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大名府 魅力都城旧址

大名府,或称北京大名府,治所旧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的东南部。大名府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大名府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

大名府 魅力都城旧址

大名府

大名府

“大名”这个词,这个金冠用在府名上,始于唐德宗建中三年,田悦任魏博节度使时。自春秋毕万封于魏,事后,经过一千四百四十三年,到了唐德宗建中三年,即782年的时候,驻在魏州(今大名县城东北五至二十五里处即魏州治旧址)的魏博节度使田悦与芦龙军节度使十滔、恒州团练使王武俊结盟抗唐命,各自称王,田悦自称魏王,为取吉兆,把魏州之“魏”改为“大名”,把魏州的“州”改为“府”。于是“魏州”之名就改为“大名府”了。这是“大名府”名的第一声,“大名府”名就开始于此。

大名府 魅力都城旧址

大名府

大名府古城建筑

大名府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三国魏阳平郡;北周魏州;唐为天雄军治,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五代唐曰兴唐府,后晋曰广晋府,又为天雄军,后汉改为大名府,后周因之,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建陪都,史称“北京”,是宋朝的陪都,当时大名府人口达百余万,《水浒》里多次提到它,后来被淹没。

古城中间高,四周低,十字大街中心原点似龟背,向四方轻舒缓降。街巷结构严谨,形状规整,主次分明,构成棋盘式方格路网,城楼、牌楼、衙署、等建筑井然有序状若龟壳,构成了丰富的街道对景,形成了优美的视线通廊,整个城市呈现十足的理性和有条不紊的秩序。城南门下有一暗沟通往外河,恰似龟首。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方面,以龟为原型的城市多是平面构图为龟形,以立体空间的角度构思龟形城市,大名府是特例。

大名府 魅力都城旧址

大名府远景

大名府城墙

因地处黄漳溢域,特有的地理位置,让宋明两代故城毁于洪泛,历经9朝1042年的文明被埋入泥土。省内外文物考古专家和国家大运河申遗专家组断言:这是一座可震惊世界的埋在地下的巨大文物文化宝库,也是600年繁华和战火相伴的宋王朝唯一存世的古都城。特别是它由运河而兴而盛的历史,位居东西南北大运河枢纽并把大运河历史推延到春秋战国时代的价值,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众多名人贤士曾来大名府治政安邦。单就宋朝,就有寇准、王钦若、吕夷简、韩琦、欧阳修等名臣在这里相继供职。《水浒传》中,蔡京的女婿梁世杰梁中书镇守于此,手下天王李成、杨志、索超等强将如云。卢俊义、燕青出身此地。《水浒传》里的卢俊义就是大名府人氏;另外还有《水浒传》中的“大闹大名府”也是发生在这里。

大名府 魅力都城旧址

夕阳下的大名府

大名府旧址

2014年,对于华北平原上的大名县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项世界遗产,而“御河兴府”的大名府也随之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7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大名县列入省历史文化名城,成为继宣化、蔚县、涿州、定州、赵县、邢台后的第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大名府 魅力都城旧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