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被媽媽批評17歲男孩跳橋,現在的家長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

大聲叫我董先生


從新聞中瞭解到從上海相關部門獲悉,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上,一名男孩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著的女子因沒能抓住他坐地痛哭。據悉,男孩今年17歲,是某職校二年級學生。其母稱,當時正駕車載著男孩,他因在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跳橋。120到場後確認,男孩已無生命體徵。


對於孩子生命的失去,真的非常痛惜,非常難過!17歲正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卻輕輕一躍去了另一個世界。只是希望孩子在另一個世界裡過的快樂,過的幸福吧。


說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孩子的行為習慣需要從小培養。

每個孩子的生長,如同一棵小樹的成長過程,需要家長不斷的去糾正他的長勢,給他適當的修剪。才能讓它生長得更加挺拔,俊秀,更易成材!當小樹長成大樹出現偏差的時候。再去修正已經很難了。

第二,對於孩子的行為,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

孩子犯錯,正是孩子對世界的認知的開始,錯誤的認識和行為有時候卻包含著正確的起點。我們不能多關注孩子言語心裡的錯誤結論。還應多關注孩子心理的變化,以及言語行為的動機起因。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容忍孩子的不正確行為,錯誤到正確,總有一個改變的過程。


第三,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愛護生命,關於生命的教育我們做的遠遠不夠。

從孩子的行為可以看出,孩子對於生命沒有任何敬畏,珍惜之心。也許,母親對他的批評讓他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可是生命只有一次,孩子卻不知道珍惜,作為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真正的缺失了挫折和生命教育。

最後,希望每一位家長和老師。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任何事件的結果都是由內因導致。對於孩子的引導教育,理應從心開始!


中學教之道


不用說,這個17歲的孩子在家裡一定是皇帝,從小開始說了怎樣,家人都不會逆他的意,一定是千依百順的,應該怎樣教孩子,我來告訴你吧。

10多年前,我的孩子3-6歲的時候,我帶著她從廣東去廣西嶽父家,當時小舅也了個兒子,全家人都很寵他,只要他一哭 ,全家人馬上進房去哄他,越哄,他就越哭得厲害。當時我就很反感,我對岳父說,不要再哄他了,這樣會害了他的,讓他獨個兒哭,哭到他自己停口,以後都這樣,不用多久他就不哭了。因為知道就算哭也沒有理他,你越去哄他,他就越會得意。現在再去,他已經小學一二年級了,沒有再像以前那樣大哭大鬧,不過還是很調皮,一起出去散步,人家好好的在談話,他卻故意用腳踢起沙塵去胡弄別人。我就一個警告:“你再這樣,我脫掉你褲子打你。”他不聽,我真的脫了他的褲子打了他,不過是半玩的性質,他知道我說一不二,以後也不懂這樣做了,去年我也是這樣,他老是跑到我房間來搗亂,我直接把他按床上手腳不許他動,憋得他臉都紅了,以後就不敢再亂來了。

小孩是會看人的,他們難纏,遇到比他更難纏的,他們就會變聰明,但如果全家人都對他千依百順,他們就會相當得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還有誰可以治得了他。

岳父問:“你是怎樣管女兒的,她做的每一件事怎麼都問過你們經你們同意?”

我從小就對女兒嚴加管教,一,用老一輩的嚴來管,錯一次批評一次,絕不放過每一個管教的機會,當然,一次做好了是會表揚和獎勵的,但千萬別獎太多,你可以洗一次碗獎五毛,讓孩子感受到靠勞動掙酬勞的甜頭就行,考試成績好就獎書本。從小在車上她哭鬧,我就停車,讓媽媽把她扔下去,我讓她知道,想要什麼,哭鬧是沒用的,但有徵求父母意見,什麼都有話好說。

到她長大一點,讀初中高中了,我每次見到她,都會把社會上發生的事情告訴她,大學生情殺案、空姐打滴滴被殺……還有自殺案,我會跟她談論,問她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怎樣。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呀 。

