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庆帝怎么会知道范建在家赌钱?如何评价?

我Wo爱罗


在小说中,范建身边的一个小丫鬟是庆帝的眼线,范建也知道这回事,但是并不能拔掉这个眼线。庆帝对满朝文武进行监控,有什么不对吗?我得知道你在家做了什么事情啊!要是想造反,我也得提前知道!

庆帝对满朝文武都有监控,那是必然的,更何况范闲还在范府,那就更得重点监视,毕竟范闲是庆帝的重点培养对象,还是未来内库的接管者,庆帝需要对这个人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监控。

范建和家人推牌九,从天亮推到天黑,这么长时间,谁能看不到,所以想要洞察这件事,并不是什么难事。庆帝之所以对范建说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为了震慑范建,因为范建为了救范闲,动用了庆帝的禁军。

毕竟范闲是庆帝的亲儿子,范建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范闲,庆帝不能说什么,但是庆帝不满范建招呼不打就用自己的人,为了震慑范建,就告知他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意思就是说:范建你最好小心行事,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监控下。

古来帝王多疑心,庆帝有此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庆帝和范建是从小玩到大的交情,而范建的亲生母亲还是庆帝的乳母,庆帝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都不能杀范建,但是庆帝在君臣权谋这方面,可谓是花了不少心思。

范建在听到庆帝说这些以后,丝毫不惊讶,因为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庆帝的这些心思也不是当上了皇帝以后才有的,所以范建才敢说,跟了你这么多年,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意思就是告诉庆帝,你这一套,吓不住我。

而范建一方面没有造反的心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庆帝的亲儿子,所以他并不心虚,说出这话的时候,范建腰杆挺得很直,毕竟后面撑腰的还有很多人呢。


入行娱乐


《雍正皇帝》里有这么一个桥段:
大臣晚上在家打牌,桌子翻了。等扶起桌子把牌重新码好后却发现少了一张。第二天见皇帝,雍正问你昨天干嘛了。大臣笑笑说,在家打牌后来不打了,因为牌少了一张。这时雍正张开手掌送到大臣眼前说:是这一张吗?

《庆余年》是架空历史,但它并没有脱离真实历史。

在历史中,有权威的皇帝从来对大臣们都是无微不至的监控。明朝的东厂西厂就是监督百官和缉拿审问的部门。

在《庆余年》中,监察院的作用就类似于东厂,细说监察院的八大处。

监察院分八大处,各司其职、各有分工。

一处专门负责监察京中百官。在各要害部门安插着许多探子,负责人是朱格。

二处负责各处情报的归拢分析以及进策,以供陛下及军方做出计划。

三处专门负责研制药物与各类偏门武器,负责人是费介。

四处负责除了京都之外各郡各路官员的监察,以及相关情报的侦缉工作,负责人是言若海。

五处是黑骑,是一只极具战斗力的武装,负责人叫荆戈。

六处专门负责暗杀,头目叫影子。

七外负责刑讯囚敌之事,前头目退休后也不愿离开,依然留在七处做一个牢头。

八处负责舆论导向,检查各类出版物,类似意识形态的控制。

替庆帝看管京都百官的就是一处。在朝中各位大臣的宅子中,都有这些暗探的影子,有人化身花匠,有人担任管家,有人伪装成奴仆,甚至有人是主人的妾室。暗探的身份五花八门,但作用却一致相同,就是记录下大臣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然后上报朝廷。

因此,皇帝想掌握朝臣的私生活,简直易如反掌,只要他想,没有查不到的事情。


一掖知球


范建听取了范闲的建议,对范思辙好了很多,并且答应了范思辙的一个要求,就是陪他推牌九。当时在场的有范建、范若若、范思辙和柳氏,至少画面上并没有其他人。结果范思辙大杀四方,把另外三位的钱都赢光了。

这样的事情,庆帝居然也知道,只能说明庆帝在范建家里也有耳目,时刻监视范建家里的一举一动。庆帝特别的在意情报系统,庆国全国发生了什么重要事情,他都是第一时间知道的那位,各个大臣的家中当然也少不了他的眼线。

