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乾隆风流成性,为何还能成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周智琛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古代人由于医疗水平有限,短命的多,长寿的少,活到六七十岁的已为极少数。即使是皇帝也不特例!查遍我国的二十五吏,前后有230多个皇帝,唯有乾隆皇帝是是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者,他是清朝第6代君主,在位60年,活了89岁,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4朝,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为什么乾隆皇帝能独享高龄呢?

原来他有一套养生的秘诀。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出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

“四勿”就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这“十常四勿”完全符合保健养身的道理。别的不说,单言酒色二字。乾隆尊为天子,富有天下,美酒盈仓,佳丽满宫。在此环境中,居然能做到不恋酒、不迷色,实属难能可贵。

今天咱们重点讲一下“十常”

1.齿常叩

“要长寿,齿常叩”,叩齿是我国传统的养生之道,简便易行效果佳。

扣齿是空口上下齿有节率略闻声响的扣击。据说,经常扣齿,既能坚齿固齿,防止牙齿松动、脱落,又能活动面部肌群,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扣齿方法:口唇轻闭,有节奏地扣击上下齿,先扣两侧大牙60次,再扣门牙60次,每日2~4遍。力度要适当,略闻声响即可。

2.津常咽

中医理论认为:唾液从口腔壁涌出后,经舌根、咽喉,肺转肝脏,进肾经,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倡“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乾隆皇帝也总结了“津常咽”的养生秘诀。

方法:舌尖轻抵下牙床,舌头中部轻微隆起,做这个动作口中的唾液分泌速度会加快,然后吞咽下去。

现代医学认为:唾液具有快速止血,软化收缩血管,溶解细菌,灭杀微生物,健齿强肾,抗病毒,助消化等功能。

3.耳常掸

传统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经常按摩双耳,不仅能有效预防耳鸣、耳聋,更能促进血液、淋巴循环,达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实现性保健。“金冷健肾操”的第二段内容,就是掸耳。

提耳。右手经头顶,以拇指和食指捏着左耳上耳廓,向上轻轻滑提20下。之后,再用左手滑提右耳上耳廓。两耳各做两组,每组20下。

拨耳。双手掌心从耳后轻按耳廓,移至脸前再离开,重复20下。

揪耳。双手胸前交叉,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着左耳垂,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着右耳垂,同时向下轻轻滑揪,重复20下。

鸣天鼓(掸耳)。双手掌心捂耳,手指贴放在脑后。左手的无名指轻敲右手中指20下,再以右手的无名指轻敲左手中指20下。敲完后,捂耳的双手掌心迅速离开耳朵,重复20下。

4.鼻常揉

双手拇指上下揉鼻50次,可祛风雍塞,开肺窍,对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甚至对心脏病、动脉硬化症都有防治功效。

5.睛常转

转睛就是顺、逆时针旋转眼球。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30次,可提神醒目,有强化眼肌、防治慢性角膜炎、近视眼等功能。

中医理论研究证实,人体十二条经络均与眼睛有密切联系。当身体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时,都对眼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今时代,电脑、电视使我们长时间把眼睛固定在一个目标上,目不转睛,眼睛肌肉就容易衰弱衰老,视力很快退化。人的眼球本来就应该经常转动,眼球有关的肌肉才能保持健康活泼。因此,能经常运动眼球,对改善视力,保持健康,纾解压力有神奇功效。

6.面常搓

搓面就是双手搓热,再上下搓揉面部。两手掌搓热后,立即改搓揉面部。双手掌从两颊开始,由左侧经额到右侧,再经下颔搓回左侧,如此为一周。从左到右顺时针轻轻搓揉20周,再从右到左逆时针20周。每天早晚各一次。

搓面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面部色斑、面部神经痛等。长期坚持,还可以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和面部皱纹的产生。

7.足常摩

摩足就是经常按摩足的底部。

根据中医理论:常摩足心,有滋阴降火,强腰健肾,益精补髓的功效。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脚底之涌泉穴乃足少阴肾经之开穴,通足太阴脾经与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又与其他经络相联。三条阴经既通,则可调整其他经络,平衡各臓腑,以达延年益寿之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搓摩足心,可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该处的神经末梢,促进尿酸排出,祛病延年。

