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伊晓俊
来源 / 智合
一项新型法律服务模式,能保证全球领先律所般的服务品质,并帮客户节省50%以上的成本。
超100亿美元,是这种服务模式在全球的市场规模。
它正以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替代”部分传统律所业务。
而现在,它已经被引入中国。
根据全球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发布的《替代性法律服务提供商报告2019》(Alternative Legal Service Providers Report 2019)估算,以提供法律流程外包、电子文档检索及文书校验等服务为典型业务的替代性法律服务提供商(ALSP)在全球市场的创收规模已突破100亿美元,并预计将以24%的年增长率持续攀升。
带着这些疑问,智合独家专访了史密夫斐尔替代性法律服务(ALT)的全球负责人Libby Jackson律师以及大中华区的业务主管姚硕律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及专业服务咨询公司都推出了以法律科技手段为支撑的替代性法律服务,包括电子检索、风险管控及合规、文书校验、合同管理等,以克服传统人工方式的弊端,协助企业及律所客户更好地开展商业活动。
根据汤森路透发布的报告,目前全球主流的替代性法律服务提供商包括五大类:
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史密夫斐尔是该领域的先行者。自2011年起,其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办公室就开始主导以大宗文件管理为主的涉及诉讼、仲裁和监管调查等方面的替代性法律服务。
目前史密夫斐尔在全球共有11个办公室运营该业务,有超过350名包括律师、法律分析师和技术人员在内的工作人员。
2016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宣布上线“财务机器人”曾引发业界轰动,其背后正是基于同人工智能企业Kira Systems的技术合作。
Kira Systems的联合创始人Noah Waisberg曾在一次采访中介绍,Kira智能文书分析系统能从文档中快速、精准地提取重要信息,并被用于合同分析、尽职调查、合规等法律领域。与传统人工方式相比,这项技术能节省20-90%的时间。
而据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介绍,其替代性法律服务在成本上同样优于传统的人工方式。
“根据对我们全球客户数据的统计分析,综合时间和经济成本考虑,采购替代性法律服务能帮助客户节省50%左右的成本。”姚硕律师说。
2016年9月,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将国际律师事务所的替代性法律服务引入中国。目前,它的中国业务团队分布于北京、上海、香港办公室以及史密夫斐尔科伟联营办公室,共有约20名包括律师在内的工作人员。
据姚硕律师介绍,史密夫斐尔中国区替代性法律服务业务的主要客户类型为企业。当前企业客户的法律部门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不同外部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标准尺度不一,二是企业内部法务人员合同审核工作的繁重性。
而该服务可以解决企业客户的烦恼。律所内部的替代性法律服务以律师的专业经验为依托,将法律解决方案与技术产品相结合,为企业客户提供标准化、流程化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该服务的运用,企业法务人员从大量公司日常合同的审核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放在更能体现其专业价值和战略价值的工作中,为公司业务部门提供更好的法律支持。
优胜劣汰,强者为尊。当新兴势力崛起并迈向成熟时,势必面临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挑战。
首先,随着强势依托于技术手段的替代性法律服务的广泛运用,传统律所垄断的专业法律服务会受到冲击,律师的生存空间也会被挤压。
面对来自法律从业者的这种担忧,史密夫斐尔给出了建议:了解并接纳技术,将它当做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未来,在专业技能之外,律师还应注重其他能力的提升,比如团队管理、项目管理、业务拓展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暂时无法为科技所取代的。”姚律师补充道。
其次,是来自客户对这项服务准确性和安全性的质疑。
当替代性法律服务将更高效、成本更低的法律解决方案推向市场时,也会受到来自客户的检验。
“我们所使用的数据安全保护标准即是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的安全规范和标准,这是我们作为国际大所给客户的承诺和保证,这也是为什么替代性法律服务依靠大型律师事务所平台能发挥更大效能。”姚硕律师说。
第三,是行业内部各方势力的竞逐角力。
根据汤森路透对替代性法律服务市场状况的估算,提供法律流程外包服务的公司以及“四大”在2017年的营业额分别为74亿美元和12亿美元,分别占到总体规模的69%及11%,而律所内部的替代性法律服务全球营业额为3亿美元,不到总体的3%。
面对传统律所之外的强劲对手,律所旗下的替代性法律服务团队靠什么取胜?
姚硕律师坦言,今后该业务乃至整个法律科技行业的竞争不单体现在科技数量上,服务模式和品质上的竞争也会日益激烈。
律师事务所作为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以专业法律团队为支撑,依靠团队成员的紧密配合以及对企业客户需求的透彻认知与准确把握,目前在服务质量上相较法律行业之外的竞争对手更具优势。
在全球法律科技方兴未艾之际,资本也开始推波助澜。
根据福布斯在今年1月发布的一篇文章,全球法律科技2018年融资总额高达16.63亿美元,相较2017年实现增幅713%的爆炸式增长,涉及领域包括电子证据开示、法律研究、智能文件审查、合同分析、电子证据等。
从全球来看,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法律科技行业受到了资本青睐。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替代性法律服务提供商不断研发新技术,向多领域拓展技术应用。
在法律科技领域,“四大”不甘示弱,积极从事该领域的投资,并在业务中运用替代性法律服务。除上文提到的德勤与Kira Systems的合作外,安永在2018年收购了欧华律师事务所持股的替代性法律服务提供商Riverview Law,又在2019年4月收购汤森路透Pangea3法律管理服务业务,并一次性收编1200多名法律专业人士。
而近年来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英国安理、欧华、富而德、高伟绅、亚司特、霍金路伟等也纷纷与替代性法律服务提供商开展战略合作,或开设法律科技孵化器,或创设新型灵活律师资源部门,或携手共建更为完善的律师平台,并积极将技术运用到法律服务中。
例如,2016年3月,国际大所亚司特正式成立了自己的新型法律服务部门Ashurst Advance。今年7月,亚司特和霍金路伟先后与法律公司Congia Law达成合作关系。Congia Law的法律团队遍布全球多个地区,南非办公室就有超过70名员工。
此前,Ashurst Advance部门主要由法律分析师等没有律师资格的法律专业人员组成。今年11月,亚司特又推出了Ashurst Advance Reach,利用Cognia Law 和Elevate的大量律师资源为客户提供灵活的法律专业人才选择。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国际上越来越热的这类实践,在中国还比较少见。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律所之一,史密夫斐尔一直都十分注重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战略布局。
据史密夫斐尔替代性法律服务的全球负责人Libby Jackson介绍,今后他们会在中国加大对该业务的投入,继续深耕技术以及拓展市场,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对于中国法律服务市场未来的发展,史密夫斐尔的两位负责人都充满信心。
她们认为,在法律科技蓬勃发展之际,欧美发达国家的法律市场已相对成熟,最好的发展阶段已经过去,而中国此时此刻正在经历她最好的发展时期,任何法律服务提供者都不应错过这个红利期。
閱讀更多 智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