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一位連續創業者覆盤的支付簡史:對手毀滅你,但與你無關

一位連續創業者覆盤的支付簡史:對手毀滅你,但與你無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是一個以賣公司為生的人。”連續創業者孫茳濤曾如此調侃自己。2001年至今,他共創立了5家公司,其中4家被收購,一家成為了上市公司。

2001年,創立時代傑誠,2006年以2000萬美金賣給了中華網。

2004年,成立神州付,2013年在香港IPO,上市公司名稱為神州數字。

2008年,創立錢袋寶,在2016年以接近20億元的價格賣給美團點評。

隨後,他參與投資創辦的頭部在線信貸平臺掌眾金融,作價16.67億賣給了中國信貸科技。

回溯其創業經歷,支付是一個明顯主題。從功能機時代的電信增值業務,到第三方支付的線下收單業務,進而在微信支付寶兩大巨頭降維打擊之下逐漸喪失市場份額。孫茳濤的創業上半場故事正與國內支付行業的浮沉脈絡暗合。

在2016年把錢袋寶送入美團點評囊中之後,孫茳濤就暫停了國內的支付創業故事,開始將主要精力投身於區塊鏈以及金融支付技術的出海業務。

同年,神州數字、高榕資本、海通證券共同成立了Goopal Group。截至目前,這一區塊鏈集團旗下已囊括了數十個投資和孵化的區塊鏈項目。同時,孫茳濤在神州數字體系內也開闢出了一個區塊鏈業務體系,逐步落地一些技術產品,包括錢包、支付、徵信體系、區塊鏈分享空間等區塊鏈技術與創新的應用。

美團創始人王興是促成孫茳濤創業轉向的關鍵人物之一。

2010年,剛剛創業美團的王興受孫茳濤之邀參加了亞傑商會的創業培訓課程,二人共住一宿舍臥談良久,但彼時雙方均對各自的創業項目並不看好,後者認為前者只是“copy to china”,而王興則認為孫茳濤的支付項目“格局太小”。

但時移勢易,美團漸成巨頭,而孫茳濤的錢袋寶卻在巨頭壓力之下不得不賣身美團。雖然獲得了大量的現金及部分美團原始股收益,但兩廂對比之下,讓孫茳濤開始反思自己的連續創業歷程——二、三流創業者與最頂級的創業者的差距在哪兒?

近日,鈦媒體專訪了這位金融科技領域的連續創業者。試圖從孫茳濤的創業視角透視國內支付行業的浮沉脈絡,金融出海的幕後動態,以及作為一名“以賣公司為生的人”的創業反思。

以下內容基於孫茳濤的講述,由鈦媒體採訪整理完成:

支付簡史:對手毀滅你,但與你無關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看微信支付、支付寶用得非常方便。到十幾年前,網上銀行還不夠成熟,整個全國、乃至全球沒有幾個人網上銀行支付,不可能有電子支付方式——那個時代的創新舉措不叫支付,叫代計費。

2001年,中國移動發佈“移動夢網創業計劃”,允許SP合作伙伴使用中國移動的計費通道來提供增值服務。我們發現,通過扣除話費來繳費,電信運營商實際上可以充當支付通道的角色。

以遊戲支付為例,二十年前遊戲公司需要把自己發行的點卡遍佈到全國各地進行推廣。玩家有時玩到一定的時間,需要大半夜跑到外面買一張點卡,也不一定能買得到,因為難以大範圍覆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當時與三大運營商合作提供點卡,運營商的覆蓋網點幾乎覆蓋全國。通過我們的技術手段,用戶只需要把充值卡上的帳戶和密碼輸入進來就可以,通過後臺進行識別,在系統處理完之後,就給用戶在線上遊戲解密通知。