不仅仅是推牌狗事件,范建刚到京都区一石居吃饭,太子一脉、二皇子一脉都暗中里做了哪些安排,庆帝也是一清二楚,他的情报系统非常恐怖。

另外范建在庆帝没当皇帝之前就一直追随,又帮皇帝养了私生子,所以庆帝对范建一家特别关注也是正常的。



十三盘娱乐


热播剧《庆余年》中,陈道明饰演的庆帝虽然镜头没几个,每次出镜都是在同一间“书房”,但是,对于庆国上下的一切发展事宜,他都了如指掌。

最新一集的剧情中,范建为了能够让儿子范闲顺利出城,竟然动用庆帝借于他的护卫,朱格才放行。而这一消息,庆帝立刻就知晓了。当范建来到皇宫,庆帝与范建的一席话,也正说明,庆帝是非常信任范建的。


庆帝问范建,范闲能不能抓到司理理,范建非常笃定地回答能,他说凭借自己多年的统领户部,筹算行赌最是拿手。庆帝随即嘲笑范建,你推牌九不是还输给自家的儿子了吗?


虽然范建有问庆帝是怎么知道的,庆帝也没多透露什么,但其实也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以庆帝的身份,自然在各方势力内都安排有眼线,毕竟范建是户部侍郎,庆帝还借由精炼的护卫,范闲又是即将接任内库的人选,凡事还不得防着点啊。

庆帝不光是知道范建的一举一动,对于范闲的行踪,以及所作所为都是了如指掌。另外,对于他的两个皇子,更是了解其品性,每一步的动作都是他的意料之中,他们想做什么,接下来会怎么做,他每次都能预料得到。不得不说,庆帝能做到今天的位置,他有能力的,这种能力很可怕,就好像所有人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总是会有各种办法,知晓你的一切。


娱间客栈


庆帝知道大臣家里的任何事情都不奇怪,因为他手中握着庆国最厉害的情报组织鉴查院,关键是他想要了解到什么程度。而范闲就是他要重点了解的一个人。

范闲是庆帝的私生子,范闲在澹州的时候庆帝鞭长莫及,从小又不方便养在身边,所以一直在动用自己的权利暗中观察这个孩子。范闲成长的每一步,庆帝都很清楚,连他在澹州哄骗官府,说滕梓荆被自己杀了这种事都瞒不过庆帝。这就说明一直有专人在负责监督范闲。

范闲进京后,就住进了范府。范府也就进入了庆帝鉴查的重点范围内。

古代没有监控设备和窃听器,想要知道特别私密的事情有点难度,但是只要是有仆人在场,或者处于室外环境下做完的事情,高手不难打探到相关的细节。

我们来回忆一下范建和儿子打牌的细节,就知道庆帝是怎么派人探听到这一切的了。

为了给范思辙道歉,范家四口人坐在一起玩牌九,范建明显是想要多输给儿子些钱,好弥补对孩子的亏欠。这个玩牌的地点太好进行监控了。

青天白日下在室外的凉亭里,四个人周围没有任何遮挡的东西,还有个丫鬟时不时来伺候茶水。不管是派人到范家扒墙头,还是收买丫鬟问消息,都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情。这场牌九从天亮打到天黑,探子只要在某一个时间点碰到了范建输钱的情况,就能报告给庆帝。

本来这种芝麻绿豆一样的小事,庆帝没有必要拿到明面上来说。问题就出在范建私自调用禁军,去给即将出城查案的范闲解围。庆帝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但是范建跟庆帝有发小之情,还替庆帝养着儿子,庆帝不好大肆向范建发难。

庆帝也是个狠人,既然不能跟范建来硬的,那就换个缓和的方式,即能震慑一下范建,又能凸显他做皇帝的本事。

这时庆帝想起了探子给他的情报,就把范建赌钱的事情说了出来。范建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庆帝这样说,就是想让他知道,皇权延伸到了范建生活的每个角落,他如果有一点不忠的心思,庆帝第一时间就会知道。

