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想讓娃熱愛學習,祕訣就6個字,家長若能重視,娃的進步不是問題

想讓娃熱愛學習,秘訣就6個字,家長若能重視,娃的進步不是問題

我們知道,大多數孩子之所以會痴迷於遊戲並樂此不疲的,很大原因是由於他們能從遊戲中尋找到快樂,在闖關中一次次收穫驚喜,如果晉級不斷,那更給孩子帶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孩子能體會到玩遊戲的好處,有了無窮的動力。

如果能夠把這種動力遷移到學習上,孩子必然會在學習上也能體驗到過關斬將的快感,擁有很大的成就感。

看起來前景很美好,但現實卻是這樣:

不少家長都是一種灰濛濛的心理,被所謂不爭氣的孩子氣得直搖頭,他們會吐槽說:“我家孩子學習狀態好的時候,學得特別快;可當他不想學的時候,就會心不在焉,走神,學什麼都學不進去。”

想讓娃熱愛學習,秘訣就6個字,家長若能重視,娃的進步不是問題

面對這樣的一種現實狀況,我們到底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擁有持續學習的動力呢?

01 讓孩子體會到學習行為所帶來的成就感

有人說,教育的最大秘訣是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人是一種趨利性的生物,毋庸置疑的是,和玩遊戲有成就感的心理相類似,一旦讓孩子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孩子將會對學習投入源源不斷的熱情,變被動式的學習為主動式學習,這對家長來說,該是一件多麼令人鼓舞的事啊。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如果孩子能體驗到某個學習行為所帶來的成就感,那麼他就會自動自發地對這個學習行為堅持下去。如果他感到某個學習行為沒有給自己帶來任何的成就感,相反,帶來的是挫折感,那麼,他就可能消極對待這個學習行為,甚至是難以堅持下去了。

如同成年人在工作上有了成就感,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一樣,想讓孩子愛上學習,秘訣就是六個字:有學習成就感。

有人曾用胡蘿蔔和兔子來比喻孩子的學習。伸手把胡蘿蔔放在兔子面前,兔子就會不斷地往前跑。這種結果早在我們的意料之中。

想讓娃熱愛學習,秘訣就6個字,家長若能重視,娃的進步不是問題

如果我們改變思維方式,把兔子前面的胡蘿蔔撤掉,沒了胡蘿蔔,兔子還會繼續向前跑嗎?會不會耍起小脾氣,賴在地上不跑了呢?結果當然不是這樣,不管胡蘿蔔的誘因存不存在,兔子仍會繼續向前跑著。原因很簡單,這是因為這隻兔子熱愛奔跑,它能從奔跑中獲得成就感。這就是兔子能夠堅持奔跑下去的秘訣之一。

就如同兔子沒有胡蘿蔔的吸引照樣有奔跑下去的慾望一樣,要讓我們的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永不停息地奔跑下去,就要讓他感受到學習行為所帶來的成就感。

02 孩子學習行為中的強化和懲罰

那麼,我們該如何讓孩子感受到學習行為所帶來的一番成就感呢?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看以下這兩點:

我們是讓孩子的學習行為得到持續的強化,使孩子能堅持下去;還是讓孩子的學習行為受到不合理的懲罰,讓他想要逃避。

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教授曾用鴿子做過一個很有趣的實驗,這個實驗的過程是這樣子的:

想讓娃熱愛學習,秘訣就6個字,家長若能重視,娃的進步不是問題

他把一群飢餓的鴿子放到一個特製的箱子裡,由於這些鴿子都餓了很久,早就飢轆腸腸了,一進去就滿世界的想找到充飢的糧食,到處亂啄,想啄出糧食來。

很奇怪的是,這群鴿子啄別的地方都沒有反應,但是隻要啄到箱子裡的一個按鈕,一顆食丸就會掉出來。鴿子剛開始還時一臉的懵逼,不知道這食丸是從哪裡來的,完全只是憑藉本能吃完這顆食丸,接下來就是繼續亂啄,等它下次又啄到這個按鈕的時候,又有一顆食丸出來,經過多次之後鴿子終於明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發現如果餓了,直接啄這個按鈕,就會得到一顆食丸。因為啄按鈕的行為會帶來好處,所以鴿子啄按鈕的行為就會被強化,鴿子就會自動自發地去啄這個按鈕。

