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忆初心—河口大地上的初心故事|王集兵工厂

王集兵工厂遗址

【时间】1943年形成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王集村

【类别】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背景】王集村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政府驻地以东1公里处,东距沾利河1公里,南靠新滨孤路,交通便利。全村总户数310户,总人口976人,有土地2100亩,其中耕地1400亩。村级经济主要靠种植业、水产业和个体私营业。

忆初心—河口大地上的初心故事|王集兵工厂

王集兵工厂遗址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王集村。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八路军及广大民兵对敌展开了全面游击战。当时我军装备很简陋,缺少正规武器,特别急需拿手武器——手榴弹、地雷。为支援抗日前线,我军在王集村建立了一座简易兵工厂。兵工厂的厂房和设备都很简单,就是在当地老百姓家找了3间土房子,用一些土坯垒了一个炼铁炉,请了几名木匠,造了一个如小屋大小的风箱。风箱拉动时,需要4个人排成横队,拉着风杆横木前后走动。做炸药的原材料主要是在盐碱地上熬的硝、多方搜集来的破锅烂铁和用柳木棒子、麻杆子烧成的灰。兵工厂没有技术人员,靠人人献计,能者为师。

这个兵工厂共有职工20人左右,都是渤海军区第四分区的官兵。厂长张献才、党委书记乔景村带领全体职工克服了重重办厂难关,不但制造出了手榴弹和地雷,还为部队修理了大量的枪械。该厂当时每天能生产手榴弹100多个,地雷20多个。

1944年,日寇秋季大扫荡,来到了王集。在党委书记乔景村的带领下,同志们在王集周围的各路口插上了“注意地雷”字样的木牌。敌人真假难辨,不敢进村,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当地老百姓也因此避免了一场灾难。

1945年秋,随着革命形势日益好转,兵工厂转移到了现在的沾化县富国镇刚家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