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阿拉伯和以色列為什麼要打仗?

因一人守一城333


很久很久以前,以色列人還被廣泛叫做希伯來人的時候,他們就在現在的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了一個猶太王國。這個國家後來被古羅馬給滅掉了,猶太人四散奔逃。猶太人的城堡和宮殿全部拆除,就剩了一座西牆,這也就是現在猶太人集體祭祀的哭牆。


那之後,猶太人就流落到了全世界,主要是歐洲國家。但是在歐洲國家猶太人很是被嫌棄,這主要是因為宗教原因,在過去基督教還不像現在這麼友好,也是非常排外的。這種嫌棄最後發展成了對猶太人的各種迫害,於是受不了的猶太人就逐漸迴流到祖先待過的地方,並在1948年建立了以色列這個國家。


猶太人在外面流浪了那麼多年,巴勒斯坦那塊地方早就幾經轉手變成了阿拉伯人的地盤,現在猶太人到這個地方建了一個國家,阿拉伯人肯定不樂意,發誓要把有猶太人趕走。這種驅趕最深層的原因還是宗教問題,雖然伊斯蘭教來源於猶太教,但是卻不接受猶太教。


阿以之間的戰爭從1948年開始,先後打了5次,這也就是5次中東戰爭。但是在這五次戰爭裡,以色列一次都沒有輸。這倒不是以色列戰鬥力碾壓整個阿拉伯世界,而是一方面全世界的猶太人比較團結,出錢出物支持國家;另一方面有美國和西方社會的強烈支持,每次戰爭進行到關鍵時刻就會被叫停,所以以色列的實力得以保存。


後來以色列在經濟和科技、國防方面取得非常大的進步,如今以色列的軍人素質,戰鬥力和軍事裝備都可以甩阿拉伯世界好幾條街。將來可能阿以之間衝突不會少,但是大的戰爭很難發生,阿拉伯人估計再也打不過以色列了。


局勢君


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認為:阿拉伯和以色列的矛盾,或者說仇恨,已經長達幾十年,這幾十年裡雙方爆發五次大規模戰爭,為什麼會如此,原因很簡單,因為以色列建國用的是阿拉伯人土地。

早在古巴比倫文明時期,猶太人的國家就被巴比倫帝國滅亡,後來波斯人消滅了巴比倫帝國,猶太人被允許在耶路撒冷定居。後來,羅馬帝國攻破耶路撒冷,猶太人被迫在世界各地流亡。

二戰後,猶太復國主義者獲得了美國和蘇聯的關鍵支持,被允許在巴勒斯坦地區,在耶路撒冷重建猶太人自己的國家。

這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強烈不滿,在阿拉伯人看來,猶太民族主體在巴勒斯坦地區生存的歷史已經結束了超過一千年,這裡是阿拉伯人的土地,在此建立猶太人國家,顯然是損害了阿拉伯人的利益。

但是,1947年11月的聯合國大會還是通過了猶太人建國的決議,阿拉伯人強烈反對這項決議。

以色列建國宣言

1948年5月14日,猶太人宣佈成立以色列國,第二天,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和伊拉克軍隊陸續進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以色列國在美國的支持下,先敗後勝,打贏了第一次中東戰爭,接著在後面的四次中東戰爭中四戰四勝,終於在巴勒斯坦地區站穩了腳跟,還奪取了阿拉伯人的大片土地。

阿拉伯人一片散沙,不能很好地團結起來對付以色列,只能嚥下被打敗的苦果。

關注麻辣戰爭,關注世界軍事!


麻辣戰爭


中東除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其他均為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國家

1.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打仗的直接原因,領土因素。根據聯合國181號決議,在巴以分治中,占人口三分之一的猶太人分到了14942平方公里的領土,占人口三分之二的阿拉伯人只分到了11203平方公里領土。181號決議領土分配的不公正,直接導致了阿拉伯國家的不滿。1948年5月16日,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等7個國家集結4萬聯軍發動了第一次中東戰爭。可以說,領土因素是導致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發生戰爭的最直接因素。

2.加劇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矛盾的因素,宗教因素。在聯合國181號決議中,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教聖城耶路撒冷為國際共管,既不屬於巴勒斯坦也不屬於以色列。在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據了耶路撒冷西部;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又佔據了耶路撒冷東部;1980年,以色列宣佈耶路撒冷“永久不可分離的首都”。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對於猶太人佔據聖城耶路撒冷極其不滿。如果說領土因素引燃了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那麼,宗教因素則為二者之間的矛盾不斷增添燃料!

三教聖城耶路撒冷

3.國家利益也是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打仗的重要因素。前四次中東戰爭,埃及都是阿拉伯國家對抗以色列的盟主。第四次中東戰爭以後,埃及則成為第一個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得到的回報是,以色列將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而另一個反對以色列非常積極地國家敘利亞的戈蘭高地,一直控制在以色列的手中,兩國是一直敵對關係。

所以,領土、宗教、國家利益三大矛盾,導致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一直打仗。


美國觀察室



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戰爭不斷,持續60多年,有歷史因素,

中東國家除以色列信奉猶太教外,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而這些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除伊朗、土耳其外,都是阿拉伯人,有的國家實行政教合一的政體。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飽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希特勒納粹主義迫害的猶太人,切感無國家民族之痛苦,呼籲要求建立猶太民族國家,在美、英等西方國家支持下,自聯合國1947年,通過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後,猶太人從世界各地往聚歷史上猶太人曾經生活居住過的、現在的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色列國。


以色列,國土不大,管轄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50萬人,但經濟發達,擁有核武器,軍事力量強大,位居世界前十以內。


以色列建國以來,巴勒斯坦人喪失了大量賴以生存的土地,以色列與中東伊斯蘭國家戰火硝煙瀰漫,小的衝突不斷,僅大規模的戰爭就有四次之多,都是以色列戰勝告終。


而位於約旦河西岸的城市耶路撒冷,以色列通過戰爭佔領,宣佈從特拉維夫遷都耶路撒冷。

而耶路撒冷為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都奉為聖城,因而,也是以色列、中東伊斯蘭國家的戰爭導火索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