8.腹常运

运腹其实就是顺时针方向揉腹。用双手掌心交替顺时针揉摩肚脐,可通畅胃肠之气,促进消化吸收。

有资料说明,粪便停留时间过长是美容的大忌,更有甚者,还会诱发直肠癌。腹部的自我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防止胃肠潴留及便秘。以达健体强身的目的。

9.肢常伸

伸肢就是四肢经常进行伸展运动。四肢的经常运动,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代谢,能使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特别是可以使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富贵病。

方法:仰卧时血流缓慢,血液存留四肢过多,通过伸屈运动,使血液迅速回流,供给心脑系统足够的氧与血。

10.肛常提

提肛就是聚精会神地收提肛门。直肠和肛门所处的位置,静脉血回流容易受阻。反复收缩,使肛门上提,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

能增强肛门括约肌等提肛肌肉群的功能用以预防及治疗因为该肌肉群松弛所引起的疾病,提高肛门、直肠的抗病能力。能防治痔疮、前列腺增生、大便失禁和女性应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子宫脱落等疾病。


百科名医


中国古代83个王朝,500多位帝王平均寿命39岁!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寿高89岁——皇帝中排名第一!



乾隆风流成性,为何还能成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你觉得奇怪吗,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有三,且听我道来:


1. 风流≠纵欲


“风流而不下流,好色而不淫荡”这句话是形容人有魅力,异性缘很好,但语言和行动上却并不粗俗鲁莽,对异性表现得矜持有度。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真名士自风流”、“黛玉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从这些古今名言名句,我们可以了解,所谓的风流,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贪淫好色的意思。风流人物是指儒雅洒脱,文采风流之人。


乾隆皇帝一生确实留下了48000多首诗,这个数字已经接近全唐诗52000首的总数。


乾隆帝本人虽然没有惊世骇俗的文学才华,但是他的头脑组织起语言来确实极其敏捷。写诗时文思泉涌,提笔张嘴就来。


在这四万多首诗中,有那么一百多首确实堪称佳作!乾隆这一百多首诗,一反他过去粗制滥造的特点,写得缠绵悱恻,扣人心弦,感人至深。而且主题只有一个:悼念他的原配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现代人可能从影视、野史中听说了不少“乾隆爷下江南的风流逸事”,却不知38岁的乾隆皇帝痛失贤后,悲痛之余,开始了长达一生的忘情追忆。在此后的人生中,他每逢触景生情想起孝贤纯皇后,或者每逢皇后的祭日、生辰,都要写诗悼念,每一首居然都是佳作!


在清代的纪实性文学作品中,让我眼泪婆娑的只有两份,一份是沈复的《浮生六记》,一份就是乾隆写给孝贤纯皇后的悼亡诗。谨黏贴一首供大家叹赏:


《悼皇后》

凤转逍遥即殡宫,感忆时旧痛何穷。

一天月色含愁白,三月山花作恶红。

温清慈闱谁我代?寂寥椒寝梦魂通。

因参生死俱归幻,毕竟恩情总是空。

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虽然说皇帝,后宫三千佳丽,肯定都好色。可是,在清朝宫庭制度里有一条明文针对皇帝的规定“妃嫔们与皇帝同房后皆不可留宿”——这就很好地皇帝防止了过份贪淫纵欲。


2.乾隆养生十常法



现代社会,“忙”字常挂在嘴边,我们总觉得压力太大,身心俱疲,可是静静的想一想,我们再忙、再累、压力再大,你能忙过执政六十年的乾隆皇帝吗?


