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太平天国最后支柱死后留下未解之谜,曾国藩暗藏此人秘档不交清廷

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靠两位将领支撑,一位是英王陈玉成,一位是忠王李秀成。

陈玉成骁勇善战,用兵如神,但却早死,剩下李秀成。李秀成用兵虽然不及陈玉成,但他却擅长谋略,精通政治,又对太平天国忠心耿耿。

曾国藩就曾说李秀成“狡诈百端”。

但是,就是这位“狡猾”的人物,他死后留下很多未解之谜,他的手稿被曾国藩秘密收藏于家中。

那么,李秀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留下了怎样的秘密,曾国藩为什么要私藏他的手稿为秘档呢?

太平天国最后支柱死后留下未解之谜,曾国藩暗藏此人秘档不交清廷

李秀成早年参加太平军金田起义,是太平军的元老,他是广西藤县人,与陈玉成是老乡,也是“藤县四王”之一。

李秀成自幼家贫,但却聪明坚忍,被人称为“外柔内刚”。

李秀成跟随起义军南征北战,立下大功。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提拔了一批青年才俊试图扭转败局,李秀成就是这个时期脱颖而出的杰出人物。

李秀成和陈玉成合作,一个主东,一个主西,两人配合,屡次挫败湘军的进攻,更是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所部。

太平天国最后支柱死后留下未解之谜,曾国藩暗藏此人秘档不交清廷

如果说陈玉成是一位骁勇善战用兵如神的将军,那么李秀成更像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元帅”。

李秀成最主要的功绩就是经略江浙,将富庶的东南地区纳入了太平天国版图,并在当地平均土地,减免赋税,使得后期的太平天国在经济上得到巨大支持。

假如洪秀全能锐意进取,而不是任人唯亲,沉溺享乐,那么仅以李秀成的实力而言,太平天国当不会如此迅速的败亡。

李秀成在天京之战中奋不顾身救援首都,但此时太平军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

李秀成曾建议洪秀全放弃死城天京“让城别走”,但却遭到洪秀全的断然拒绝。

最后,李秀成保护幼主洪天贵福突围,将自己的战马让给小孩,而自己却被清军俘虏。

太平天国最后支柱死后留下未解之谜,曾国藩暗藏此人秘档不交清廷

曾国荃见到李秀成大怒,恨他杀伤自己部下太多,因此亲自用铁锥乱戳李秀成,全身血流如注。

据说,李秀成被俘后曾亲笔写下数万字的“回忆录”《李秀成自述》,列举了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十条,又称“天朝十误。”

但是,就是这份李秀成亲笔书写的“供词”却给后世留下诸多疑问。

曾国藩没有接受李秀成的投降,当然这很好理解,李秀成是太平军“首逆要犯”,曾国藩为了避讳清廷对自己的怀疑,所以必须杀李秀成。

但是,就是这份手稿,后来却发现也是曾国藩删减后的内容,真正的原版竟然被珍藏在曾国藩的湖南老家!

这就很有意思了,李秀成当年到底写了什么,让曾国藩如此忌惮却又留下原稿呢?

目前来看很多人都认为,可能是当时李秀成想效仿三国的姜维,他以种族之见劝曾国藩称帝反清,正如后来曾国藩手下建议他的“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本来,当时满清已经不行了,而曾国藩坐拥湘军三十万大军,皆百战精锐,是有力量割据江南甚至推翻满清的。

但是,李秀成和曾国藩的手下们高估了曾国藩,这种内容恰恰触犯了曾国藩的大忌,曾国藩是铁了心做满清的忠臣良将,宁愿被人猜忌贬职,也绝不剪辫子反清廷。

于是,李秀成死了,曾国藩后来被贬职了,腐朽透顶的满清依旧拒绝改革,拒绝跟上时代潮流,于是又被列强爆锤几十年,百姓继续为奴半个世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