人的信中寫道:"現職家有七旬餘老母在堂,素乏奉養……下有妻兒數口,大者尚不盈十歲,正在求學之中,小者猶在懷抱,嗷嗷待哺,年來全賴幾鬥軍米勉強維持生命以度活……際此困難嚴重物價高漲數百倍之日,全家大小惟有束手待斃而已。"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迫於生活壓力,劉放吾只好靠賣煤球艱難度日,養活一家老小。

就這樣過了數十年,直至 1963年8月,一個叫林彥章的人冒充自己是仁安羌戰役中解救過英軍的劉團長被揭穿後,劉放吾的英雄事蹟才再次受到大家的關注。1992年4月11日,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芝加哥的卡爾登酒店大廳,緊緊握住93歲高齡的中國抗日老將軍劉放吾的手,再三感謝他50年前於緬甸仁安羌解救英軍的壯舉。

他是取得仁安羌大捷的遠征軍團長,五十年後才領到應得的獎章

1994年6月29日,劉放吾團長病逝於洛杉磯,享年95歲。在他去世的兩年前,臺灣當局為劉團長補發了一枚-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只可惜這枚獎章遲到了整整50年。

英雄需要銘記,不容忘卻!向當年為了中華民族獨立自由,奮勇抗擊日寇的仁人志士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