范建陪伴庆帝多年,又有个免死金牌一样的母亲护身,他料到庆帝不敢对他下杀手,便借着机会又表了一番忠心,同时顺利转移话题,把庆帝的心思都点了出来。

庆帝你能看到我生活的点滴,我也能从蛛丝马迹猜透你的心思,你还有小把柄握在我手里,咱俩是半斤八两,谁也别想着威胁谁。范建此刻的内心,就是这么想的。

庆帝见范建不再接招,也无所畏惧,加上他也动不了范建,只好如此了。

范建和庆帝的这段对话,侧面反映出庆国的鉴查院已经改变了创立的初衷,不再是一个倡导人人平等的监察机构,而成了专供皇帝搞情报的特务组织。庆国积怨已深,再不有所改变,叶轻眉的毕生理想都将毁于一旦。

幸好还有范闲来替母亲完成心愿,打破现有的规则,建立全新的世界。


萌萌小笑笑


我觉得庆帝怎么会知道范建在家赌钱,可能是通过这两种渠道。

1.范建家里的下人通知庆帝的。

庆帝作为见过最高的统治者,每个官员肯定要加以控制,实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为了做好监控肯定会在每个官员家里安排府里的下人作为眼线。


中国历史上就有一副很出名的画—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当时南唐后主李煜为了监控韩熙载,了解韩熙载是否有野心,就派画师顾闳中和周文矩到他家里去暗地窥探韩熙载歌活动,并命令他们把看到的一切如实地画下来,交给李煜。所以,范府家里面肯定是会受到一定的监控的。

并且等20多集的时候有一个场景就是太子想要拉拢林相和范闲。二皇子就立即出现将门外的侍卫都杀死。吸引注意力,并终止了他们之间的谈判,二皇子都能够随时知道太子的动向,那么皇帝肯定也能够监察到所有的官员的动向。


二.有可能检察院派出相应的高手对每个官员进行监控。

检察院做为庆帝最重要的一个机构,在加上检察院就有一个处负责监控京城的所有的事情,说不定每个官员都会检察院安排了一个高手负责监督,所以的话庆帝肯定会知道每个官员的动向。


嗯嗯sun


热播剧《庆余年》中,陈道明饰演的庆帝虽然镜头没几个,每次出镜都是在同一间“书房”,但是,对于庆国上下的一切发展事宜,他都了如指掌。 最新一集的剧情中,范建为了能够让儿子范闲顺利出城,竟然动用庆帝借于他的护卫,朱格才放行。而这一消息,庆帝立刻就知晓了。当范建来到皇宫,庆帝与范建的一席话,也正说明,庆帝是非常信任范建的。

范闲是庆帝的私生子,范闲在澹州的时候庆帝鞭长莫及,从小又不方便养在身边,所以一直在动用自己的权利暗中观察这个孩子。范闲成长的每一步,庆帝都很清楚,连他在澹州哄骗官府,说滕梓荆被自己杀了这种事都瞒不过庆帝。这就说明一直有专人在负责监督范闲。范闲进京后,就住进了范府。范府也就进入了庆帝鉴查的重点范围内。古代没有监控设备和窃听器,想要知道特别私密的事情有点难度,但是只要是有仆人在场,或者处于室外环境下做完的事情,高手不难打探到相关的细节。

范思辙的大嘴巴。范思辙真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经商奇才,说实话他的算数真的可以和现如今的计数器相媲美。但范思辙最大的缺点也是视财如命,别人只要给他做够的诱惑他是绝对经不起的。而推牌九赢光父亲范建的钱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当然他也非常乐意和别人分享,从而使内心得到满足感,所以说庆帝知道范建在家赌钱可能是从范思辙口中抖出去的。

而范建的角度来看,这种对话换个普通人,要么跪地求饶,要么心里一惊,另外还有一种是双商低的二愣子真以为庆帝在跟自己拉家常立马搭话。而范建的表现就是二愣子,很自然的接话了,没有一丝的思考,表面没有任何的惊讶。但是范建是二愣子吗?读者知道范建不是二愣子,庆帝也知道范建不是二愣子,当然范建也知道庆帝不会认为自己是二愣子,可是范建就是这么自然的把自己当做二愣子去接庆帝的招。短短的几句对话是庆帝和范建之间的博弈,显然最后的结果是谁都没占到便宜。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i