乾隆十分注重科学养身,不迷信什么长生不老药。他平时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坚持早起。乾隆早期好抽烟,烟瘾很大,但在一次患咳后,在太医的建议下把烟戒了,可见其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视。


乾隆还根据自身体会,总结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为: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捋,肢常伸,肛常提。“十常法”是实用的养生秘诀,又非常简单易学,大家不妨多多练习。


乾隆还坚持习武、打猎、射箭,如此频繁的体育运动也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乾隆平时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画、练习书法,丰富的兴趣爱好既陶冶了情操,又修身养性。所以说,要长寿,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


3. 遗传


乾隆高寿89岁,在平均寿命39岁的皇帝中排名第一,为什么他会那么长寿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乾隆皇帝福厚命大遗传了其母亲的长寿基因。因为乾隆皇帝之前的五位清朝皇帝平均寿命才54岁,而和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中,最长寿的也不过才60岁,可乾隆帝弘历竟然活到了89岁。


长寿基因的强大之处,在于不只是长寿,还不生大病,真是一辈子健康到老。而这么强健的基因,来自他的娘——乾隆帝弘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自己也非常长寿,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福气的太后之一。钮祜禄氏身体强健,喜欢游玩,性格喜动,她跟随乾隆皇帝四次南巡,还三游五台山,三登泰山,她在去世前一年,以85岁的高龄,仍然跟着乾隆皇帝登上了泰山,步履稳健,真是老而弥坚呀!


乾隆皇帝能文能武,是帝王中的佼佼者,他喜欢四处巡游,掌权64年间,他每天都在处理奏章,日理万机,却几乎看不到有疲倦的时候,当然,后宫之事他也没闲着。但人家弘历身体就是扛得住,就是没问题!


有书云,乾隆皇帝是位开了悟的人。所以呢,他的智慧比较圆满,做事面面俱到。乾隆皇帝曾亲自撰写《十全记》,并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树碑于布达拉宫前,并以“十全老人”自称。在封建帝王中,敢自诩“十全”者恐怕只有乾隆一人。乾隆福禄寿俱全,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十全十美”。



乾隆皇帝不但文采好,而且他很重视养生,既爱锻炼,又喜欢出外游玩,工作和消遣两不耽误,劳逸结合。他这些品质和行业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君不见身体好才能“风流潇洒”,爱护好自己,方能爱世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爱运动,注重饮食养生!,清统治者入关后,一再强调保留满民族风俗,因而清代宫廷仍沿袭传统食品。如煮白肉、食野味、喜甜食等仍是清代帝后日常饮食。乾隆则不然,每次南巡所到之处,都积极地品尝地方风味。御膳房的素食厨师他不用,专传佛楼厨师为他备膳 乾隆喜食南味食品。

尤其对苏杭南味饮食更为欣赏。并且把江南厨役带进宫,使南北风味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了南融北继,东西荟萃的清宫饮食文化 三十日,苏州织造四德遵旨选得苏州厨役沈二官及杭州厨役朱二官,交御膳房做饭。乾隆喜食燕窝,乾隆帝的膳单中常见的燕窝菜肴有:燕窝红白鸭子、燕窝炒鸡丝、燕窝拌白菜,燕窝白菜滑溜鸡、鸭,燕窝清蒸肥鸭。《本草纲目》载,燕窝“性平、甘淡,滋补元气、平火润肺”等功能,其食法可“蒸、煮、扒、恨、熬,”还可羹可汤、可咸可甜,营养成分不变。


然而,乾隆不论春夏秋冬,也不论在京师外地每早空腹先食一碗“冰糖炖燕窝”。乾隆对鹿肉食法也非常内行。


李三万的三万里


题主大概站在某些所谓养身角度,认为风流成性就会造成身体受损,乃至短寿吧?其实并非如此。食色性也,合理的房事对健康并无害处,甚至还有好处。乾隆之所以能在风流成性的同时长寿,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乾隆自己的身体底子好。这个是先天的,没啥话说。

其次,乾隆风流成性,但并非纵欲过度。无论正史野史,只是记载了乾隆到处留情,沾花惹草,但他并没有日夜纵欲,或者吃什么大补丸来强行提枪上马。换言之,乾隆只是性伴侣数量较多,但在频次上未必比普通的夫妇要密集,当然不会有损害。

其三,乾隆风流成性,但他的性伴侣应该多数是良家妇女,而少有烟尘女子,就是说染上疾病的风险是比较小的。相反,和不同的美女谈情说爱,有助于乾隆心情愉快,缓解作为皇帝的压力,更助于长寿。