再談回這個自殺的男孩,不用說,父母從小就沒有像我這樣教孩子,十次出錯,可能只有一兩次批評,其它的還有人護著,頂撞父母也有人袒護,從他在車上跟母親吵架馬上自殺,就知道這人從來沒受過挫折。當年我女兒去參加才藝比賽,十秒鐘被“叮”走了,我們還覺得高興,因為這是一個挫折教育,讓她知道,自己不夠努力,而在外面,這只是其中一個小挫折,她還要面對更多的挫折。

反觀現在很多的家長,一件小事就到學校去刁難老師,打老師有,告老師的人,這幾十年來都是這樣護著孩子的家長,現在報應的候來了,這樣的事以後會更多,血的教訓,讓你還護著你的孩子,讓你還動不動不許老師體罰學生,罵兩句批評兩句都不行。溺愛是一種毒,是一種慢性毒藥,如果馬上會發作,那你的孩子還有救,可這種毒一般要十幾年幾十年才體現出來,到你發覺的時候,想抓住他的腳不讓他死也是無能為力了。


中小學英語精修


我是昨天看到了這則新聞: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一個男孩突然跑下車迅速跑到橋邊跳下,緊跟其後的母親未能攔住,男孩死亡。

那一刻,真的感覺難以接受!雖然我知道,我們國家每天都會有孩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亡,可是當親眼看到孩子跳橋的視頻時,還是覺得特別心痛!

為什麼在一切正好的花季年華,為什麼在被母親批評之後,就選擇了這麼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是多麼的欠缺!

我想起了20年前發生的一件事情。當時,我們正在教室上課,突然有個老奶奶衝進教室,衝我一個同學大喊:“快回家,你姐姐喝藥了!”當時,教室裡一片寂靜,老師也立刻安排我同學跟著老奶奶回去。

後來,我從我媽媽口中得知,我同學的姐姐因為考試沒有考好,被她媽媽批評了幾句,結果,她姐姐想不開,直接喝了農藥,搶救無效,死了。

當時,兩口子吵架,妻子喝農藥嚇唬丈夫、結果真死了的事情很多,但是孩子喝農藥自殺,還是第一次,這事一直被老一輩人唸叨到現在。我媽也說:“可惜她姐了,如果當時沒喝藥,現在孩子肯定都很大了。”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接觸過很多孩子。我發現,在孩子們看似樂觀的表象下,隱藏著高敏感、高自尊、高脆弱。其中,有一個五年級的女孩,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這個小女孩性格穩重、心思細膩,從小就是在奶奶身邊長大的。奶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她身上,陪她上各種藝術班,補習文化課。

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驚呼真是“別人家的孩子”。舞蹈跳得超級好,書法、繪畫樣樣精通,成績也是數一數二。

如果不是那天上課時她突然嘔吐,如果不是她後來經常嘔吐,如果不是她奶奶告訴我要帶她去北京治病,我永遠想象不到,這麼一個可愛的女孩會突然抑鬱、厭學,甚至需要天天吃藥維持健康。

我曾經聽一個家長指責孩子:“整天供你吃喝、供你學習,你還有什麼不高興的?”可是,孩子就是不快樂。

我們都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可是我們的孩子,並不像我們想得那麼快樂。在我們眼中的一件件小事,可能在孩子的世界裡,都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我們要儘可能地理解孩子的“問題”,我們的孩子都有向上的本能,希望自己能夠變得優秀,可是如果父母一味否認、並責備孩子,結果孩子更會因為逆反心理做出傻事。

我有一個朋友,在孩子2歲時,選擇了自殺。在孃家人“不珍惜生命”、“不負責任”的指責中,她崩潰大哭:“我也不想死,可你們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在她的哭訴中,我們才知道,她一直遭到丈夫的家暴和婆婆的刁難。雖然她也想過離婚,可是媽媽總是勸她忍耐,嫌她離婚丟人。她求救無門,在被丈夫毒打後,才不得已選擇了自殺。

孩子也是一樣,除了衝動自殺外,很多孩子的自殺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長期的恐懼、絕望、憤怒、委屈等導致的結果。如果還有選擇,如果生活快樂,孩子怎麼捨得自殺?