很明显,庆帝在范建家里安插了眼线,而推牌九赌钱这种家庭娱乐显然不是太大的秘密,府里的下人知道也非常正常。

庆帝看似在跟范建拉家常的一句话实际上是在让范建明白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控中。而同时只是说了推牌九的事,范建也无法知道庆帝对自己的监控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因此这是一种阳谋,庆帝是让范建知道自己在监控而不知道到底监视到什么程度,这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警告,更是一种对于全局掌握的自信。

而范建的角度来看,这种对话换个普通人,要么跪地求饶,要么心里一惊,另外还有一种是双商低的二愣子真以为庆帝在跟自己拉家常立马搭话。而范建的表现就是二愣子,很自然的接话了,没有一丝的思考,表面没有任何的惊讶。但是范建是二愣子吗?读者知道范建不是二愣子,庆帝也知道范建不是二愣子,当然范建也知道庆帝不会认为自己是二愣子,可是范建就是这么自然的把自己当做二愣子去接庆帝的招。

短短的几句对话是庆帝和范建之间的博弈,显然最后的结果是谁都没占到便宜。


夜如何其k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第一,庆帝对所有人都不信任,他的卧底遍布在每一个大臣的府邸。第二,庆帝有着强大的情报系统,随时有效而又隐蔽的监视着所有人。

庆帝是多疑的,他不相信任何人。

庆帝对大臣或者对皇子以及宫内的侍卫们,他都要绝对掌握。他多疑,他不信任任何人。

庆帝的禁军统领,也是他的贴身侍卫将领宫典,可以说是他的心腹了。而且此人平生爱好很少,唯独爱好书画。太子为拉拢宫典送他的书画,庆帝居然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此事。庆帝点了宫典一下,吓得宫典急忙把书画退还太子,并且把自己这唯一的爱好也给戒了。

这件事的主角一个是太子,一个是禁军统领。

太子是庆帝选定的继承人,是庆帝的儿子。禁军统领是庆帝的贴身侍卫,是庆帝的贴好心腹。但,庆帝却对此二人进行了严密的监视。二人私下稍微有了点联系,庆帝就一盆冷水泼下。可见庆帝是多么的多疑,他不会相信任何人。

范建是庆国的顾不侍郎,从小和庆帝一起长大。就从范建可以调动红甲骑士来看,也知道范建在庆帝心中的地位。但即便如此,范建也时刻处在监视之下。

范建可以说是从龙之臣,也是从小陪着庆帝长大的,二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很好的。但庆帝对范建放心吗?不会放心的。

他对范建的监视从没放松过,范建和儿子打牌的时候,在剧中周围没什么人出现。但是庆帝不仅对打牌一事很清楚,而且对具体的经过也十分清楚。这就让人不寒而栗了,想想都没有安全感。

感觉庆帝应该是心里有毛病,越是身边的人他监视的越密切。

剧中范闲在入京之后就时刻出现在庆帝的视线之中。

神庙相会、王府诗会、对峙公堂等等,这些在剧中庆帝就像在看直播一样,随时可以接受到范闲的信息,足以看到庆帝对范闲的监视也是十分严密的。

庆帝身上有朱元璋的影子

忽然发现,庆帝和朱元璋很像。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进行监察百官,并且有刑讯官宣的权力,同时直接受皇帝管辖,其余官员无权过问。

鉴察院的成立初衷暂且不提,它也是直接归属皇帝领导,可以监察百官,其余官员无权过问。

在这一点上二者具有很大共性,都是直属皇帝领导,都有很大的权力。

对待百官,朱元璋也是费尽心思的进行监视,锦衣卫的势力遍布大臣的府邸。同时,对于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朱元璋也是派人进行监视,这一点又和庆帝有着相似之处。

总体来说,庆帝有着和朱元璋太多的类似之处。手中掌握着强大的特务机关,对自己的大臣和儿子进行着严密的监视。

生性多疑,有枭雄本质!