其四,乾隆除了好色之外,也喜欢跑马射箭,锻炼身体是好习惯。加上作为皇帝,在医药、营养、日常生活保障等各方面优于常人,那么长寿就更正常了。


巴山夜雨涮锅


乾隆皇帝出生于康熙50年也就是公元1711年,驾崩于1799年,活了89岁。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年龄可考的皇帝一共有五百多名,活到70岁以上的不到十人,而活到八十岁以上的仅有四个人,分别死梁武帝,武则天,宋高宗和乾隆皇帝四个人,而乾隆的寿命又在这四人当中拔得头筹。在这89年间他见到了他们家族的七代人,自己的祖父,父亲往下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孙子,曾孙和玄孙,加上自己一共七代,这也是在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在物质医疗条件极为缺乏的古代,年到古稀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而我们的乾隆皇帝却活到了八十九岁,到底有什么养生秘方呢?

首先,乾隆的身体素质极好,乾隆一生身体都比较强壮,擅长骑射,这个就不像雍正了,雍正这个人身体素质就不好,骑马打猎样样稀松,康熙六次南巡雍正一次都没去过,而乾隆号称“马上天子”,可见乾隆皇帝是一个运动健将,善于锻炼身体,多运动,身体就极好。

其次,乾隆皇帝的遗传基因比较好,乾隆之所以能够长寿是遗传他的母亲,乾隆以前的皇帝,从努尔哈赤到雍正平均寿命不过五十多岁,乾隆的寿命比他们高出了三十几岁。而在乾隆的诸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当中,夭折了六个,活下来了四个,他们这四个兄弟活的最长的也不过60来岁,所以说乾隆皇帝寿命这么长,也是遗传了母亲优良的基因。而乾隆母亲活了多少岁呢,乾隆母亲活了八十六岁。



再次,乾隆的心理素质极好,不像雍正,性格阴阴沉沉,无亲和力,恰恰相反,乾隆皇帝这个人却比较开朗,性格活泼,乐于和人们交往,心态也比较好。这就容易想到《还珠格格》里皇上魔性的笑声了,乾隆皇帝生活中也是个性格开朗的人。

然后,据说乾隆也有一套独特的养生秘方,一方面,乾隆和其母钮祜禄氏特别喜欢出游,六次南巡,三游五台,三登泰山,乾隆皇帝的出巡次数算是比较频繁的。另一方面,乾隆的生活规律比较正常,准时起床准时睡觉,不像他老爹雍正只睡几个小时。乾隆的生活也算是比较节制,身边虽然有很多女人,但是绝对不像他的曾孙咸丰皇帝一样风流成性,本来身体就不好为了释放情欲也要喝鹿血来强身。乾隆皇帝相反,他这方面比较节制。乾隆还有养生绝技,类似于五禽戏,他每天早晨会准时起床,去御花园里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的空气。


月光侃历史


中国历史上自从秦始皇称帝开始,到溥仪退位共计495位皇帝(死后追封的73位),而这些皇帝的平均寿命仅仅39岁。

众多帝王之中长寿的之人寥寥无几,除去有争议的南越武帝赵佗外,共计5位活过了80岁,分别是乾隆帝89岁、梁武帝萧衍86岁、女皇武则天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



如此看来乾隆当之无愧是史上最长寿的皇帝,而他长寿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风流适度、无伤大雅

首先来说,乾隆一生确实风流。但是他的风流不等同于放纵欲望。

历代帝王中不乏纵欲之人,他们大多都会服食春药。最有名的就是汉成帝刘骜,因为服食春药过度而暴毙。

但是乾隆一生并未服食过任何丹药,加上清朝后宫妃嫔侍寝不得过夜的制度,乾隆虽然风流,但是一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随心纵欲。




乾隆的养生

首先乾隆生母是崇庆皇太后,她活了85岁,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太后之一。因此从遗传学的角度说,乾隆可能继承了母亲的遗传基因,为他的长寿打下了第一层坚实的基础。