所以,這也提醒我們,要重視孩子的心理需求,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情緒,千萬不要讓孩子生出“既然你們都不喜歡我,那我死了算了”這種念頭。

在面對孩子時,除了更有耐心,努力理解孩子的錯誤行為和情緒外,我們還需要給孩子上一堂重要的課——生命教育。告訴孩子生命的可貴,讓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

別說孩子,就是我們大人,其實對生與死的理解,也不是多麼透徹。當孩子誤以為,死是一種解脫,死了就沒有任何煩惱時,就非常有可能衝動行事,釀成慘劇。

所以,我們要努力改變觀念,生命中除了學習,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畢竟,孩子的幸福、快樂比什麼都重要。孩子都沒了,成績再好有什麼用?

每一次有孩子不幸離開人間,都是對我們敲響的警鐘。逝者安息,活著的人也要更加積極地生活,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小燦親子教育


上週一直在上海出差,事發當晚,我們的車剛好在盧浦大橋,我只是以為發生了交通事故,後來打開手機,才知道這裡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一起悲劇!

不管悲劇是如何發生的,也不論悲劇會對孩子的家人造成怎樣的傷害,但這個時候,悲劇的唯一的意義,就是警醒後來人!亞里士多德說,悲劇的意義在於“引起恐懼與憐憫”,而很多時候,我們的評論,不是恐懼也不是憐憫,而是批評!

我看了不少人的評論,大多數人認為這個孩子沒有責任感,漠視自己的生命,也有不少的人認為母親的教育存在問題,甚至有網友進行了大膽的猜測:

其實我有個更可怕的想法大家別噴我。第一點為什麼這車會打雙閃停在高架橋上。第二點為什麼這個母親會緊跟著孩子下車是不是提前知道他要做什麼!兩者加起來會不會是母子兩爭吵的比較激烈。母親提出讓他從橋下跳下去。對話可能是這樣的!母親:你從橋上跳下去死了算了。孩子:你停車。母親:停了你跳啊。。。。逝者已矣我想做為母親肯定也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希望所有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最好能夠冷靜溝通,試著走進孩子們的心裡。要有和他們溝通的耐心。

其實,冷靜地來思考,一個孩子,一個能夠從那麼高的橋上跳下去的十七歲的孩子,敢於直面死亡,難道,他害怕這些批評?

反而,是這位母親,親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從橋上一躍而下,然後癱在橋邊失聲痛哭的母親,喪子之痛,可能很多年都難以平復——人生四大悲事之一啊!

所以,這個時候,批評母親也好,批評孩子也好,都是不人道的!

我們這個社會,對於生命,還應該多一些尊重和敬畏!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一點,社會也好,家庭也好,要引導每一個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實,換一個說法,陽光的孩子是相似的,不陽光的孩子各有各的理由。非要找出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這本身,就與人的差異性是背道而馳的。

我始終堅信,沒有最好的教育方法,沒有可以拿來就用的教育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教育方法。每個孩子都是一把獨特的鎖,必須要用獨一無二的鑰匙去打開它。

作為父母,我們所需要做的,其實是去找那把鑰匙——找到了,我們的家庭教育就成功了,沒有找到,我們的家庭教育,不一定失敗,但一定不理想!

而事實上,我們的不少家長,根本不知道自己孩子究竟喜歡什麼,心理想法是什麼,甚至,我們不知道沒一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共性和自己孩子的個性!

這就是我想要說的第二點,關注孩子的性格特點,找到打開孩子心門的那一把鎖!

很多時候,我們找到了打開孩子心門的鑰匙,還需要運用正確的打開方法。特別是在遇到一些特殊事件的時候。我們如果對近年來孩子跳樓自殺的案例進行分析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個性當中的共性,其實就是一些特殊事件發生之後,孩子受到了過多的(這是他自己認為的)指責!

