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简评《风筝》之一:柳云龙为何如此外行?

01


坦率的说,非常失望,柳云龙这次大失水准。

衡量谍战剧,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精确、精致。因为“谍战”本身就是生与死间不容发的刀口游戏,没有粗疏的空间。

  一些闻名遐迩的谍战剧,如《潜伏》、前苏联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朝鲜电影《无名英雄》等,都极为精致,丝丝入扣。柳云龙自己的《暗算》也可以说精致。

  细节的精确与精致,才能让观众尽快入戏,并且不出戏。

简评《风筝》之一:柳云龙为何如此外行?

02

  《风筝》一开篇就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瑕疵。

旁白说“戴笠被称为中国的盖世太保”,这是一个错误。因为在当时的西方舆论界和谍报界,戴笠的称号是“中国的希姆莱”。

  希姆莱是希特勒的特务头子,负责领导纳粹党卫军和盖世太保(即德语“国家秘密警察”的音译),并执行灭绝犹太人计划。

  戴笠是蒋介石的特务头子,三十年代蒋介石试图模仿希特勒、墨索里尼搞法西斯统治的时候,戴笠也以“中国的希姆莱”自居,甚至想像希姆莱那样谋取一个“警察总监”的头衔。

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戴笠是中国的希姆莱,军统是中国的盖世太保”。

简评《风筝》之一:柳云龙为何如此外行?

 03 

这个瑕疵是无意的疏忽?抑或有意的掩饰或美化戴笠?我倾向于是后者。

  这些年,戴笠居然有走上神坛的趋势,网上活跃的果粉当中不乏戴笠的脑残粉。许多“国军神剧”用明贬暗褒的方式吹捧戴笠。戴笠渐渐变成了无所不能、半人半神的角色了。

  有人刻意把他塑造成抗日情报英雄,还有人甚至认为如果戴笠不死,国民党不会丢掉大陆。

  这当然是胡扯了。

戴笠不过是蒋介石的一条狗而已,蒋介石发起火来甚至会用手杖痛揍他。主子尚且无力回天,何况走狗?

  戴笠的情报能力,被“国军神剧”、“谍战神剧”严重夸大了。其实无论是对日情报还是向陕甘宁边区派遣特务,戴笠及军统都乏善可陈,屡屡受挫,戴笠也一直为此深感沮丧。

戴笠最主要的“成就”,是镇压国统区的工农运动,杀害进步学生。

简评《风筝》之一:柳云龙为何如此外行?

04

关于戴笠,以后专文论述,继续聊《风筝》。

《风筝》第一集中另一个非常不“谍战”情节,是柳云龙在刑讯室里,向受到酷刑拷打,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军统女电讯员、地下党员曾墨怡全盘托出自己的底细。

  这简直太不专业了。地下工作中,无论多么感情冲动,都不允许这样做。

  第一, 刑讯室里的窃听器可能不止一个,椅子下面的窃听器说不定仅仅是个诱饵;

  第二, 此时距离曾墨怡被“密裁”(军统黑话,即处决)还有整整一夜时间,而且当时密裁命令还没有下,柳云龙并不知道曾墨怡会很快牺牲。即便曾墨怡经受住考验,不会叛变,她在昏迷中的喃喃自语也有可能出卖柳云龙。

在七十年代的朝鲜电影《永生的战士》中,男主角被捕后,担心自己在昏迷中泄露机密,咬掉了自己的舌头,后来这一情节被《潜伏》模仿——这才是真正专业的、英雄主义的“谍战”剧。

  况且,“刑讯室吐真情”对推动剧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使《风筝》完全像是一部业余爱好者的作品,而不像号称“谍战教父”柳云龙的作品。

05

《风筝》在细节上简直错乱百出,惨不忍睹。

 共产党的游击队要伏击柳云龙,发出了一份向上级请示的密电,立即就被军统和中统的电台同时截获并破译了。保密工作差到如此地步的游击队,简直就像生活在透明鱼缸里的游鱼,居然能够在国民党的“陪都”里生存一直生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游击队选择的伏击地点是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公馆门前,这个地方即便不能说是龙潭虎穴,至少也是狼窝吧?游击队没有想过进得去,出不来?

  这时是1946年,不是1948年,国民党正志得意满,要“三个月消灭共产党”,重庆的游击队还在华蓥山区艰苦奋斗,距离城市还远得很。

  对戴笠来说,自己的高级助手在公馆门前被游击队击成重伤,我戴雨农在国民党圈子里还怎么混?“校长”面前如何交代?如此严重的事件居然没有一个全城大搜捕、大逮捕?

06

  中共在重庆的地下党也极为奇葩。两个系统的负责人没有隶属关系却又经常接触,重大袭击行动没有上级批准就自说自话地干起来了,

暗杀柳云龙既没有军事理由也没有政治理由,仅仅是为了复仇!这是香港黑帮吗?

  遇到紧急情况,陆汉卿作为地下党重要负责人竟没有其他通讯渠道,而是像一个没头苍蝇一样满街乱跑,这像话吗?像他这样的装束,长袍马褂,油头粉面,在大街上跑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竟没有引起特务、警察的注意和盘查?

简评《风筝》之一:柳云龙为何如此外行?

  还有,柳云龙伤口稍愈,就让自己的特务助手把陆汉卿接到病房,支开其他特务关起门来长时间密谈。陆汉卿一言不合又动了气,为了“作风”问题和柳云龙大吵。

  柳云龙,军统局老六,谍报精英,你真的不担心其他特务会对此产生疑心?真的不担心陆汉卿出门以后会被跟踪、监视?真的不担心其他高级特务来探望你的时候刚好撞上?真的不担心你的病房里装有窃听器?

  看到这里,觉得柳云龙简直欺人太甚,太藐视观众的智商了。

当然,也太外行了!

【2018年1月10日】

简评《风筝》之一:柳云龙为何如此外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