其次乾隆生活在清朝的最安定富有的时期,边疆无祸事,内部也没有党争、暴乱等事务,乾隆的烦恼依然也非常少。而且当时以举国财力供养她一人,六下江南,游山玩水,便访名山大川,享受了常人无法享受的快乐,这也让乾隆一生心情舒畅,胸襟开阔,可以说乾隆过得是怡然自得。



再有乾隆兴趣广泛,非常喜欢书法和写作,可以陶冶情操。而写作和书法需要平心静气,这样一来有利于修身养性,达到了延年益寿的效果。

除了皇宫中的生活外,乾隆也注重“体育锻炼”,经常到避暑山庄骑马打猎,而且在闲暇之余,还会打打太极,这也为乾隆练就了一个好的体格。



还有最重要一点是,乾隆饮食讲究而且作息规律。

乾隆的一生,无论酒水必须是来自玉泉山,而且饮食上以清淡为主,不会暴饮暴食。而且作息时间上也是极为规律,一般卯时(5点到7点)起床,开始召见大臣,中午以后基本上就开始娱乐活动,晚上也不会熬夜工作。

以上所有加在一起,最终让乾隆做到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我是越关


首先,风流成性不等于纵欲无度,只有纵欲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并且乾隆的风流里还带着三分风雅,他自我感觉可是个博学多才的君王,而实际上他的学问和他的爷爷康熙相比,三分都难追其一。

乾隆二十五岁登基,八十五岁禅让给儿子嘉庆,又做了三年多的太上皇,实际行使最高权力六十三年四个月,终年八十九岁,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的一生有三个皇后(其中那拉氏中途被废,魏佳氏是嘉庆所立),五个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二十九人,答应四人,光这些有名分的就四十一人,其余的没名没分的简直是不计其数了。

夜夜笙歌还能健康长寿是每个男人的梦想吧,下面我们就去看看身在花丛中的乾隆,长寿的秘诀。

原来乾隆自己有一套独特的养生秘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这“十常四勿”符合保健养身的道理。我把乾隆的养生秘诀,给仔细分析了下面几点。

(一)乾隆除了每天做自己发明的健身操之外,还坚持骑马,练武,锻炼身体。

(二)乾隆还爱好旅游,几次下江南,走遍了中国的名山古迹,即游览大好河山,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三)读书,读书不但能健脑醒神,还能培养沉静的性格,对身心都很有益。

(四)起居饮食。每天早起,早睡,饮食,办公都有规律,乾隆还喜欢多吃蔬菜,不怎么吃肉,并且,从不吃饱。

(五)适时进补。进补,人家皇上是最有条件的,别说宫里各种高级补品,另外,还有太医院里的这些行家。

有了上面这些良好的养生条件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才有了乾隆近九十岁的高龄。怎么样朋友们,看了乾隆的这些养生诀窍,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风雨中的小草


陈弘历绝对是上辈子拯救过银河系,一生狗屎运之强,华夏五千年无人能够超越。

首先,满清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本身在康熙末期已经弊病丛生,眼看可能要步元朝九十年而亡的后尘,结果愣生生出来一个雍正:摊丁入亩,废除贱籍,火耗归公,整顿吏治……一系列政策下去,缓和社会矛盾,提高生产积极性,结果经济增长,社会状态好转,偏偏雍正命短,在位十四年就病逝,于是这段稍微偏好的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

然后,满清作为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的顶峰,其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已经是炉火纯青,驾轻就熟,这让陈弘历一生的统治非常稳固,可以有大把的闲心去折腾。靠着整个国家的力量,他给自己凑成了“十全武功”,其实征缅甸的时候,装备着英国火枪的缅军已经给了清军当头棒喝,但是凭着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国力,仍然耗的缅甸求和,这导致乾隆到死都觉得大清天下无敌,老子天下第一。走的非常安详。

作为东方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原本应该是已经崛起的欧洲国家扩张的首要目标,英国使者马格尔尼已经在日记中记录了满清的实力:两万远征军便可以征服中国。但是好死不死的,欧洲爆发了三十年战争,自己打成一片,无暇他顾。等到欧洲自己平定下来,重新看向东方的时候,已经是道光年了。

作为一个人,陈弘历的寿命高达89岁,即便放在今天也是高寿,在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排名第一!

