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埃及这个国度,总能引起人们对于那距离自己几千年上古时代的遐想。是啊,埃及文明真的是太古老了,从4000多年前的公元前3000年开始,埃及便以有着文明的诸多要素:拥有城墙和灌溉系统的城池、记载历史与说教文的象形文字、跨地域与文化的商业交流、等级分明的奴隶社会阶级……悠久灿烂的古埃及文明,让它无愧于是世界文明舞台上最早登场的角色之一。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悠久的古埃及壁画,象征着这个国家的古老历史

不过,虽然埃及的“古”甚是引人注目,但这并不意味着埃及历史中仅有上古史为人称道。诚然,从公元前一千纪开始,这个曾经强盛非凡的地中海强国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沦之中,它被南部的努比亚人、两河流域的亚述人、波斯人、罗马人与穆斯林先后征服。但从19世纪开始,埃及曾经短暂的经历过一段复兴时期,这便是穆罕穆德•阿里统治时期。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阿里

在这个时期内,埃及如火如荼的进行一样值得瞩目的事业:现代化。在19世纪这个欧洲列强“天下布武”的时代,所有的非西方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威胁,这也是他们摆脱古代传统社会、进行现代化的契机。然而,在这次现代化浪潮中,成功的国家寥寥无几。大部分国家的现代化工程不但失败,而且彻底的摧毁了原本的社会制度,他们的崛起还要等到二战后的现代化浪潮。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中国的洋务运动是一场现代化运动,但却失败了,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而在诸多国家中,埃及是个接近成功的例子。此时的埃及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实际上,由于埃及的实力强盛,奥斯曼任命埃及总督并不受奥斯曼的控制,可以被看作独立国家。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得以摆脱伊斯坦布尔的制肘,全力进行现代化工作。无论是时间上还是进度上,埃及的现代化工作在当时的非西方世界中,居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因此,埃及的现代化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

近代埃及的历史

16世纪初期,奥斯曼帝国的一代雄主赛利姆一世以他那极其强大的征服欲著称。赛利姆即位后,多次发动东征,希望征服奥斯曼东部伊朗平原上的萨法维王朝,以及位于北非的埃及,令奥斯曼帝国在诸多穆斯林国家中居于核心位置。

此时的埃及正受到马穆鲁克王朝的统治。曾经在北非所向披靡的马穆鲁克王朝,此时却弱败不堪,它不但在鼠疫的传播中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还因与帖木儿帝国、葡萄牙等强国的战争而精力殆竭。1517年,赛利姆发动了第三次东征,这次东征的目标正是已然衰落的马穆鲁克。马穆鲁克在奥斯曼的军威下,毫无抵抗之力,没多久,赛利姆就征服了马穆鲁克,将埃及变为帝国治下的行省之一。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奥斯曼帝国的雄主——赛利姆一世

不过,埃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将永远无法逃离地缘政治的波澜。它太重要了,不仅是欧亚非三洲的连接处,而且,它还是由地中海驶向红海、印度洋等亚洲海域的中枢。控制了埃及,不但获得了丰富的农业资源,还意味着控制了欧亚非之间的贸易与运输。

18世纪,欧陆列强的殖民地争夺进行的如火如荼。

当英国成功将法国赶出印度后,法国人焦急万分,为了在亚洲继续发展势力,他们亟需寻找一个可以控制欧洲与亚洲之间交流的战略要地,作为侵略亚洲的基点,而埃及正是法国人要找的地方。

1797年,法国督政府酝酿着一起从奥斯曼手中夺取埃及的计划,而计划的提出者,正是鼎鼎大名的拿破仑•波拿巴。由于埃及的位置过于重要,拿破仑的提议很快通过。1798年,拿破仑带领3.5万名精锐士兵,从土伦港出发,南下地中海来到埃及。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这幅油画描绘了拿破仑对埃及的征服

面对拿破仑的军队,马木留克的正规军队几乎毫无抵抗之力,亚历山大港与开罗等重要都市接连沦陷。占领埃及后,拿破仑选取了一项十分经典的统治策略:拉拢埃及上层人士,让他们号召埃及人放下武器,并以他们为自己的代理人进行统治。在历史上,这种策略十分常见,即使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但各国的统治阶级总能达成共识,联合在一起共同压榨底层群众。

与马穆鲁克贵族、教士等上层阶级不同,埃及民众展现出了十足的勇气。拿破仑在进军的过程中,处处遇到埃及民众的自发阻拦,他们对拿破仑的威胁甚至要超过正规军。在亚历山大港,民众们的自发抵抗甚至将克莱贝尔和梅诺两个高级将领击伤。在拿破仑占领埃及全境后,爆发了两次埃及民族大起义,民众们将家中的铁器、铜器送到兵工厂,铸造成与侵略者对抗的武器。在民众的反抗之下,法国对于埃及的统治几乎从未稳固过,埃及的局势就像是悬挂着重物的枯枝,只需再加上一点外力,就会遭到毁灭性的崩塌。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埃及民众并不买拿破仑的账

1801年,蠢蠢欲动的奥斯曼与英国联合起来,共同夹击埃及的法军。此时拿破仑已经回国,再加上埃及内部起义不断,法军难以招架两国夹击,被迫撤军。

埃及从法国人的手中解放了出来,但他们自由了么?并没有,只不过是换了个统治者而已。苏丹与英帝国的统治者来到了埃及,重新奴役了勇敢抗击法国的埃及人民

。他们向法国一样,驻兵、拉拢上层人士,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但是,此时的埃及,在反法斗争中,已经培养了独立的资本:原本以马穆鲁克贵族为中心的权力结构被法国人摧毁,奥斯曼已经无法继续利用这套权力结构继续控制埃及。在这政治权利真空中,一个厉害的角色登上历史舞台,他就是默罕默德•阿里,在未来,他将被誉为埃及现代化之父。

