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往事:那時的酸湯麵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往事:那時的酸湯麵

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因為便捷,掛麵在塞北大行其道。新的研究表明,遠在唐代,中國人就已經在食用這種“快餐”。專門從事敦煌飲食研究的高啟安博士說:“檢閱敦煌文獻發現,遠在唐代就出現了掛麵,當時叫做‘須面’。”過去,學術界一直認為成書於元代的《飲膳正要》所記的“掛麵”,是中國有關掛麵的最早記載。而在敦煌文書中不止一次地出現“須面”,並記述此物常被裝入禮盒送人,如當時敦煌的一戶人家將“須面”用作為婚俗中的聘禮。至今中國仍有地方將掛麵稱作“龍鬚麵”。

將和好的溼麵糰搓成小手指一般粗的麵條,盤掛於木頭架子上。下墜一個較短的圓形木棒,粗麵條在木棒的重力下逐漸被拉細拉長,並自然風乾,即成為掛麵。此法為元朝北方人首創。

清朝大臣謝墉《食味雜詠》記載:“北地麥面既佳,而掛麵之入貢者更精善,乃有翻嫌其太細者。”這種太細的入貢掛麵,即所謂上用銀絲掛麵。今揚州、鹽城一帶,亦稱銀絲掛麵。

相傳古時,軍卒和百姓不分酷暑嚴寒日夜苦幹。家人為使親人能吃上面條,便把擀好切細的麵條掛在竹竿上曬乾捆把,連同調好的酸湯送往工地。讓親人在勞作之餘,下鍋煮熟,入酸湯食之。這種吃法既能充飢又能解渴,被譽為上等慰勞飯食。後來有人將曬麵條改進為手工掛麵,在酸湯中加入“漂稍”(雞蛋煎餅、嫩韭菜、白菜芯切碎即成),就成了如今在民間及筵席上廣為流傳的酸湯掛麵。

我對掛麵最早的記憶就是酸湯麵了。兒時,偶感風寒,母親就會給我做酸湯麵:將鐵鍋燒熱,依次加入豬油、蔥花、花椒、薑末。待鍋中滋滋地冒起小泡,香味溢出。然後添水,加入適量老抽、米醋繼續熬煮。與犀利的陳醋相比,米醋的口味更溫和,有一種香甜的味道;豬油也比胡麻油口感更好。

煮掛麵也有訣竅。因為掛麵本身很乾,如果用大火煮,水太熱,容易煮成爛糊面。另外,煮掛麵時不應當等水沸騰了再下掛麵,而應在鍋底有小氣泡往上冒時即下。然後攪動幾下,蓋好蓋,等鍋內水開了再適量添些涼水,等水沸了即熟。掛麵煮得差不多了,用漏勺往邊上一撥,跌①進去一顆形狀完好的蛋,很快就出鍋了。

好的酸湯麵是不能油膩的,否則就不能痛快地品味湯的滋味了。熬好的蔥花油變成很小的油滴懸浮在湯裡,湯是清澈見底的,用筷子攪動一下,可以看到面一絲絲分明地盤旋、飄動在湯裡。吸溜吸溜地吃麵、咕嘟咕嘟地把湯喝完,湯裡的蔥花也要挑出來仔細咀嚼、品嚐其香味。熱騰騰、酸溜溜,香而不膩,吃完,全身都感到舒暢。

兒時,我就盼著父親去北京出差。因為他只要去北京,就會給我買好吃的東西。每次父親回來,買的最多,除糖果外,是掛麵了。

買北京掛麵需要全國糧票,父親出差之前,總要先去糧店兌換全國糧票。換糧票是要抵扣供應糧的,還需要單位的介紹信,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出差的天數、允許兌換的斤數。如果工作緊湊,節餘的糧票就用來買了掛麵。

我清楚記得,北京掛麵都是一卷一卷的,包裝十分精良,白底綠字或者是白底紅字。掛麵有全封口的,還有大半截紙包裝的。這樣的包裝,是為了防止斷散,也為了衛生。北京掛麵雪白、精細,是用富強粉製作的,不像呼和浩特用八五粉製作的掛麵那樣粗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