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复盘10年前“山竹”般的金融风暴:靠什么穿越危机屹立不倒

今天,广东上下齐心协力准备迎战最强台风山竹。而十年前的今天,一场由雷曼兄弟倒闭引致的全球金融风暴不但彻底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轨迹,更改变了全球金融业的运行秩序。其经验教训至今还是影响深远。

2008年9月15日凌晨1点,美国四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这家负债超过6100亿美元的国际投行的破产,不仅创下了至今美国乃至全球破产金额之最,更成为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的关键事件,引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回望雷曼兄弟倒闭的10年时间,有些人的人生轨迹和生活观因金融危机而改变;而在金融业,金融秩序也在危机中重构。

危机来了:

被雷曼兄弟改变的人生

在华尔街一家大型银行做投行业务的苏丽,正与她的华人同学想约欢庆中秋,然而愉快的欢庆却在凌晨被电视里雷曼兄弟倒闭的消息所中断。

尽管市场早有预期,但雷曼兄弟的倒闭仍像一颗深水炸弹扔向华尔街。苏丽说,雷曼兄弟倒闭前,很多华尔街的人仍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雷曼兄弟的倒闭,让华尔街所有人感受到“大楼将倾”的危机。

雷曼兄弟倒闭后的10年,一些人的人生轨迹被改变。在苏丽周边,同事突然被裁员,继而“失联”成为常态:刚入职Offer的印度同事,因为丢了工作,失去了留在美国的机会;但也有人拿着被辞退的赔偿金旅游一圈回来,在美国经济的复苏中重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上;也有同事因为金融危机被裁员,却因此提前终结了一份不适合的工作,更早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作……

危机的发生第一次让她感到世事无常。苏丽调侃,就连充满狼性的“华尔街之狼们”,脾气一度都变得软了。大家不再那么急于关注市场、项目或者人际关系。

被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生轨迹,还有美国的金融行业。2008年~2014年间,美国有超过500家银行破产倒闭。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中,除了雷曼兄弟破产重整,贝尔斯登、美林分别被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商业银行。经过救助、破产、重组、兼并等多重途径,美国金融业经历了一场大“换血”,即使存活下来的金融机构股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度过危机:

从金融自由化到金融强监管

回忆起10年前的9月15日,中国银行纽约分行金融部总监乔磊仍历历在目:流动性枯竭,大批华尔街金融从业者失业,股票市场大概跌了40%……此后10年,他感受最深的变化是合规成为各家机构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危机时,各家机构裁减人员,但合规部门的人数在各家机构却一直在上升。

美国大都会人寿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史蒂文·古拉特表示,危机使商业界、保险业、金融服务业、国会、立法者、监管机构都重新考虑了美国金融服务业的监管框架。

危机后的美国经历了金融自由化到金融监管加强。2010年7月颁布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是“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机构首席监察官朱世昌表示,举措几乎改变了银行的文化,安全成为比规模更重要的指标。

今年以来,特朗普大力主张放松对金融监管,签署《经济增长、放松监管与消费者保护法》,美联储一宣布欲重新修订“沃克尔规则”,但危机后的金融严监管仍重塑了美国的监管体系和金融业。

“(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低于1%。”朱世昌认为,不良率的持续下降正是严监管带来的直接效果。

复盘10年前“山竹”般的金融风暴:靠什么穿越危机屹立不倒

走出危机:

杠杆向下,指数线上

危机的另外一个结果是,金融机构出清,董骏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发生变化。

作为房地产抵押债券及衍生品交易员,因行业活跃度急剧降低,其所参与所有投资组合都出售给了其他第三方基金,退出了这个市场。董骏因此选择回国创业,并成就了今天金融科技领域的“积木”体系。

机构兼并、取消成为危机后美国金融行业常态。福特汉姆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王宝链接告诉记者,包括高盛在内不少纯粹的交易部门尽管赚钱,但不创造价值。随着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出台,这些交易部门慢慢变少或者直接就关掉了。“美国人不说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但实际上这十年就是在往这个方向做。”王宝连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殷剑峰认为,与1929年“大萧条”和1990年日本泡沫危机相比,美国经济从次贷危机修复堪称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发生是得益于去杠杆。

“现在回头看,正是在金融业‘不太好过’的同时,美国实体经济得到真正的恢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美国次贷危机,让杠杆率、去杠杆的问题进入全球视野。2009年9月,G20(20国集团)的匹兹堡会议,各国首脑确定去杠杆是主要任务的地位。

复盘10年前“山竹”般的金融风暴:靠什么穿越危机屹立不倒
复盘10年前“山竹”般的金融风暴:靠什么穿越危机屹立不倒复盘10年前“山竹”般的金融风暴:靠什么穿越危机屹立不倒
复盘10年前“山竹”般的金融风暴:靠什么穿越危机屹立不倒

危机反思:

金融业的目标不应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

“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监管迎合金融机构通过从事高风险业务获取高回报的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前所长张承惠指出。

回望金融危机过去的10年不难发现,“利润最大化”或将金融企业引入歧途,而长鸣“风控”警钟、坚持稳健经营金融机构更容易在危机中生存下来。

过去10年增长表现一枝独秀的富国银行就是典型例子。在1984至2017年的34年间,富国银行有28年的ROE(净资产收益率)超过行业整体水平;近20年来,其ROE始终保持在15%以上。

相对稳定的ROE并非其“加杠杆”所得,而是稳健经营的结果。富国银行靠三件制胜法宝成功穿越金融海啸:专注社区银行业务,降低证券交易类业务比重;确保放贷质量,维持较低坏账率;远离交易杠杆,从不参与CDO(担保债务凭证)产品交易。

与此同时,金融业若能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使金融服务紧跟实体经济发展,就获得了在危机中突围的不二法宝。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德国银行体系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就使得德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并成为最快走出金融危机的国家之一。

VCAF留德学人金融学会理事阮峰告诉记者,德国银行体系“三大支柱”紧贴实体经济有密切关系,国际大行服务企业“走出去”、储蓄性银行服务区域性企业、互助银行扎根基层,“资金空转的情况很少”。

“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德国的银行业不会因为担心有金融泡沫而不去贷款;相反地,银行为了维持长期的客户关系,还是会放贷。”阮峰表示。

回归本源,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可用美联储前主席耶伦所言概括:一个健康发展的金融体系可为生产性投资和新兴产业的形成提供便利,并帮助新旧企业平稳渡过经济周期的高潮和低谷。

李扬认为,金融业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利润最大化,而是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金融业历来就是特许经营行业,因而存在制度性利差,可享坐地收钱之利,社会一般总会要求金融机构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他看来这种社会责任将体现在四个方面:准公益性产业和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需要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普惠金融不能完全追求经济利润,必须寻找适合它的模式;金融必须支持绿色发展;要想办法创造出支持科技的新的金融运行模式。

【策划统筹】谢美琴 陈颖

【文本】唐柳雯 郭家轩 唐子湉 张俊

【实习生】郭静怡 聂远格

【图表制作】唐嘉欣 张瑞威 聂远格

【校对】杨远云

【作者】 唐柳雯;郭家轩;唐子湉 ;张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289财经热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