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比樓蘭神祕,《鬼吹燈》中的精絕古國竟真的存在|進藏第九線系列


公元79年,暴躁的維蘇威火山壓制不住怒火,鋪天蓋地的火山灰在頃刻間毫不留情將龐貝城全部湮沒,1754年這座城被重新發現時,城內的街道、商店、宗教場所等建築仍完美保留著1700年前的面貌。

在中國的新疆有一座足以媲美龐貝城的精絕古城,100多年前考古學家在茫茫沙漠中將其發掘出來時,這座在2000多年前漢朝使臣張騫、班固出使西域時報道的極具代表性的小王國頓時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當樓蘭神秘的面紗一點點被揭開,然而精絕國的祖先是誰?來自哪裡?為何湮滅?何時湮滅?這些問題至今都是未解之謎。 人們僅能憑藉著手中的幾樣物件,悄悄地窺視著歷史盡頭那遙遠的精絕國...

一、尼雅,是個遙遠的名字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國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儘管如此,那時我國以古代文明的再發現而聞名遐邇,成為全世界探險家、地理學家以及考古學家嚮往的聖地。 譬如我們熟知的甲骨文,又如1900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穿越羅布泊時因遺落一把鐵鍁發現一處擁有佛塔、民宅等建築的遺址,這就是震驚世界的樓蘭。

就在斯文·赫定為其發現樓蘭古國而歡欣鼓舞的時候,1901年,英國人斯坦因在尼雅河流域下游發現了古城遺蹟,廢墟里有精美的木椅、雕刻品以及許多稻穀,最後經鑑定這裡是精絕古城遺址。 當時斯坦因剛結束對丹丹烏里克遺址的調查,重新回到了民豐縣,也許是命中註定,他偶然地聽到人們講起不遠處的沙漠裡埋藏著一處遺址。 正巧有一天,斯坦因意外得到一位磨坊主人收藏的寫有像蝌蚪一樣的佉盧文字的木牘。


佉盧文是公元1世紀貴霜王國的官方語言,隨著這個王朝的滅亡,這種文字也消亡了,成為無人能識的文字,直到19世紀中期才有英國學者釋破其奧秘。 除了佉盧文木簡,斯坦因還發現用梵文書寫的佛經、漢文木簡、陶器、銅鐵器、玻璃和木器、漆器殘片、各類織物,遺址的周圍有佛寺、民居、果園、古橋、墓地等遺蹟,可想而知,這個文明曾達到一種難以想象的高度。

由於靠近尼雅河,斯坦因就給遺址起名為尼雅遺址,不過由於隨身攜帶的給養有限,他只能結束這次發掘,並暗下決心一定會盡快重返尼雅。 尼雅河起源於崑崙山,這條河流的名稱來源於一個更古老的地名“尼壤”,河水自南向北流入大沙漠,在流經地勢平緩的民豐縣時形成了一片衝擊綠洲。 在維語中,民豐縣城所在的綠洲一帶被稱作“尼雅巴扎”,意為“尼雅河上的集市”,這個名稱至今還有人使用。

二、東方文化的混血文明 《漢書西域傳》記載“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人。精絕都尉、左右將,驛長各一個。北至都護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廬國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彌四百六十里。” 精絕國離長安有8820裡,住著480戶人家,有3360人,養著500名士兵,有官有民,有兵有將,五臟俱全。


當時的西域三十六國有大有小,精絕國只是一個小國,但它位於絲綢之路南道,是東西交通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過在東漢末年,鄯善國征服絲綢之路南道的樓蘭、且末、精絕等國,精絕國成為其治下的一個州,由於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中原漢字和佉盧文先後出現在尼雅出土的木簡上。 有專家認為佉盧文使用時正是佛教對外傳播的重要發展時期,有許多佛經是用這種文字記載的,因而隨著佛教的傳播,在中亞和中國西部廣泛使用。

