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不想当贫困户的老曹

6月13日,我们来到商南县湘河镇地坪村下地坪组,看到连片的香菇大棚中,贫困户曹振高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不停地将地上的香菇棒往架子上摆放。

“大中午的不休息,还在忙啊?”同行的村主任曹建恒问道。

“平时忙的顾不上,这不,乘着家里的小娃娃睡了,赶紧干一会,这可是香菇上架的最后时间了,再不抓紧会影响今年的香菇产量咧。”老曹一边说一边码地上的香菇棒。

“你们稀客啊,快,到屋里坐,外面太阳毒的很!”曹振高的妻子罗爱香看到我们来了,笑着说。他们的家里虽然简单,但收拾得很干净,墙壁雪白,家用电器也很齐全。发现我们在打量他们家,她一边给我们拿开心果、瓜子、花生等小吃,一边说:“幸亏有你们,让我们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这些年如果不是你们帮忙,这个家怕是早都散了。”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曹振高家有5口人,女儿已出嫁,儿子从小患有癫痫,儿媳患有痴呆,还有一个两岁的孙子。曹振高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比较保守,多年来以出卖劳动力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2015年,连年的体力活让53岁的老曹得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而家中多年的积蓄也在为给儿子治病中花得所剩无几。得知自己再不能凭力气挣钱后,老曹突然变得很消极,整天无所事事。

前几年,地坪村两委在贫困户评选核查时发现了他家的状况,劝他写贫困户申请。俗话说“人穷志短”,那时的曹振高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说自己可以出门去打工。当家中所有的重担都压到了媳妇罗爱香的身上,望着她每天起早贪黑做着自己曾经干的体力活,老曹才主动找到村主任写了贫困户申请,并被确定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地坪村两委在对曹振高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他的心理疏导。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主动上门帮他出主意,分析对策,在充分尊重他个人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脱贫致富的路子,使他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决定靠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户帽子。

看到村里有人承包土地准备种植香菇,老曹也想种种看。由于是第一次种,他在村里询问了很多香菇种植大户,并让女儿给他在网上查找种植的技术要领,每天跟着种香菇的农户学习,终于掌握了种植技术和流程。村两委知道他要种香菇后,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的产业扶贫款,帮助他在自己家附近的土地上建起了0.5亩标准化香菇大棚。从此,他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大棚的建设管理上,香菇菌的培植、遮阳降温、喷水增湿……一点都不敢放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家的香菇长势喜人,获得了大丰收。

经过不断的努力,曹振高一家的情况大有改观。如今,曹振高入股了地坪村香菇种植合作社,并在地坪村修建的标准化香菇大棚基地将原有的两棚香菇规模扩大到3棚。夫妻俩这两年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加上村两委及帮扶责任人的关心支持,香菇种植为他们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加上入股香菇合作社的分红,他们的腰杆子挺起来了,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为自己是贫困户而感到自卑,左邻右舍也对他们刮目相看。

“家里就我和媳妇两个主要劳动力,我忙着种香菇,家里全靠媳妇。媳妇除了平时要做三顿饭,照顾儿子、儿媳、小孙子,在村里还有打扫卫生的工作,平时有空了就来帮忙种香菇,活路太重了,种3棚是最多的了。”曹振高说。

让地坪村两委和帮扶工作队感到欣慰的是,曹振高意识到勤快的重要性。“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没用,政府能帮我们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剩下的要靠自己,把以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曹振高如是说。(来源:商洛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