阿飞看电视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假。范建作为庆帝的发小,不仅帮他维护统治,还要帮他养儿子,即使是劳苦功高的如范建,也依旧抵不过帝王的怀疑心。庆帝可不是一般人,他不仅极为聪明,而且手段毒辣、目光长远。

作为一名帝王,在臣子家随便安插一个眼线,简直是易如反掌。更何况,范建家里还养着他的亲生儿子,庆帝一方面想要更多了解儿子的同时,一方面还要提防自己的发小——范建私下里有没有给自己的儿子灌输一些不当思想,或者做出一些危害自己利益的事。
(范家人)



在原著里,范建其实也知道家里面有个丫鬟是庆帝的眼线,但是即使知道,他也不能把这个丫鬟赶走。

所以当范思辙提出要推牌九时,范建为了弥补心中对儿子的歉意就答应了他,却没想到玩不过范思辙,从头输到尾。这本来是家人之间私密的活动,却被庆帝公然在范建面前提出,范建一方面假装不知道的同时,也领会到了庆帝的心思,那就是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庆帝的眼皮子底下。
(推牌九)


庆帝这么赤裸裸的暴露自己掌握范家所有的消息,更凸显了两人从小玩到大的交情。

范建因为私自动用皇家禁军护送范闲出城,所以才被庆帝叫到宫中贴冷板凳。与前几位犯错的大臣相比,范建可是临危不惧,直言不讳,一点也不忌惮庆帝。按照之前的剧情,揣测圣意可是不敬,一不小心说不定还会惹上祸端,但是庆帝的心思被自己的发小揣摩的一丝不差,他却对范建一点办法也没有。

范建不怕庆帝,他的母亲是庆帝的乳母,他名义上的私生子是庆帝的亲儿子,他自己又是庆帝的发小,所以庆帝面前,他倒是有些随意了。但是这样一来,一直高高在上的庆帝,反倒拿范建无从下手,杀不得骂不得,所以就拿自己在范家有眼线的事情压范建一头。
(范闲出城)


而对于庆帝为何要在一起出生入死的发小家安排眼线的原因,我认为有这么几点:

虽然庆帝杀死了叶轻眉,但是他对自己的儿子还是比较关心的。当范闲在儋州乡下的时候,庆帝就喜欢听鉴查院院长陈萍萍带来的关于他的消息。如今范闲都来到他的眼皮子底下了,他当然有理由想知道更多关于儿子的消息。

在范闲还没到京都的时候,庆帝就许诺将郡主嫁给他,并让他管理国家内库;在他刚刚到达京都的时候,庆帝就给他扫清了长公主给他设置的障碍;在他打郭保坤后被太子刁难的时候,庆帝下旨又助他一臂之力;在他当街刺死程巨树被押回鉴查院的时候,庆帝再次下旨助他脱离苦难……由此可见,庆帝一直都在观察范闲的一举一动,并时时刻刻都在保护着他。
(范闲)


第二,庆帝害怕自己当年设局杀害叶轻眉的事情暴露。

庆帝明白范闲肯定会想找到当年杀死叶轻眉的真正凶手,他一边保护儿子的同时,一边也在担心东窗事发。当年与叶轻眉关系最好的几个人范建、陈萍萍、五竹以及庆帝,都时刻关注着范闲,与此同时范闲也很容易从他们身上打听到消息。若是有一天,范闲凭借着自己的智慧破解了当年的真相,到时候他自己很可能是众叛亲离、难逃一死。所以他需要掌握跟叶轻眉有关的所有人的动态,范建家里的丫鬟只是他众多眼线中的一个罢了。
(庆帝)


庆帝收集情报的能力确实不容小觑,似乎庆国里发生所有重要的事件都瞒不过他的眼睛,在他面前根本没有机会耍心思,因为他似乎对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有这样一个爹真的太可怕了,怪不得太子每次见庆帝都是胆战心惊小心翼翼的,只可惜最后范闲还是发现了庆帝的秘密,他最终也落得个众叛亲离命丧黄泉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