其實,三水三心一直堅持一個觀點:大事情小處理、冷處理,小事情大處理、熱處理。什麼意思呢?就是遇到一些很大的事情,比如,打架鬥毆、和老師發生激烈身體接觸,甚至可能使違法犯罪的事情的時候,要小處理、冷處理。因為這些事件,大多數情況下,是孩子一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造成的,對於是非,他其實是很清楚的,如果這個時候,指責過多,他又害怕承擔相應的責任,就可能產生一些極端的想法。

你看那些幼兒,打爛了東西之後,他自己先大哭起來,為什麼?很簡單,轉移視線,試圖逃避責任啊——你不要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哦!

反而是一些小事情,需要及時來處理,因為,這些小事,可能承擔的責任不大,孩子也不會產生什麼極端行為。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在處理問題的時候,需要採取一些方法和策略。

總之,作為家長,要注意與孩子交流溝通的,引導孩子關注生命,掌握自己的孩子的個性特點,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希望這個孩子,一路走好!

希望家長,節哀順變!

希望網友們,留點口德!


三水三心


我有一個朋友,她快四十了也沒有孩子 ,老公有毛病,她是一個初中數學老師,很多時候我覺得她說得話很對。她說,如果她有孩子,不會溺愛孩子,什麼都不為他準備,作為她的孩子必須自立堅強,我說也要照顧孩子的情緒,現在的孩子抑鬱症的很多,她說,如果她的孩子抑鬱症了,或者選擇自殺,那麼死就死了,這樣的孩子即使活著也沒出息。雖然話語很無情,可能她沒有孩子的原因,但是還是有點道理,一個17歲的男生,能匆匆這麼瞭解自己,那麼即使他沒死,也不會有什麼出息的,太沖動,太幼稚,太不負責任。只是可憐了他的母親,一輩子活在自責裡。現在的孩子真是玻璃心啊,一碰就碎,一言不合跳橋給你看,這都是什麼孩子呀,父母教育還是有缺失的。


喵嗚小花


衝動是魔鬼,很多讓我們後悔不已事情都是因為一時衝動,導致了不了挽回的後果。一個花季少年,因為母親對他的批評,縱身從橋上跳下,只留下母親捶胸頓足,實在是讓人唏噓。我們不禁要問,現在的孩子們怎麼了?現在的教育怎麼了?我們應該怎樣對孩子進行教育?



記得我們小時候,家長,老師批評甚至打罵是司空見慣的,當時可能憤憤不平,過不了一兩個小時,便煙消雲散,該幹嘛幹嘛。那時候的孩子們像一塊鐵,千錘百煉,敲敲打打,經歷無數挫折,對一些小風浪自然是見怪不怪,坦然面對,所以,那個時代,孩子們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強,自殺的很少。


反觀我們現在的孩子們,就像是溫室理的花朵,家庭,學校,社會無微不至地呵護,見不到風雨,不經受挫折。當下,學校自然是不敢,不能對學生們的錯誤進行懲戒,進行挫折教育,只能讚賞,表揚,鼓勵。家庭對孩子們也是關懷備至,恨不得什麼都安排好,什麼都照顧到,這樣的環境成長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能有多強?

這次跳橋的男孩,其實只是跟同學發生矛盾,母親在車上批評他,這在我們看來是很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是孩子承受不了,憤而跳橋,說明心理承受已經到達他的極限。


所以我認為,從這次事件,還有以往的種種讓我們痛心不已孩子自殺自傷事件中,我們應該反思,挫折教育應該被重視,被全方位保護起來的孩子今後該如何面對社會?畢竟社會的競爭是激烈的,既然早晚要面對風雨,何不未雨綢繆?讓孩子們早一點,循序漸進地經受挫折,讓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強大呢?