最后,作为一个刚愎自用,独断专行,自负过人,在任期间大兴文字狱的残酷君主,百年以后他在各种影视剧中居然是一个开明,多情,正义的君主形象。简直是让人****

这一切能说什么?除了狗屎运我还能说什么?


扣毛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高宗,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入关以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在位60年,禅让皇位以后又当了三年半的太上皇,行使皇权长达63年之久,1799年病故,享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

(从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共有皇帝335人,平均寿命是41岁!其中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的209人,而这209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9.2岁! 活过80只有梁武帝86岁,武则天82岁,宋高宗81岁,忽必烈80岁。最长的就是乾隆皇帝89岁。)

乾隆一生妻妾有多少呢?

据统计,乾隆后妃共计41人,其中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6人,嫔6人,贵人12人,常在2人。计41名。

当然,以上说的这些是登记在册的。至于计划外的,官方文书中是没有记载,不过各种野史传说却是很多的。譬如乾隆六下江南,那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冲着江南美女去的。因为乾隆后妃中,确实有两位年轻的妃子是来自江南,而且是明显违反了“汉女不得入宫”的祖制。

乾隆一生可谓是风流成性,为何生活如此没有节制,却还很长寿呢?原因可能为:

1、乾隆之所以长寿,很可能是其母、皇太后钮钴禄氏(就是电视剧里甄嬛的原型)的基因决定的,钮钴禄氏的身体也非常好,八十岁了还能爬山,足足活了87岁,都说儿子随妈,乾隆完美的遗传了他妈家族长寿的DNA。

2、乾隆生逢盛世,上面康熙和雍正都把大清朝的基础打好了,只要按部就班,不出问题就能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3、乾隆经常锻炼身体,有习武的习惯。据说乾隆经常与武官比试射箭,无聊时也经常练习,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外出打猎、旅游,据记载,乾隆帝一生共六次下江南,5次巡五台山,3次巡泰山。每次出巡都有数月的时间。在出巡游览的过程中,借山水陶冶情操,而且还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体质。

4、乾隆很注重身心的调节以及养生,他没有像他爹雍正那样为了长寿而迷信长生不老药,饮食规律,睡眠充足,很少熬夜,从不吃补药,喜欢吃瓜果蔬菜,乾隆年轻的时候还抽烟(不是鸦片),不过后来出现咳嗽情况的时候他就戒了。

5、乾隆喜欢喜欢书法,经常赋诗作画、对文化收藏,书法名画等是样样精通。乾隆多才多艺爱好甚广,不仅平时喜欢练习书法作画,而且经常与大臣讨论诗文。这一习惯不仅陶冶了性情,而且极好的调节了心理,达到了修身养性的目的。

6、乾隆贵为一国之君,营养、保健等是不在话下的,并且明、清对皇帝叭叭也是有严格限制的。

我是美丽青春您真痘:如您支持我的观点,请点赞和转发。所有不同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美丽青春您真痘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走出了230多位帝王,然而大多短命的多,长寿的少。乾隆皇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四位皇帝,在位60年,享年89岁,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他的祖父康熙爷也只活了69岁。为什么乾隆在皇帝这个高危的职位上干了这么多年,还能得享高寿,我认为大概有先天和后天的两因素结合在一起。

乾隆有自己的养生之道。“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毋,适时进补”。他经常做一些有益的身体锻炼,80岁的乾隆还经常去行围打猎,骑马射箭。十常: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

四勿”为: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适时进补”即是根据时令、身体的细微变化添减补品。以药膳为主,其中常用的有:山药鸭羹、烘鹿肉、鹿尾烧鹿肉、鹿肉丸子炖豆腐、鹿筋拆肉、八宝鸭子、八珍糕等。

乾隆自己保养的好,基因也遗传的好。他的母亲钮钴禄·甄嬛活了86岁才去世,而且他的外祖父家里都是长寿之人,乾隆的外婆活了76岁,舅舅也活了82岁。养生有术再加上先天优秀,乾隆皇帝才得以享“十全老人”之名,得89岁的寿辰。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