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快手AI技術副總裁鄭文:快手是一家人工智能企業

5月19日,主題為“引領人工智能,創造無限可能”的2018年中國圖靈大會(ACM TURC 2018)在上海舉行。學界、業界的“最強大腦”匯聚一堂,分享計算機領域的最新技術進展,並探討當社會前沿科技的問題和跨領域的發展趨勢。快手AI技術副總裁鄭文也出席了大會,並與ACM圖靈獎得主、有“互聯網之父”之稱的Vinton Cerf教授,ACM圖靈獎得主、哈佛大學Leslie Valiant教授,澳門大學副校長倪明選教授,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立,資深傳媒人楊瀾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的未來。

快手AI技術副總裁鄭文:快手是一家人工智能企業

鄭文首先分享了快手的情況以及快手在AI領域的探索。鄭文表示,快手是一個記錄和分享生活的短視頻社交平臺。在快手上,用戶可以用短視頻和照片記錄生活點滴,也可以通過直播與他人實時互動。目前用戶在快手上累計發佈短視頻超過50億條,每天有150億條視頻被播放,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60分鐘。

快手AI技術副總裁鄭文:快手是一家人工智能企業

在這樣的成績背後,是快手在AI技術上多年的深耕與積累。鄭文表示,對於快手,人們的認知往往是短視頻平臺,其實快手也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在快手,AI技術被應用於從內容創作到視頻分發的每個環節。

在內容創作環節,鄭文舉例,快手會通過深度學習算法來檢測用戶拍攝的場景類別,並據此選擇最適合的濾鏡效果來提升視頻的質量。通過人體關鍵點識別技術,快手能夠為用戶的肢體加上特效,比如讓虛擬的火球跟隨人手的位置進行運動,此外還有很多人臉裝飾貼紙、AR模型等基於AI技術的特效,讓每個用戶的記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在內容分發方面,AI同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快手,每天都有數千萬的視頻被上傳,服務器需要在轉瞬間處理數以萬計的視頻,理解其內容並通過推薦系統向用戶推薦匹配度、相關性最高的視頻,這需要優秀的AI算法的支撐。

論壇上提及,算法的智能推薦也引起了一些爭議,認為智能推薦只會根據用戶的興趣愛好推薦內容,久而久之用戶就會被自己關心的事物圍繞,從而失去對外界的整體認知,形成“信息繭房”效應。

對此鄭文分享了快手的推薦機制:快手的推薦給用戶的內容,絕非僅僅用戶最感興趣的部分,而是會考慮到內容的多樣性,在更廣闊的領域發現感興趣的內容。例如某一位用戶對足球感興趣,那麼後臺AI系統除了給他推送足球和其他球類甚至其他類別體育運動相關內容,還會對同樣喜歡足球的群體進行分析,找到他們除了足球以外還有哪些興趣點,從而把這些興趣點相關內容也推送給這位用戶,幫助用戶不斷拓展興趣邊界,打破“信息繭房”,也與其他人建立更強更深入的連接。

鄭文表示,鑑於AI技術在快手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快手也在不遺餘力地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以不斷完善用戶的體驗。同時,快手也聯合清華大學成立未來媒體數據研究院,探索多媒體、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未來面臨的技術和社會挑戰,全力踐行“用科技提升每一個人獨特的幸福感”這一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