在尼雅,古希臘藝術風格的傢俱和犍陀羅的壁畫圖案,還有絲織物、銅器、漆器等物品都顯示了這個獨特的文明是由東西方文化匯流而成。 羅布泊荒原上的樓蘭,尼雅綠洲上的精絕,兩者雖間隔數百公里,但都是西漢王朝管轄下的兩個王國,也都是當時絲綢之路上最繁華的中轉站,又在東漢時同歸鄯善國的大旗之下,最後又都隨著這個國度的滅亡而銷聲匿跡。 圖by《中國自駕地理》

三、尼雅發掘的黃金時代 隨著斯坦因帶回的文物震驚了歐洲,這個遺址的劫難就此開始,其它各國的探險家紛至沓來,他們高價收購文物,刺激了塔里木盆地的尋寶熱潮,導致這一地區的盜掘文物之風長盛不衰。 而後擔心其他探險者來到尼雅遺址,經過周密的準備、籌劃,斯坦因在1906年重返新疆,他先後四次進入新疆,盜走了包括敦煌文書在內的大量珍貴文物。


1931年,斯坦因再次進入新疆時,只不過那時的相關部門已不能再容忍他的強盜行為,多次勒令其離開中國,但他依然用盡一切手段,揹著監管人員不得動土的指令,讓隨從在廢墟中挖掘出26枚漢代木簡。 就在這些木簡中,斯坦因終於找到期盼以久的記載,“漢精絕王承書從……”儘管只有7個字卻肯定了木簡出土的廢墟就是《漢書西域傳》中的精絕國,這枚珍貴的漢簡現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中。

從1988年至1997年,中日聯合考古隊對170多平方公里的尼雅遺址進行了持續考察和發掘,原新疆考古所所長王炳華稱這一段歲月是尼雅古國考古的黃金時代。 大家公認1995年的尼雅遺址考古工作收穫最為豐碩,成為當年的十大考古發現,尤其是在尼雅古墓群8號墓葬中發現一處雙人合葬墓,出土大批珍貴文物以及一塊令世人震驚的織錦護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同時出土的另外一塊織錦上有“討南羌”三字,兩塊織錦可以合為一句話,“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討南羌”,鮮豔的白、赤、黃、綠四色在青地上織出精美的漢式典型圖案。 在樓蘭、尼雅這兩處遺址,令人歎服的除了斯坦因發現的佉盧文書,還有就是大量的紡織品,這些織錦上的圖案有西方的幾何圖形、吉祥的方塊字、美麗的花草紋,又有繁複的翼馬對羊圖案,充分說明了精絕扼守著絲綢之路南道的要衝。 圖by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四、精絕國緣何消失 精絕國的神秘消失,讓後來者無不大開腦洞猜測其湮滅在沙海中的原因,有人說是災難性的天氣,比如在精絕古國的傳說中那席捲七天七夜的黑沙暴。 有人說是原本賴以生存的綠洲環境突然惡化,然而20世紀初探險家們還可以從孔雀河划船進入羅布泊,可見並沒有斷流。 也有說是敵人的入侵或國家政變,據已破譯的木簡中記載,精絕國長期受到蘇毗人的侵略,可是考察了現有的遺址並沒有見到人為破壞及戰爭的痕跡。

相比環境和戰爭因素,精絕國故址的廢棄更有可能的是它喪失了絲路中心地位,隨著漫漫黃沙的到來,路越來越難走,人們不得不重新選擇新的道路,之後為商旅服務的相關機構撤離,這座城市很快就荒廢了。 類似的情景在近代歷史上還可以看到,比如海運、鐵路、高速公路的興起,原來繁華的城市地位直線下降。

由於緊靠著塔克拉瑪干沙漠,在這惡劣的沙漠環境中,民豐人隨時面臨著乾旱。但憑藉著先人的經驗,民豐人用耐旱、固沙、耐鹽的胡楊建房屋、喂駱駝,誰也想不到這麼一個現代化的縣城裡會深藏著一個2000年前的古國。 但精絕已成為過去,如今民豐縣依靠著出產崑崙雪菊、尼雅黑雞和甜瓜這獨有的優勢和旅遊業的發展,使其在2017年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圖by《中國自駕地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