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新型毒品隐蔽性强,这些你可能就不认识!

新型毒品隐蔽性强,这些你可能就不认识!

“现在宣判:被告人吴小奇(化名)犯贩毒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近日,成都市成华区检察院、法院在成都理工大学设置临时法庭,公开 开庭审理一起贩卖毒品案件。

近期,四川省开展“远离毒品·无悔青春——巡回庭审进高校”活动,全省检察机关已联合教育部门、法院组织巡回庭审35场,接受教育师生达1.7万余人。

新型毒品隐蔽性强

对青少年的迷惑性很大

2.2万!这是去年中国禁毒报告公布的我国未成年人吸毒人数。

报告同时显示,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明显,18岁至35岁吸食毒品的人员占到了58.4%。

记者6月22日从四川检察机关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省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当前,在青少年群体中,非法持有毒品、容留吸毒、零包贩毒等案件时有发生。”省检察院负责办理毒品案件的员额检察官覃丽蓉介绍。

“部分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危害性缺乏正确认识是主要原因之一。”省检察院未检处处长罗江分析,新型毒品的隐蔽性强、诱惑性大,将部分青少年引向吸食甚至犯罪深渊。

在办案中,罗江发现,涉毒青少年绝大多数吸食的都是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相比,新型毒品的心理成瘾性很强,加之青少年好奇心、攀比心重,很容易经不住诱惑。”罗江说。

毒品预防教育知识

纳入中学学业水平考试

“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迷惑性大,我们就得创新法治宣传手段,揭开其‘外衣’,揭示其危害性。”据省检察院公诉三处处长王小兰介绍,此次巡回庭审进高校活动,省检察院要求全省21市州检察院都要组织开展,选择的案例也多为青少年易受诱惑,误入歧途的毒品犯罪。

记者注意到,不少检察院还在活动现场进行了新型毒品危害讲解、仿真新型毒品展示等。

“原来毒品离我们这么近。”参与禁毒宣传活动后,西南石油大学学生王雅琦表示,如果没有亲历现场庭审,自己可能无法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新型毒品的危害性。

更多的新举措正在实施,省禁毒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起,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省初中、普通高中要将毒品预防教育知识纳入相关学科的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进一步提升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除了加强宣传,罗江建议,应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到禁毒中。“动员社区、物管等加入到新型毒品制贩线索的搜集中。”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分布于人民群众中间的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也是禁毒人民战争的积极参与者。

“孩子们接触新型毒品的各类渠道同样值得关注。”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丛林建议,应加强对网络、娱乐场所、黑网吧等的监管,为青少年成长营造“无毒”环境。

什么是新型毒品?

科普来了!

那些看似普通的“跳跳糖”“小饼干”,

或看似新奇的“小树枝”“开心水”等

都是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隐蔽性强,这些你可能就不认识!
新型毒品隐蔽性强,这些你可能就不认识!新型毒品隐蔽性强,这些你可能就不认识!
新型毒品隐蔽性强,这些你可能就不认识!新型毒品隐蔽性强,这些你可能就不认识!
新型毒品隐蔽性强,这些你可能就不认识!新型毒品隐蔽性强,这些你可能就不认识!
新型毒品隐蔽性强,这些你可能就不认识!新型毒品隐蔽性强,这些你可能就不认识!

提醒

尤其在娱乐场所,陌生人给的饮料,别乱喝;陌生人给的食物,别乱尝!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新型毒品隐蔽性强,这些你可能就不认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