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华为不放弃自己的手机业务,将麒麟处理器出售给国内厂商?

比太难了还难


这个问题听起来,貌似不用思考就能得到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华为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手机业务,进而将麒麟处理器出售给国内厂商,不过仔细分析下,华为之所以不会放弃手机去选择芯片业务的原因又是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可以分几个方面聊一下。



手机业务还算是华为的副业吗?

我们之前应该在很多文章里面都读到关于手机业务只是华为的副业这一说法,这种说法放到几年前还说的过去,而随着华为手机业务的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很难定义华为手机业务仍是副业了,我们从数据上赖说一下这一问题,目前华为业务一共分为3大板块,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那么这其中运营商业务最早就是华为的主营业务,而成立于2003年的消费者业务(含手机业务)最开始占有份额也很小,但随着华为在手机业务上的不断乏力,我们看下2016年消费者业务已经占到整体业务量的34%,已经算是不小的份额了。

然后时间到了2017年,我们再看一下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占比已经增长到39%,再到2018年华为手机业务已经占到了整体业务量的半壁江山,这时候谁还能将手机业务作为副业吗?所以,目前华为业务分为了2B、2C双业务线,二者不分伯仲,哪有一家企业会放弃自己的主营业务呢?

手机和芯片业务那个更有发展?

我们比较一下几个公司的市值,苹果公司目前市值为8156亿美元,高通的市值为652亿美元,还不及苹果的10%,纵然这跟苹果业务体系有一定的关系,苹果手机、PC、内容等生态体系健全,但这么大的差距也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整机终端产品的发展空间将比单一元器件更有想象力。华为目前虽未上市,但市场对其市值的定位也在几千亿美元的规模,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考虑,手机业务对华为的意义要远比芯片业务更重要。


IoT给了手机另外一个想象空间

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会极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苹果、华为、小米等企业都分分布局了自己的IoT市场,尤其以小米的“ALL IN AIoT”战略最为激进,不过这也能说明物联网也将会很快进入我们的时候。

那么在物联网时代手机又将会担负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未来的手机肯定会是消费者整个物联网场景夏的控制中枢,虽然即时手机的形态很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折叠屏、柔性屏等等,但这并不妨碍手机这种概念的存在,而且未来手机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将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今明两年将会是华为发力IoT市场的关键时期,资金、人员、实验室灯方面的巨大投入都已经证明华为对IoT市场的决心,因此华为自然也会把手机业务作为争取IoT时代的一张关键船票。

麒麟芯片尚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近几年华为麒麟、巴龙等系列芯片确实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不少纬度上都已经处于市场前列,但在高通骁龙系列芯片的巨大优势下,华为麒麟芯片其实还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华为与高通最新芯片分别是麒麟980和骁龙855,通过一些测评报道我们可以看出,在跑分方面麒麟980单核、多核都比骁龙855低了那么一点,在如今处理器是一大卖点的时代,麒麟芯片在高通面前还是缺乏竞争力的。

其他

除了以上种种因素外,还有其他众多因素都说明华为不可能放弃手机而选芯片业务,比如高通、英伟达等企业的合作关系需要考虑,直接在人家饭碗里抢饭吃,那势必要引起很大的纠纷;跟友商的关系也要考虑,小米、OV会放心使用华为的芯片吗?即便华为没有了手机业务的情况下,国内这几家企业非逼不得已恐怕也不会选择麒麟芯片。

还有华为自身的业务优势也要考虑,华为目前在通信技术、芯片研发等方面的优势,是跟手机业务天然相关的,把自己在通信技术方面积累的竞争优势,转化到手机业务方面,这也是将自身优势最大化的已经有效方式,而如果没有手机业务作为纽带的话,华为自身的通信技术和麒麟芯片确实存在的联系不大,除了以上原因还有其他政策等方面的因素,综合来讲华为肯定是不可能放弃自身手机业务的。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添加关注哦!

木石心志


感谢您的阅读!