按照這種方式,我們開始進入這個支付當中。在那個時代,用話費、用短信來做計費方式是一種創舉,電信運營商向用戶扣電話費,用戶向電信運營商現金繳費。整個錢的流轉是這樣一個過程。再後來神州付把這個鏈條進一步縮短,用話費充值卡就可以實現繳費,整個支付效率進一步提升,整個鏈條變短了,遊戲運營商能收到更多錢。

但在2008年左右,SP行業的紅利期結束了,隨著移動互聯網興起,就不需要功能機上Wap、彩信之類的傳統支付實現方式,這就是被新技術革命掉的行業。與此同時,這一行業的競爭也非常激烈。當時,用短信做WAP公司全國有上萬家企業,非常多,差異化幾乎沒有,很難形成競爭力。

2011年,一個新的機會來臨了。央行要發放支付牌照,錢袋寶第一批拿到牌照就此開始規劃收單業務。我們就可以去商戶那裡鋪我們自己的POS機了,然後收取一定的費率,這就是收單業務。

我們發現小微商戶小門店,沒有收單機具,還是現金收款,每家交易規模一個月也就兩三萬流水,這麼小的體量,用傳統收單服務方式,都不足以彌補成本。

所以銀行以前不願意接入小商家,如果中間有一家支付公司集成一大堆小商戶,有了更高的交易量,銀行是願意的;從C端看,用戶只要有一種銀行卡就能在任何商戶支付。這樣,就解決了C和B的量級的不對稱性,帶來了資源集成後的成本下降和效率提高,這是第三方支付的價值。

但在2015年,情況發生了變化。

首先是同業競爭加劇。這個行業容納了兩百多家支付公司,互相都在搶對方的商戶,模式一樣,最終就只能拼費率,於是降低了所有人的毛利率。

最關鍵的是,過去兩年間微信和支付寶的崛起,通過推動線下掃碼,微信、支付寶切走了大量線下pos機的市場份額,而銀行已經徹底淪為支付寶和微信的通道了。

對於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這就是一個“對手毀滅你,卻與你無關”的故事,微信和支付寶高速成長,已經讓線下收單業務沒有太大生存空間,萎縮得非常厲害。

國內企業出海的金融需求

在我看來,在中國企業全球化過程中,它們有著有非常多的金融需求,金融科技的全球化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大型國企在走國際化的時候,有大型商業銀行保駕護航,但是中國還有幾十萬走出去的民營企業,他們跟大銀行打交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我發現其實非常多中國走出去中小企業,在境外也有大量的金融、支付全產業各種各樣的需求。

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在一些較為落後的國家,中國資金走出去全是通過地下黑產解決支付問題——我這邊收到現金,馬上打一個電話告訴那邊錢莊,從那邊匯,屬於產業裡面灰色地帶。並非是企業不想走合規化路徑,因為他根本沒有渠道、沒有辦法走得通。甚至我們去英國、法國,包括東南亞一些國家,中國人民幣想走出境都非常困難。

國內企業在海外的水土不服情況特別嚴重,在當地根本沒有辦法完成結算,以美金結算網點鋪設還有任何程度,都去跟當地結合起來很困難,這也跟我們體制有關係。

因此,我們現在想做兩個事情,一個是時間機器的概念,中國企業走到境外,得不到像中國一樣快捷的電子金融服務體驗,我們就把這一階段搬到海外,用類似的方式提供給中國企業,讓他們得到像中國境內一樣的電子支付體驗。另外一點,我們會用一些區塊鏈技術,提高全球化清算效率,降低成本。

為了完成這一計劃,神州數字從2016年就開始陸續尋求美國銀行牌照,香港券商牌照,還有其他支付、保險、境外金融牌照等,目前已順利取得一家可以開展美國全境業務的銀行牌照,神州數字銀行CBI BANK。

在國內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中國移動支付在世界一定走在前沿,中國已經跳躍了卡時代,進入無卡支付時代。從這個角度講,新金融科技單從技術輸入角度可以一定程度上改造全球目前的金融現狀。(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蔡鵬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