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国演义》中以蜀汉为正统的思想影响,当谈到三国武将之时,不少读者总习惯将目光放在蜀汉集团的武将上面。而放眼魏吴两国,其实也有着不少将领,遭到了小说作者的有意贬损。
曹操能迅速崛起于中原,除了他自身出众的能力以外,还离不开一大批顶级的文臣武将的帮助。纵观曹营诸将,外姓将领有“五子良将”最为杰出;而曹操最为信赖的宗亲将领,其实也有不少人才,比如曹仁这位综合军事能力一流的武将,堪称是曹氏宗亲第一个。
《三国志曹仁传》有记载,曹仁在少年时,便“好弓马弋猎。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待到曹操在陈留郡起兵之时,曹仁带着自己的弟弟曹洪和本部人马,第一时间内加入了曹操麾下。在曹操征战中原期间,曹仁一直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贡献;而曹操在平定中原以后,曹仁也逐渐转向防御。
1、征战四方,驰骋中原
纵观曹仁一生,他一直以曹操的需求为主。曹操创业前期,正是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之时,而曹仁也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曹操手中的一把利刃。当时曹操刚刚占据兖州这个四战之地,各地群雄都在四周虎视眈眈。东边有徐州陶谦、吕布、刘备等几股军阀,西边则是凉州的马腾、韩遂集团,北边有冀州袁绍和乌桓部落伺机窥探,而南边更是有南阳袁术和荆州刘表立足。由此可见,曹操军事集团的地位,可谓是有极大风险的。在这种情况下,曹仁也是顶着很大压力,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初平四年(公元139年),曹操率先将目光放在了纵横江淮的袁术身上。后者曾与袁绍大战,因损失惨重不得已退出了中原地区,加之其麾下猛将孙坚也死在了荆州,所以曹操第一个拿他开刀。作为先锋的曹仁,其表现可谓是极其亮眼,他不仅斩获敌将无数,而担任先锋打败了前来支援的徐州援军。彭城之战时,曹仁一马当先,再次重创了徐州本部人马,算是初露锋芒了。
又过了两年,吕布执掌徐州以后,曹操收服了刘备,以此为借口向徐州发起了进攻。曹仁首攻句阳,不仅成功夺取了城池,还生擒了吕布的手下刘何。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迁往了自己的老巢许都,并开始了自己“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计划。按照曹仁的职务,他本该前去守城,但曹操觉得他作战勇猛,反而继续让他以议郎的身份督军,可谓是独一份荣宠了。
2、先退周瑜,后拒关羽
事实证明,曹仁在进攻和防守上,都有着自己独到的间接。在曹仁人生的中期,他曾在江陵抵御周瑜,于潼关拒守马超,更是在樊城将名震天下的关羽给阻击在了城外。正因如此,有人盛赞曹仁为曹魏集团中第一守城大将。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轻取荆州,此时的曹仁已经是征南将军了。后来曹操在赤壁兵败,曹仁奉命留守南郡。周瑜年少成名,可他在进攻南郡的过程中,却依然是损兵折将。尽管曹仁孤立无援,但他却多次挫败了周瑜的进攻;不过曹操已经退出了荆州地界,所以曹仁也没有选择死磕下去,最终弃城而回。
有意思的是,曹操南下进攻荆州时,曹仁是征南将军;而曹操前往关中西拒马超之时,曹仁又是安西将军。尽管纵横陇西的马超拥有着一支强劲的骑兵,但曹仁却能顶住压力,于渭南之战中多次将马超击退,可见曹仁的本领,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刘备进位汉中王以后,命令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任征南将军的曹仁,再次成为了中原地区的一道屏障。就连名震天下的关羽,也被曹仁拒守在樊城之外。正是因为曹仁的坚守以待,导致关羽再次抽调荆州精锐,结果南郡等地的防守反而薄弱。终于,曹仁等到了吕蒙袭取荆州,曹操也派徐晃前来救援。前后夹击之下,关羽败亡于孙权之手,樊城之围迎刃而解。
3、濡须战败,晚节不保
在刘备、曹操这两大枭雄相继故去之后,吴主孙权的心思,也变得活跃了起来。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孙权不再承认魏国的统治地位,并公然与曹氏叫板。在此情形之下,魏文帝曹丕亲率魏国精锐讨伐东吴。战后不久,曹仁亲率数万兵兵,进攻濡须口;而颇有谋略的蒋济吗,则带领一支轻骑佯装进攻羡溪。
曹仁来到濡须口后,与东吴朱桓相持了几个月之久。不难发现,曹操在统一中原之后,曹仁便很少主动进攻了。所以曹仁在开战之前,便迫切地想要用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宝刀未老。吴将朱桓也是久经沙场之人,曹仁的急切被他看在眼中;于是朱桓便利用曹仁的求胜之心,设计了一个圈套。
曹仁当时手下有数万步兵,而朱桓只有五千人马。在打了几个小生张以后,曹仁放下了警惕之心,开始催促士兵围攻吴军。不难发现,无论是曹仁战争之前的急功好利,而是他在战争期间的盲目追击,都已经犯下了兵家大忌。在朱桓的引诱之下,曹仁竟然选择分兵击之;就这样,曹仁自己反而陷入到了吴军的埋伏之中。此战过后,曹仁麾下的将士损失惨重。曹仁的败退,也直接影响了曹丕进攻东吴的作战计划,后者无奈班师回朝。
从曹仁的经历来看,他久经沙场,攻防本事皆是一流。却不曾想到在人生的最后一战中,曹仁因为急功好利,反而在自己一生的荣耀战绩上,留下了一个污点。濡须战败之后,曹仁心力交瘁,在不久之后便含恨离世。作为曹氏宗亲第一人的曹仁,他完全没有必要用战绩证明自己,只能说曹仁有些要强了吧。
閱讀更多 新咖說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