华为放弃手机业务?!这就好比,华为用刀将自己的一条胳膊砍断。要知道,华为的手机业务正在慢慢的接近华为的主营业务:运营商业务。没有了手机业务这条“胳膊”,华为的道路估计会难走很多。

在华为2016年华为年报,业务回顾:

2017年华为业务回顾:


2016年消费者业务(手机)的利润为1798亿元,而运营商业务的利润为2905亿元;2017年消费者业务增长到了2372亿元,运营商业务为2978亿元。明显感觉到,2017年手机业务已经非常接近华为主营业务了!

而这个时候,放弃消费者业务,华为除非“脑子坏掉了”。而且,麒麟处理器,华为高管多次强调:华为的处理器是华为的一项技术,并不是华为的业务。所以,我们不能本末倒置的认为:华为应该放弃他的消费者业务。

其次,如果麒麟处理器单独成立业务部门,它真的能够和高通处理器相比较吗?我们就拿骁龙855和麒麟980来说,两者的跑分差距大概是在7~8万分左右。

在实际的性能方面,特别是在GPU方面,麒麟处理器和骁龙处理器还是有一定的差异。麒麟处理器这项业务,如果想获得大的发展,那么,它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它一定是可以和骁龙处理器相媲美,甚至要超过骁龙处理器的性能。

所以,从客观来看,麒麟处理器,很难独立成为业务部门,而华为也不可能放弃手机业务,专攻麒麟处理器,这与华为的利益不符。


LeoGo科技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这个提问比较的流氓啊,凭什么华为就应该放弃自己的手机业务,改卖麒麟处理器呢?

华为的手机发展的也不错,出货量现在已经马上就要超过苹果公司了。

现在华为的手机发展势头非常强劲,眼看就要追上苹果的出货量了,要不是苹果年底降价各种促销,去年就超过苹果了。发展的这么好,说不要就不要了?凭什么?

终端的重要性在物联网中慢慢凸显,未来将是物联网的平台操控中心,意义开始大了起来,华为也不可能放弃这块。

物联网时代就要来了,通信业中最大的一块蛋糕就可能是在物联网上,万物互联的时代,物联网平台将是华为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手机则作为做适合当作物联网平台的个人操控平台,重要性越来越大了。

想象一下,控制个人家庭的智能家居、电器、汽车等的各种可以被接入物联网的设备,哪里还能找到比手机更适合当成操控终端的设备?

华为的麒麟芯片中包含华为大量的研发成本,如果仅仅是依靠卖芯片来回收成本并且赚出手机的利润,麒麟芯片的单价必然很贵。

而华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象高通一样靠收取专利为生的,国情不准许,而且华为本身的大量通信业设备的主业也不能让华为和高通一样肆无忌惮。

高通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生产产品,只卖芯片收专利费,除非华为关闭全部的通信业设备生产线,否则就不可能和高通一样收取专利为生,而如果是关闭了通信业的生产线,华为也就不是华为了。

总而言之,让华为放弃手机,专卖芯片,完全是不可能的。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这种问题完全就是舍本逐末。

芯片设计行话叫做IC设计,这是华为的强项,但是之所以华为要发展自己的芯片设计能力完全是因为华为希望掌握整个生产的上下游,换句话说是不希望被卡脖子。所以说华为拼命发展手机芯片就是因为想让手机卖的更好。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华为手机和华为海思在各自领域的排名:

华为手机世界排名已经到了第二了,出货量超过苹果,而且在三星手机销量下跌、华为手机销量强势上涨的情况下,华为手机出货量超过三星也不是不可能。【如下图所示,是各个品牌手机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

海思麒麟当然水平也不低,但是相比较于高通、苹果、AMD、英伟达这些厂商来说,排名还不够靠前,在2017年的时候还只是排名第七【如下图所示】,这还没有算上诸如英特尔之类的既有芯片设计能力还有芯片生产能力的厂商。

那么好了,你的意思是华为要放弃自己全球第二的业务,去专心经营全球第七的业务,你觉得华为傻吗?