阿里改革

阿里原为阿尔巴尼亚人,出生于希腊的卡瓦拉。14岁时,阿里的双亲去世,他不幸沦为孤儿。为了维持生计,阿里加入卡瓦拉的驻防军,并因其优秀表现而得到长官的青睐。1801年,阿里遇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他随土耳其军队来到了 仍为法国占据的埃及。在对法作战中,阿里骁勇无比、足智多谋,得到了军方人士的赏识,从此,他飞黄腾达,1805年便成为埃及总督。虽然这总督是苏丹所封,但如前文所说,苏丹已无力控制埃及,因此,阿里实际上成为埃及的最高统治者。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阿尔巴尼亚虽然位于希腊半岛,但此时正受奥斯曼统治

阿里执政早期,他要同时面对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外部,强大的英帝国仍虎视眈眈,准备代替法国征服埃及;内部,残存的马穆鲁克与宗教等旧势力虽被拿破仑打击,但仍是个重要威胁。

1807年,英国开始了自己的征服计划。3月,英军围攻亚历山大城并成功攻下,但是,在进军到罗塞塔时,却遭遇了埃及军民的有力还击,英军久攻不下,只得与阿里签订和平条约。1811年,阿里摆下鸿门宴,将400余名马穆鲁克上层人士邀请到开罗并杀之,马穆鲁克势力大受打击。至此,阿里成功扫除了内外的威胁。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但是,阿里深深的明白,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国家没有强大的硬实力,侵略者们迟早会卷土重来,奥斯曼、英国、法国等国如虎狼之徒,虎视眈眈的等待着埃及露出自己的破绽,杀而食之。为了避免这种可怕的结局,埃及必须要进行一系列改革。

阿里最先关注的领域是经济领域。在当时的埃及,对于经济发展最大的阻碍有二:马穆鲁克和教士。马穆鲁克本是马穆鲁克王朝时期形成的军功贵族,随着历史发展,他们获得了其它经济、社会方面的权力。其中之一便是在农村担当包税人,政府将收税的任务交给他们,由他们代行。马穆鲁克从中获取大量利润,妨碍了资本流入国库或市场;教士阶级则占有大量土地,他们将土地承租给农民,收取地租,变为食利者。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中世纪的马穆鲁克,后来演变为权势集团

阿里的处理方式是,彻底废除包税制度,由国家直接征税,此举令国库迅速充盈,包税人无法从中获利。同时,他将教士土地没收,将其以极低的价格租给农民,此举不但令国家掌握田租,还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令农业产值大规模提高。

此外,阿里还进行了其它经济改革。1821年起,阿里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他动用人力物力,大规模修建堤坝和水渠,使埃及灌溉业迅速发展;阿里提倡种植经济作物,甘蔗、棉花等出口贸易令埃及获益许多;阿里还建立一套国家垄断机制,他对农产品与工业品进行国家专卖,令国家收入大幅提高。

国库充盈后,阿里的改革更进一步。他在全国范围内创办工厂,纺织、制糖、榨油、造纸等现代轻工业体系在阿里执政时期迅速发展。阿里更加重视与军事相关的军火库与造船厂,他不仅对此类工厂进行补贴,而且聘请英国、法国人担当技师,这些工厂的产品令埃及得以生产自己的武器。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阿里的一系列改革中,最为重要的要数军事改革。阿里废除了长期以来的雇佣兵制,模仿欧洲,建立了征兵制。阿里建设了一支新式陆军,这支陆军在很多方面与旧式军队大相径庭:武器上,阿里装备了最新的枪支与大炮;军官上,阿里不但从欧洲先进国家聘请教官,而且建立了步兵、骑兵、炮兵学校,培养了一批可以适应近代战争的军官团队。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亲自督建海军的阿里

在一系列改革之下,埃及不再是以前的旧埃及,而是初步启动现代化的埃及。

结语

阿里的现代化改革相当有成效。埃及不仅在经济、工业方面焕然一新,而且,它还拥有了中东最为强大的一支军队。1824年,阿里对其宗主国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结果令人讶异:埃及竟然打败了曾经称霸于中东与东欧的奥斯曼!

但是,当19世纪中叶,英法势力再次亲自降临埃及后,强大的埃及军队却无法与欧洲列强的军队较量。埃及人一败再败,最终成为欧洲列强的资本输出地,现代化进程戛然而止。

埃及的现代化之父——穆罕默德·阿里

阿里王朝的控制疆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从奥斯曼手中夺取

近代埃及的崛起与衰落令人唏嘘:它本应是最受人瞩目的第三世界国家,其现代化进程展开的如火如荼,颇有成效,但是,英法的军队却又能轻易的摧毁埃及数十年的积累。

这背后的原因十分值得我们探讨:阿里虽然在经济、工业、军事等硬实力方面,都努力向欧洲列强学习,但是,他犯了和我国洋务运动同样的错误:未对国家整体进行改造。阿里时期的埃及在政治上仍是封建王朝,国家政权掌握在阿里一个人手中。工厂中工作的工人貌似拥有了一个现代化的身份,但其中很多工人实行强制终身雇佣制,其地位等同于奴隶。埃及仍然是阿里的私人所有物,而没有变成一个对全部国民负责的现代化国家。

阿里以及晚清现代化的悲歌向我们述说着一个道理:统治者们知道工业、军事的重要性,他们从未放弃在这些硬件方面进行提升,但他们却无法理解,一个将所有国民凝聚在一起的公民社会,才是一个国家的力量之源,只有成熟的公民社会,才能让硬实力百分之百的发挥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