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苏德战争2个月,苏联颁布一项战时令,为何制造百万“伪军”?

苏德战争作为二战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是苏联与德国的一项对决。本来苏联为了避免与希特勒发生冲突,在苏德战争前,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认为有这份友好条约,德国就不会入侵苏联了。但苏联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德军突然发起了对苏联进攻,让苏联措手不及,苏德战争爆发。

苏德战争2个月,苏联颁布一项战时令,为何制造百万“伪军”?

背景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很被动,根本抵挡不住德军的进攻。苏军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三十年里,苏联国内的瞎折腾,导致很多优秀将领死亡,因此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基本没有能打仗的将领。像被天才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被处决。而且还有很多苏军优秀的将领死于这场内斗中。

苏联由于内部运动,苏军也很少进行训练和打仗,因此从指挥员到士兵,对战争缺乏经验。希特勒敢于攻打苏联,也早已摸准了苏联现实情况。因此德国制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就是要占领苏联。苏军由于缺乏有效指挥,兵败如山倒。

苏德战争2个月,苏联颁布一项战时令,为何制造百万“伪军”?

除了苏联内部原因造成苏军战斗力减弱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苏联没有装甲兵团作战经验,与德军差了一大截。

从德军方面讲,德军对装甲部队应用有其独特理论,特别是古德里安装甲兵团作战,可以说开创了先河。德军认为坦克、自行火炮等装甲火器,可以集中起来使用,发挥更强的火力与威力,能迅速起到威慑作用,也能迅速打开战斗缺口。

苏德战争2个月,苏联颁布一项战时令,为何制造百万“伪军”?

从苏军方面看,苏联在装甲火器运用上与德军不同,苏军认为坦克只能作为步兵配属火器,在战斗中,步兵可以起到保护坦克的作用,使坦克能适时发挥作用。

两种作战理论不同,导致了苏军在初期被德军打得溃不成军。据统计开战不到三个月,苏军损失280多万。轻武器损坏400多万件,坦克等装甲火炮损一万五千多辆,飞机损坏七千多架。无论人员和装备,苏军都付出了巨大代价。

苏德战争2个月,苏联颁布一项战时令,为何制造百万“伪军”?

在参战中,很多前线将领战败后受到处决,比如西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大将,在战争中由于没见过德军的攻势,当时就慌了。作战时将领害怕,下面的部属必定混乱。最后巴甫洛夫等四名将领被军事法庭处决。

即使苏联如此严肃的“临阵杀将”,但依然挡不住苏军的败势。

苏德战争2个月,苏联颁布一项战时令,为何制造百万“伪军”?

严令

面对苏军节节败退的趋势,很多人都明白结果是什么,那就是苏联被德军占领。为了阻止苏军败势。1941年8月16日,苏联元首亲自签署了227号战时令。此战时令更为严格,该命令规定:苏军在在战斗中如果丢掉、撕掉徽章而逃跑、投降的,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是逃兵。即使他们本人一时不受处罚,但他们的家人实行连坐,会受到同等罪名的逮捕处决。

苏德战争2个月,苏联颁布一项战时令,为何制造百万“伪军”?

这个命令太狠了,苏联军方要求传达到每名军人。因此,苏军在此后的战争中,能够奋勇杀敌。苏军明白,如果他们不勇敢,家人都遭殃。这条战时军令,让每名苏军都害怕,他们只有勇敢战斗,为家人也要不怕死,即使战死了,他们也是光荣的,他们家属才能确保安全。

结局

在战争中,无论多么严肃的战令,也有胆小鬼和怕死者。苏德战争中,最有名的“胆小鬼”投降将领就是弗拉索夫中将了。他曾担任沃尔霍夫方面军副司令,是突击第二集团军司令。但在战斗中,却被德军俘虏。

苏德战争2个月,苏联颁布一项战时令,为何制造百万“伪军”?

弗拉索夫最初并没有投降德军,但他知道苏军的270号令意味着什么,只要他投降,他的家人都要被处决。而现在他是战俘身份,家人也必然遭殃。既然家人横竖都遭殃,莫不如投降。果然,弗拉索夫投降了德军。

1945年1月28日,希特勒为了培植俄国伪政权,他让弗拉索夫担任“俄国武装力量总司令”,实际上这是一个伪职。希特勒还允许他从集中营招兵,然后组成一支名为“俄罗斯解放军”武装,但要听命于德军。

苏德战争2个月,苏联颁布一项战时令,为何制造百万“伪军”?

弗拉索夫开始招募人员,他把被俘的苏军召集起来,这些苏军既有乌克兰人,也有车臣人,甚至还有波罗的海三国的人。本来他们对苏联就不满,因此积极参与这支伪军。

由于苏军战俘太多了,高达570多万。但变节的少,不过弗拉索夫的队伍很快组成了一支百万军队。这些变节的苏军,在弗拉索夫的带领下,调转枪口开始与苏军作战,也给苏军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苏联伪军”,一些人怪苏联这个227号战时令。但战时就要胜严酷的命令,否则根本打不了胜仗。

不过苏联的战时令也有正面意义,此后苏联越战越勇,而且工作节奏加快,还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军正是发起反攻,这些都与苏联战时令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