另外,手机芯片和手机研发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

比如说华为海思麒麟9XX系列的芯片,这就属于高端手机芯片,凭借华为Mate系列、P系列,荣耀系列、荣耀V系列等等一系列手机的大卖,一款麒麟9XX芯片的最终出货量是极高的。比如说麒麟970芯片,搭载麒麟970的Mate 10系列和P20系列销量早早地就超过了千万台,这对于均摊芯片研发成本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而对于手机,由于搭载了自己厂商量身定做的芯片,一方面可以作为宣传的亮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一些定制功能让手机性能更加强劲,比如说华为最开始推广的AI功能。所以说不仅仅手机销量造福芯片研发,芯片研发也会促进手机销量,两者之间可以说是互相激励,对于华为来说,当然是乐意见到这样的情况的,而这也正是为什么三星、苹果都有自己的芯片设计能力。

所以华为一定会努力发展自己的芯片设计水平的,但他们也一定不会放弃手机业务,甚至于还要在手机设计上加大力度。人家又不傻,现在手机的营业收入增长极快,又能带动芯片研发,怎么可能会放弃呢?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首先这就是一个假设,即假设华为不做自己手机业务,还把芯片卖给国内手机公司,还通过这些公司去和苹果甚至高通竞争,结果是赢得市场竞争。这个逻辑只是听起来貌似合理,但是否真的合理呢?我们简单把其中的事情打开看看。

首先华为不做手机业务是不存在的,终端是终端,芯片是芯片,本身就是两个体系。目前华为一样也出高通芯片的手机。鼓励竞争,通过竞争获得优势,满足客户需求是华为公司的基本市场策略。所以华为不会不做自己的终端,在这个过程中,终端和芯片的关系即是甲乙方,也是合作方。

其次麒麟芯片是否给国内公司使用,其实早先终端公司也曾经找过业内企业,奈何业内企业无法在那时候予以支撑,从研发到服务等多方面实现互信和互惠。举个例子,目前国内很多机顶盒,光猫的芯片都是海思提供的。所以说不是海思不给,是在商业合作层面,想要的公司和海思谈不拢罢了。

最后再说通过别的公司去卖,其实是可以的,参考高通芯片就是这个做法。但是依赖于现有公司的技术体系和服务能力,换芯片做新产品是需要很大魄力才能做决定的事情,当然也要花巨大的投资来进行布局,还要考虑高通的潜在影响。对手机生产商来说这个生意能否做成很不好判断。

上面只是把这个假设的内容简单打开来看,就发现其实这个生意做起来确实存在困难和风险,而且也不是华为自己说了算的事情。如果有人想谈,那就拿出诚意和可闭环的合作模式去谈,才可能把这事干成。


hammerzjx


不排除麒麟处理器以后给其他厂家用的可能性,因为海思的其他芯片也有供货给别的厂家用。但是目前来讲,还不是时候:

1.麒麟处理器还需要改进,要对抗高通还差点火候,市场未必那么认可,现在不是还很多人看不上麒麟吗?外售未必卖的了好价格,价格低了,那还不如不卖,自己用还可以打差异化,毕竟满城都是高通!

2.麒麟都是找台积电代工的,目前台积电每年的产能还要供给苹果,联发科,高通,未必能保证麒麟的大量出货。

3.手机终端现在已经成为物联网中心,拥有手机用户等于拥有了未来啊,做的好,谁愿意拱手让人?


数科世界


问这种问题的不是弱智是什么?华为去年消费者模块销售额大概3500亿,占总销售收入的一半了,哪个公司会卖掉自己最赚钱的业务板块?还出售麒麟对抗高通,国内除了麒麟,友商都是高通,恨不得搞死你,你这是准备自杀?


时光的河119260736


华为是一艘大船,发动机是海思,云是船体,通讯设备骨架。

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这之类的终端就是为了这艘大船服务,也依赖于这艘大船。手机业务是这艘大船的左膀右臂。卖了它等于自断一臂,特别是现在正如日中天的时候。

终端在,麒麟处理器自然是不能卖的,麒麟处理器是终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纵横666


一开始是这么打算的!有这提法!可国内诸雄不买账丫!伦家都贼着米爹高通,甚至英条儿呢!好吧,俺们自己做,结果那点产量连自己都不够。。。。。


SimonZhang63215465


我就服认认真真回答这些问题的人。我告诉你们,经常回答这类问题一定会让你的智商瞬间降低五个百分点,就问你们有多少智商可以降,就算你一百四的智商也经不住折腾啊,象我这种五、六十智商的人,看个标题都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思绪一下子混乱了,感觉已经感染了。走了走了,再不走怕来不及抢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