反過來,如果鴿子每次啄那個按鈕之後什麼反應都沒有,鴿子還會不會繼續啄按鈕?肯定不會了。

再增加一個場景,如果鴿子每次啄了那個按鈕,不但沒得到獎勵,反而會遭到一次電擊,結果就是鴿子會遠遠躲開那個按鈕。

根據這個實驗,斯金納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如果因為一個行為得到好處,那麼這個行為就會堅持下來,這就是強化。如果因為一個行為得到了壞的結果,這個行為就不會再發生,這就是懲罰。

家長對孩子學習中所採取的的態度很關鍵,積極的態度和消極的態度將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結果。

這就好像當孩子高效且高質量地完成了某項學習任務之後,比如攻克了難題、完成了各科作業、畫出了一張滿意的美術作品等等,家長除了鼓勵點贊之外,又適時地給了孩子自由安排自己時間的獎勵等,這就會讓孩子在學習中產生一種愉悅感,有了愉悅感之後,孩子就會更加堅持學習。

想讓娃熱愛學習,秘訣就6個字,家長若能重視,娃的進步不是問題

家長如果因為不滿意孩子的學習狀態而批評責罵他,這就會讓孩子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這個學習行為得到了壞的結果,顯而易見的是,這個學習行為將很難再堅持下去了。

以下這些做法能夠讓孩子的學習行為得到強化:

● 在孩子的學習中,不對孩子嘮叨、批評和指責,讓孩子在學習中始終抱著一種從容優雅的心態;

● 本著張弛有度的原則,不繼續給完成學習任務的孩子增加新的學習任務,反而給孩子自主安排節約下來的時間,除非孩子自己主動提出要增加學習任務;

● 我們看待孩子學習進步的著眼點應該是孩子自身的進步,換句話說,也就是不要輕易拿孩子跟別人比,而是讓孩子和自己對比就可以了,在看到自己日新月異的變化,孩子會有很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 如果有可能的話,父母要儘量成為孩子學習路上一路同行的夥伴,而不是驅趕者,讓孩子不再孤單,不再疲憊。

03 及時幫助孩子消除學習上的障礙

孩子在學習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遇到一道不會做的題目等;寫字比正常速度慢;閱讀理解能力差等等,這些都是學習中的障礙。

想讓娃熱愛學習,秘訣就6個字,家長若能重視,娃的進步不是問題

學習障礙必須及時消除,否則會影響到孩子的良好學習體驗,不但對學業成績有影響,對孩子的自信心也會造成嚴重的打擊,最終將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就感的體驗。此時,家長要做的是通過合理的途徑來幫助孩子消除學習中的障礙。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學習障礙、讓孩子仍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呢?

增強孩子的學習信心是突破學習障礙的前提。

因此,家長首先要給孩子更多的信心,要知道,孩子此時對家長的訓斥和批評等特別的敏感,他最需要的是來自家長的支持,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勇於挑戰學習上的困難,甚至是迎難而上,並對孩子保持足夠的耐心,切記不隨意拔高學習上的要求,水到自然成。

改善孩子的學習方法是解決學習障礙的關鍵。

有時,孩子可能是因為學習方法的不到位而遇到了學習障礙,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尋找到更合適、更理想的學習方法,以期達到解決學習障礙的目的。

想讓娃熱愛學習,秘訣就6個字,家長若能重視,娃的進步不是問題

此外,我們要看到,孩子出現學習障礙有著不同的成因,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深入全面的瞭解,知曉孩子的真實情況,有的放矢才能有助於我們科學正確地幫孩子解決學習上的障礙。

當孩子消除了學習上的障礙,自然會感受到一種學習上的成就感,最終就會朝著熱愛學習的有利一面去發展,開啟自己未來精彩的人生,這不正是我們每個為人父母者所期待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