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早年北方人使用的“弹墨门帘”对于 90后孩子来说根本就是神话

在北方,无论城市或乡村,90后、00后的孩子,大多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低矮的土坯房、连同土坯房必配的两扇笨重木门,离他们已十分遥远。他们更不清楚挂在门框上的“弹墨门帘”是怎么回事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诸如“弹墨门帘”之类原本熟悉的事物正渐渐消亡,带走的是一段段难忘的旧时光。

早年北方人使用的“弹墨门帘”对于 90后孩子来说根本就是神话

1980年的赵县集市。图片右上角悬挂的就是弹墨门帘

“弹墨门帘”是河北石家庄一带乡村艺人独创的一种工艺品。用料是农村老土布,一般由农村巧妇缝制成型,她们需选一块长2米挂零,宽1.5米左右的白粗布或紫花布做门帘面料,然后用20公分宽的黑色布料镶在面料的周遭和正中间,形成一个“日”字,空白处由弹墨艺人在上面弹墨绘画,图案分为人物和花鸟,人物是历史和戏曲中家喻户晓的古代人物,花鸟呢,多为民间的吉祥图案。

早年北方人使用的“弹墨门帘”对于 90后孩子来说根本就是神话

匠人常俊乱

它除了像普通门帘一样具有防风、防尘、保暖等实用性外,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印象里,在七十年代,挂这种门帘的多是些生活相对富裕,又比较讲究排场的家庭。

早年北方人使用的“弹墨门帘”对于 90后孩子来说根本就是神话

图案

每当挂上新图案的门帘,家里顿时就添了许多喜气。有一条挂在屋门上的门帘,图案我记得最清楚。上半部分画了一幅“木兰从军”,英姿飒爽的花木兰身披战袍,右手牵战马,左手持宝剑,用笔简练,线条流畅。画面的四个角上,对称地点缀着松枝灯笼和寿桃。下半部分是吉祥图案“松鹤延年”,画面四角同样绘制有寿桃和石榴。上下两幅图案的空白处均用独门绝技弹上细细密密的墨点,看上去既古朴又别致。

早年北方人使用的“弹墨门帘”对于 90后孩子来说根本就是神话

图案

常俊乱,是城南野鸡铺村人。是个做“弹墨门帘”的匠人。他的作品除了古代人物故事图案外,更多的是动物和花卉类的,如“虎啸山林”、“喜鹊登梅”、“孔雀开屏”、“连年有余”、“鸳鸯戏水”、“凤凰戏牡丹”、以及“牡丹争艳”、“芍药竞美”等等等等。门帘的图案讲究对称,俊子舅舅就把画面的四个角用不同的图案来点缀,最常使用的是“寿桃”、“石榴”、“葡萄”、“蝙蝠”、“云子纹”等。既美观大方,又极富生活情趣。

早年北方人使用的“弹墨门帘”对于 90后孩子来说根本就是神话

制作

“弹墨门帘”工具包括马尾罗、竹弓、刷子、竹签笔、墨汁和颜料。

早年北方人使用的“弹墨门帘”对于 90后孩子来说根本就是神话

工具

先用刷子往马尾罗的细目上刷墨汁,之后用柔软又有弹性的竹弓对着罗底快速敲打,细密的墨汁直接飘到了版样和门帘布上,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敲打,直到墨点将画面完全覆盖。待取下版样你再看,门帘上,图案的大致轮廓已经有了。等布面干透后,再用竹签笔开始勾线条,涂颜色。不大功夫,一幅漂亮的“锦上添花”便跃入我们眼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