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少問怎麼辦?多動腦,多思考,小心永遠混底層

之前在知乎回答問題”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

“,我當時只談了一點,就是”不會換位思考“。

今天有感而發,想再談另一個典型的學生思維:不會主動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一個人不會主動解決問題,具體表現就是,凡事第一反應不是先思考怎麼做,而是喜歡問別人怎麼辦,等別人告訴他答案和所有的步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伸手黨“

比如你剛入職,上班第一天領導就給了你一個大任務——給公司產品寫一個百度百科。天啦嚕,百度百科?我從來沒有寫過呀?

老闆,百度百科怎麼寫呀?沒有寫過怎麼辦?

你先看一些百度百科詞條,看一下就知道了。

(3分鐘後)

老闆,寫詞條需要登錄,咱們沒有百科賬號啊怎麼辦?

嗯,你上淘寶問問,這個都有賣的。

是這樣搜嗎?找這家行不行?(問完還順便給截個圖自證一下)

對!

(10分鐘後)

老闆,賬號已經買來了,我現在準備寫了。可是這個目錄有點看不懂啊……

……

上面的對話典型就是不動腦、不思考,教一下動一下,遇到個小問題就卡殼。你沒寫過百科詞條,就不能上百度搜一下,那麼多教程、文章和視頻,挑一個先看一看?

假如我是老闆,大概率不會因為這點小事直接炒掉你,但至少心裡會對你的執行力和職場能力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你有沒有發現,那些在職場上晉升快、得到領導和老闆青睞的人,都是解決問題能力特別強的人?他們能在領導交待工作任務的時候,獨擋一面,遇到問題能快速反應,給出解決方案;在執行過程中遇到難題也都能一一化解。

領導也是人,領導也會遇到各種問題和難題,甚至遇到的比你的還要多得多,但他坐上那個位置,就是因為同樣是面對問題,雙方的態度和解決方式完全不一樣;

所以,要想在職場上快速成長,成為獨擋一面的人,就一定要學會主動解決問題,多動腦子,多思考。


少問怎麼辦?多動腦,多思考,小心永遠混底層


01

能通過搜索解決的就自己搞定

我帶過下屬,生活中也教過別人,上面的對話不要覺得不常見,其實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比如介紹給別人一個網站或者軟件,結果對方不是先去查一下看看官網,而更喜歡先問我”這是啥?要怎麼用啊?在哪裡下載?“;推薦個好用的東西吧,差點把我當成了官方客服,什麼尺寸,什麼材料,售後怎麼樣,有沒有折扣……

很多動動手指直接百度出來的信息和知識,卻很喜歡在群裡反覆地問來問去。哪怕你把鏈接都丟過去了,對方好像就是看不見這些內容,還是要對裡面的內容反覆地詢問。

如果你是剛進一個新的行業,一定會碰到很多行業內通用的專有名詞和術語。不愛動腦的人假如碰到這樣的名詞,第一反應就是問旁邊的同事這是什麼意思,一次兩次還好,可能你還覺得自己主動好學?

但次數多了同事會覺得你連這樣的問題都要問人,會讓人懷疑你的能力,同時你也在耽誤別人的工作。

所以有時也別怪為啥一些牛人、大V不理你,不回覆你的問題。因為人家都說了,但凡能直接百度找到答案的,他們都會無視。因為他們的時間更加珍貴,需要分配給更需要更值得的人。

現在的互聯網如此發達,真的,除了僅限於局部小圈子的信息之外,90%的知識和問題都能通過搜索解決。

所以,再碰到什麼問題的時候,先想想,能不能先通過搜索找到一部分答案。


少問怎麼辦?多動腦,多思考,小心永遠混底層


02

以目標和結果為導向

聽起來好像有點虛,但事實又的確是如此。也就是,當你做事情的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只知道傻傻地問自己一萬個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而應該思考一下,你現在做的事情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或目標。

現在通往這個目標的路線遇到阻礙,那有沒有替代方案,有沒有更靈活的方式,有沒有其他選擇。

都是要回家,可以坐火車,可以自己開車,可以坐飛機。那你本來打算坐火車回家,結果原來預定那天的車票沒有搶到,怎麼辦?

要麼,加點錢找黃牛幫你搶;要麼,換另一種交通方式;要麼改一下回家的時間,晚點回;目標是一致的,達到目標的路徑卻是可以多種多樣的。辦法總比問題多。

回到職場上來,如果你經常是做事找不到北,遇到點困難腦子就一片空白,只能聽領導吩咐,那一定是你沒有想清楚一件事的目的和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很多人有個大毛病,就是喜歡說一下動一下,純執行,根本不清楚自己做一件事的目的什麼。覺得只要把交待要做的事做完了,就行了,也不管效果怎麼樣,等著領導來檢查,領導說哪些有問題要修改,說一下改一下。

可能你覺得這樣挺好的,把領導累死了,自己清閒了,還領工資,真是這樣的話,你也只能一輩子當一個執行層員工,活在職場最底層。

少問怎麼辦?多動腦,多思考,小心永遠混底層


03

多想想為什麼,反覆總結覆盤

一個人提升最快的方法是什麼,就是跟著比自己強的人學習,然後掌握對方的工作方法和思維方式。職場中比你強的人,就是你的直接上級。如果有時一些問題實在是自己解決不了了,需要求助領導。那麼,當領導告訴你答案的時候,我建議你再多思考一下”為什麼“。

為什麼領導要這麼做?他的思考點什麼?不這樣做是不是就不行,有沒有別的方法?為什麼我就沒有想到這個方法呢?……

如果你想不出來,可以說下你的想法然後向領導進行求證。在這種自我思考和求證檢測當中,來找到自己思考的不足和短板。

然後通過總結覆盤記錄下來,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問題時,自己試著用領導的那個思維或角度去考慮問題。在一次次的刻意練習中,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這讓我想起那個很流行的《買土豆的故事》,相信你也看過,老闆想了解土豆的價格,讓兩個員工分別去問價。員工A問完價格就回來了,老闆又問西紅柿的價格,員工A又跑菜場問了西紅柿的價格,老闆又想了解黃瓜的價格……而員工B去了解土豆價格回來彙報時,是告訴老闆土豆、西紅柿、黃瓜的價格,同時瞭解了今天的價格和昨天對比是漲了還是跌了,還想到了和菜農談了下土豆能不能更低價……

員工A和B的區別就是,員工B還思考了”為什麼“,為什麼老闆想要了解土豆的價格呢?和公司近期的發展與決策有什麼相關呢?……通過這些思考,他才做出了對應的一系列行為。

總結下今天說的內容:

職場中,一定要多動腦,多思考。很多問題能自己搞定就自己搞定,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而且,職場不是學校,再也沒有老師直接給你佈置作業,教你做題,容忍你各種錯誤。職場可以讓你成長,但同時森林法則也很殘酷,遇到問題時,我的建議是:

1.能通過動手搜索就能解決的問題請自己搞定;2.做事要結果導向,多想想幹這事的目的是什麼;3.在獲得問題答案時,多思考”為什麼“學習別人的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