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陶渊明:认识死亡,才能更豁达地面对人生

【本文原创,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陶渊明:认识死亡,才能更豁达地面对人生

文|江徐


上学时候,读到周国平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当时给我内心带来不小的震撼。

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死亡这件事,你想也好,不想也罢,它都是在劫难逃且万劫不复的结局。既然如此,思考死亡,也就显得徒劳,可是又自有其意义——

思考死,认识死,继而心安理得地接受尚未到来、不知何时到来、但终将会到来的死,会让我们学会以豁达胸襟去面对人生,坦然生活。

托尔斯泰说:“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的思想对象是什么,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死。

读陶渊明的诗作,尤其是《饮酒》二十首组诗,你不难发现,他一旦自个儿喝上,思考人生、思考死亡的阀门就会自动打开。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这是《饮酒》(其三)中对人生易逝的感叹。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这是《饮酒》(其十一)中对死亡的理解。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这是《连雨独饮》中对生死轮回的认识。

在陶渊明看来,人生看似漫长,其实极其短暂,就像一道闪电,一闪而过。在这么一闪而过的瞬间,人似蝼蚁,实在不必劳心费神去思量俗世功名,也不必计较得失对错。

陶渊明:认识死亡,才能更豁达地面对人生

人死了,就像睡着了,而且是永远地睡着,连梦都不做一个。死亡终会到来,或早或晚,急也急不来,躲也躲不掉。既然如此,活着的时候,有什么理由不听从己心?

乐观的人,不但不会被死亡吓到,反而会因此变得更加乐天,并且从容豁达,就像大半辈子在轮椅上度过的作家史铁生所写:任何一种失去,在死亡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就像从中国出发、向世界流亡、最终回到故乡的木心所写: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

公元427年,秋风飒飒,63岁的陶渊明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便提前写下一篇祭文,名曰《自祭文》,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自己写祭文的开山鼻祖。

在祭文中,陶渊明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境况与生活志趣——

等到他出生时,家道已中落。由于家境贫寒,“箪瓢屡罄,絺绤冬陈”的状况成为常态,他也因此需要忍饥挨饿。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反倒是随遇而安,坦然面对,不论挑水砍柴,还是躬耕田园,都能做到欢欢快快,一边劳作,一边唱歌。

一辈子身居陋室,种地、喝酒,兴致来了写几首小诗,日子过得简单又自在。因为识运知命,顺应自然,即便在贫穷中离去,陶渊明也觉得死而无憾了。


陶渊明:认识死亡,才能更豁达地面对人生

陶渊明一辈子无欲无求,真正做到了随心而活。这份勇气,来自他对死亡的思考,更因为他已将人生看透。正如《自祭文》的结尾一句:

人生实难,死如之何?

中国人一直忌讳谈“死”这个字眼,总认为太消极悲观。表面看似悲观,实则源自深刻的乐观。在《自祭文》中,陶渊明假想自己离世之后,亲朋好友们前来奔丧,然后将他埋葬于荒野。

想到这样的场景,陶渊明表明了一点:“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他说自己既不在乎生前的美誉,也不看重死后的赞颂。人生如逆旅,只有在路上时活出自我才是真。

因为看透,所以放下。因为放下,所以坦然。在死亡面前,还有什么事情值得纠结?还有什么必要,违心去做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

理想的人生境界,就像国学大师顾随先生的名言: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思考死,实际上是在思考该如何更好地活着。

思考死,实际上是在思考如何正确地运用好“死之前这段有来无回的人间时光”。

陶渊明:认识死亡,才能更豁达地面对人生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