周老師的工作室


孩子不能自私,要顧慮父母的感受,爸媽的用心都是對自己子女關愛,和心疼,回頭想想誰都想讓孩子成才`將來長大過好的生活,現在你需要培養和關愛,出現問題很正常:但總的要面對,現在你還小,以後走向社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多的是:自己去面對,孩子有時間多看課外書理論性:哲學:心裡學:還有孔家書卷,最關健把心態調整好,如果沒有好的心態啥事幹不好,

書到用時方恨少:少年不學,老何為,

多理解父母用心良苦,將來你也要做一個合格的家長,來開導你的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彩虹2303652302216


十來歲的時候曾經因為一件小事被父親連打帶罵訓了一個多小時,具體事情的起因現在早就想不起來了,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當時無論我怎麼道歉,怎麼保證以後不在犯錯,我爸仍舊不依不撓的教訓著我。

皮帶抽我,踹我,揚言要把我吊在陽臺上打,我當時被打的真的是受不了了,我對他說,要是這樣的話,那我就從陽臺上跳下去。

現在想起來,真的是被打急了,我衝到陽臺站在臺沿上,躊躇了半天,最後還是退了回來,然後迎接我的又是一頓亂打。

後來我在報紙上看到有報道說是家長教訓孩子,孩子跳樓的事件,我拿給我爸。

他看過後問我,你這是什麼意思?以後我教訓你,你就去跳樓是嗎,你想跳你就去跳,我不攔你。

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和我爸提過這個事。然後我前幾天看到了跳橋的這個視頻,當年的所有事情又在我的腦海裡翻來覆去。我去問我爸,當年我要跳樓你為啥不攔著我。我爸說:如果他當時攔我了,那以後說不定我遇到啥事都會用跳樓來威脅他,那他還怎麼管我。況且,我也不會真的跳樓。

心下默然,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站在他的角度的確事情有可能這麼發展。

但我其實很想說,如果當年我站在陽臺上我爸依然衝過來要打我,那我可能真的就跳下去了。我當時站在生與死的邊緣處,決定權全在我爸的手裡,他推我一把我就死,他拉我一把我就活,他當時站在那裡沒動,是懵了還是害怕了,我也沒有問,他的不作為將我的生死決定權又重新交給我自己,是我自己選擇的活下來。

如果我當年跳下去了,可能我爸也會像視頻裡的那位母親一樣,痛苦的徹斯底裡吧。

可是人為什麼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會後悔當初為何自己沒有多點耐心?但我可以肯定,這樣的事以後還會發生,只要事情沒有發生在他們身上,那他們就不會自我檢討,永遠都不知道把你逼得離懸崖有多近。

即使你把血淋淋的事實摔在他們臉上,他們也只會說一句:

你什麼意思!!!


愛吃雞蛋的小喔


我就奇怪了,看評論都在說孩子不好,為什麼大家不先看看前因後果再說呢,這個孩子為什麼會這麼衝動,在跳下去之前她媽媽說了什麼,他平時真是一個非常不孝,衝動的人嗎,這些都是我們從短短的視頻當中所不能看出的。我們可以看到的只有一個媽媽最後捶地痛哭,看起來異常悽慘。可孩子為什麼會被逼到去跳樓?每個人都有衝動的時候,甚至有不少成年人報復社會呢,那衝動害的人可多了去了,一個公交車的人可能都給毀了。再者,每個人也都有過叛逆,敏感,不瞭解父母的青春期,我承認是有不少孩子可能因為家庭教育自身性格等種種原因格外衝動暴力的,可是僅憑藉一段視頻,就能說明這個孩子就是這樣的人嗎?第二,每次遇到這些事情,就有很多人說教育的問題,這樣的跳樓是個例,它不能說明所有的孩子的情況,更不應該武斷地認為中國教育多麼不好,孩子多不孝,那麼多優秀的孩子,不管是從大山裡走出來的,還是大城市裡努力成才的。。。不報道不代表不存在。最後希望諸位口下積德,死者為大,如果死去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你還會一直罵他死了好,死了活該嗎?如果是這樣那才真是冷血可怕。


小lv9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