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总规模达5.55万亿,应收账款融资方式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近日,央行行长易纲发布名为《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文章,文章提到新时代我国货币政策的使命与担当是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易纲行长强调当前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薄弱环节。他强调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去杠杆、防风险过程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受到的阶段性影响较大,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支持,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近年来央行多次提出,金融资源要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一直未得到缓解。这主要是因为信贷担保过分依赖不动产,而中小微企业不动产资源相对缺少,固定资产比较匮乏,同时又有大量应收账款未被有效利用。

总规模达5.55万亿,应收账款融资方式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Wind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共计3734家)2019年三季报披露的应收账款总规模为5.5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规模增加了0.78万亿,同比增长16.35%,应收账款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加大。

应收账款融资能够在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三角债"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据云票据了解,应收账款融资分为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本文主要介绍应收账款保理融资。


总规模达5.55万亿,应收账款融资方式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是解决现代企业融资困难的一项重要途径,对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现状,促进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应收账款保理融资不仅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企业管理、还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供应链金融下的一种融资方式,商业保理风险控制的两个核心要点是贸易背景真实性(确保收入来源的存在)以及回款封闭性(控制收入来源不被挪用)。商业保理弱化了融资主体资质,因给予中小微企业一个新的融资渠道。

按放款主体不同,应收账款保理可分为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两种,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1. 银行保理偏向大中型企业,商业保理偏向中小微企业;

2. 银行保理更看重融资客户资质,商业保理更看重下游买方资质;

3. 银行保理风控重点在融资企业资质审核,而商业保理风控重点在供应链关系审核(更看重贸易背景真实性,而非企业现金流情况);

4. 银行保理的增信措施一般为抵质押担保物,商业保理则主要依赖买方信用。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能够有效帮助企业融通资金、改善财务状况、提高资产流动性、避免风险,可以化被动受制为主动出击。这种新型融资方式对改善企业融资环境、解决融资瓶颈起到了关键作用,是解决企业资金需求的有效途径,是应收账款管理思路和管理手段的重要创新。作为供应链金融项下的一种融资方式,商业保理已成为我国贸易融资和风险管理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